[ 信報財經新聞 2012-01-06 文/程介明 ]
二○一二是教育改革關鍵之年
2012 年將是香港教育改革關鍵之年。
去年在一個聯校研討會的問答環節上,主持的校長開始的一句話是: 「過去十年,我們教師經歷了一場大災難!」這位校長未必代表全部校長,又或只是帶有謔意的故意戲劇化,但是也許有不少人真的有類似的想法,也不時聽到家長說「香港的教育為什麼搞成這樣?」香港的教育界也的確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人的記憶是短暫的,由於人員的更替,社會的記憶更加脆弱。值得在這2012 年的開始,重新闡述一下對於香港教育改革的看法。
在國際比較的排名榜上,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香港的排名都很高。
我不是排名榜的信徒,不相信排名可以作為教育發展的目標,但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比較,香港教育的確有她的優勢。明白我們自己的位置和處境,很有利於認清我們的方向,從而理解香港教育目前面臨的種種變革。
教育改革在1999 年開始啟動。當時的情況是:家長不滿學校,教師不滿學生,僱主不滿本地畢業生;激烈一點的更說香港的教育千瘡百孔。也不是沒有努力過,1984 年教育統籌委員會成立以後,一直到1996 年,發表了六份頗為認真的《報告書》,提出過接近二百項改善教育的建議,幾乎全面覆蓋教育的方方面面。
「樂善勇敢」教育突破
1999 年啟動,只是提出一個問題:「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什麼?」現在看起來,這個起點是很重要的。十多年來,香港周邊許多地方都在實行教育改革,但是甚少以教育的目標為出發點。結果是研究了許多「手段」,但是沒有想清楚這些「手段」是為了達到什麼「目標」;教育目標的提出,當時引來社會上一萬六千多份意見書,等等。
教育目標的討論,最後產生一個共識:「社會變了!」教育改革首兩年的公開文件,開頭一句都是「社會變了!」,潛台詞是「教育也應該不一樣!」這是香港教育改革的主軸。也就是說,不是修修補補地把現有的教育做得好些、多些、快些,而是要重新考慮教育應該做些什麼。
環顧周圍,除了新加坡和上海以外,其他大多數地方的這種意識不強。也可以說,教育改革因此不徹底,要麼改革無法貫徹到底(因為教師覺得,不過是又一次跑過場),要麼所謂改革過後,一切又回復過去,等於沒有改革。因為教育的基本性質沒有改變。
於是產生了十六字的口號: 「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簡稱「樂、善、勇、敢」。這與傳統以知識和技能為基本的經濟話語頗不一樣。
從教育發展的理念來說,這是一個突破:從學生個人的前途出發,而不是從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源的需求、國際競爭能力等等出發。這是許多國家的政府無法擺脫的一種思想範式。
不是說不要經濟、人力、競爭力。以往靠教育制度通過拔尖、篩選、淘汰去塑造一個人力金字塔,逼着學生向經濟需求屈服,但是社會變了!社會不再是靜止的、持久的了,社會流動加劇,向上向下的機會都會不斷出現;一切都會不斷變動,個人的際遇因此變得很戲劇化。工作生活如此,其他的生活也處於千變萬化的狀態之中。怎樣讓年輕人能夠充分為如此的前途與生活做好準備,成為教育的重大使命。
缺乏承擔災難源頭
「樂、善、勇、敢」現在沒有人再提了,或者積極地說,已經融化在具體的改革措施裏面了。但是涵蓋的「學習」、「溝通」、「承擔」、「創新」這些方面,其實很能說明教育改革的意義。「樂、善、勇、敢」,說起來簡單,但是閉目想一想,傳統的學校教育裏面,是很少提到的。
先說後面三樣。我在開始的時候,也覺得要求每個人都創新,恐怕要求太高。
後來我個人的學術研究,從教育內部轉到教育外部,才發覺在行行業業,人們每天做的事情都與昨天不一樣, 「創新」不再屬於少數人的聰明。
「承擔」,當時也有人提出,要每個學生都有「承擔」, 「太沉重了!」然而,最近十年世界上發生的種種,都證明在社會結構變得鬆散的時候,個人的承擔成為社會的支撐;而個人的缺乏承擔,往往是社會性災難的源頭。
「溝通」,其實在傳統的學校裏面並不重視,重視的是學業上的個人奮鬥;但是社會的趨勢是嚴格的「非人化」的規章制度,逐漸讓位予人際的互動和融合,不懂得溝通就難以在社會立足。我們常常聽到對香港本地畢業生的批評,不就是說他們沒有創意(創新)、沒有責任感(承擔)、不懂與人相處(溝通)嗎?
尊重專業成功基礎
教育改革就是要把教育的目標改過來!
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改變學校的形態。
這個時候,當時世界上嶄露頭角的學習科學,進入了香港教育改革的討論。大家開始明白,學習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人類經歷經過大腦加工而形成的認識。
於是就從青少年應該享有的學習經歷出發,繪出了學習經歷的光譜;然後看課程之內、課程之外、學校之外,應該讓學生有些什麼經歷。由此定出「學習領域」:包括中國語文、英文、數學、科學、科技、人文、體育、藝術等等比較接近原來「科目」的重組,以及新的學習領域如「應用學習」(實際工作的經歷)、「其他學習經歷」(人際組織、校外活動、外地生活)。再就是培養分析、批判、綜合能力的「通識教育」。
課程改革的第一份文件,標題就是《學會學習》,是把「學習」這種特殊的經歷,看成是一切學習經歷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核心的經歷和能力。這與中國內地、新加坡、台灣當時的改革頗有共同之處,只不過香港的改革不止於課程大綱的編寫,而且經過許多的討論、配套的建設、學校的醞釀,因此學校和教師在心理上比較有準備。這也是香港的教育改革得以貫徹的基本原因,因為尊重了學校和教師的專業自主,而不是簡單地把他們看成只是負責執行的馴服工具。
香港的教育改革走到這一步,也得到世界各方的注視,來之不易。但是如果掉以輕心,今年的新會考和大學入學,卻完全可以讓教育改革功虧一簣。
程介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