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島日報 2012-04-18 文/Elsie陳 ]
杜國威劇本《色》 列新高中教材 趣味小品劇 探討人際關係
著名編劇大師杜國威筆下的《人間有情》、《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及《南海十三郎》等,均是叫好又叫座的劇目,成為不少港人的共同回憶,同時啟發好些學生的創作夢。Elsie最近知道杜Sir的舊作《色》將於下學年列入教育局的新高中中國語文戲劇教材系列,正式成為中學生的戲劇教材。 戲劇工作坊是新高中中國語文科的選修單元之一,學生通過劇本分析及編演發揮創意,探索社會及人生,提高表達及審美能力。Elsie聽杜Sir講,他在一九八九年編寫的劇本《色》將成為未來選修戲劇工作坊的新高中學生學習的劇目之一。
《色》是長約四十分鐘的小品劇,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剛失婚的家庭主婦,為了生活重踏社會,當起推銷員來,上門推銷萬用煲。另一個是能言善辯的高級保險經理,他接受失婚婦上門推銷,卻難忍她低劣的推銷技巧,不斷加以戲弄,展開一場銷售的「角力戰」,爆出不少笑料。
訊息正面 月底公演
杜Sir同Elsie分享,《色》寫於二十年前,時代背景與今日香港未必一樣,而且記述一對男女的感情發展,竟獲選為新高中教材,令他有點意外,「我一向認為《色》是成人劇,不過,劇本是探究人際的相知相交,反思人際關係及自我認識,其中有正面訊息,或因此獲選吧!」
在《色》中,失婚婦人以往一直以丈夫為中心,離婚後她頓失經濟及情感上的依靠,至於保險經紀,雖然名成利就,但是內心非常孤獨。杜Sir指出,兩個角色相遇時產生化學作用,除了對白惹笑外,更重要是二人為彼此的生命帶來溫暖及色彩,「我為這套戲劇起名《色》,有於黯淡生命加一點色彩之意」。
Elsie翻查資料,《色》曾經於八九年由香港話劇團演出,當時由古天農及羅冠蘭飾演保險經紀及失婚婦人,可謂劇力萬鈞。不過,若錯過該次演出,大家亦可於本月二十七及二十八日一睹《色》的風采,Elsie知道,香港不小心創作社與澳門戲劇農莊合作,同場聯演《色》及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校長李宇樑的劇本《二月廿九》。
即將上演的《色》,由資深舞台工作者兼中英劇團全職演員吳家良擔任導演,飾演保險經紀及失婚婦人的演員,則為曾參與演出《南海十三郎》、《劍雪浮生》的袁仲華及《虎度門》、《蝴蝶春情》的廖愛玲,陣容可媲美八九年的演出。
「《色》是一份很『鞏固』的劇本,為人物的感情布下『天羅地網』。杜Sir在建構角色時,對人物描繪深入、細膩、準確,每一個用字也有意思。」導演吳家良指出,本港的演員以至導演有時會「自由創作」,在劇本加入一些個人化的用語,他在導演《色》一劇時,更發現改寫人物的用語會影響劇本原意。
「我們練劇時,試過更改一些感歎詞,例如『啊』、『呢』等,直至我們把劇本讀下去,才發現對白與劇情發展不對」,廖愛玲表示,「原來杜Sir當年寫劇本時,早已設定感歎詞是用作反映角色的心態演變」。袁仲華則笑言,自己平日的演出用語甚有個人風格,今次要照劇本原裝演出,需要努力「忍口」。
得知《色》獲列為新高中中國語文科的戲劇教材,吳家良、廖愛玲及袁仲華均表示認同。吳家良同Elsie講,「雖然《色》寫成超過二十年,但我相信不論甚麼時代,觀眾亦有共鳴,因為杜Sir藉《色》描寫人的內在需要和微妙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歷久常新的題材」。
聽完杜Sir及三名演藝界朋友的分享,又看過導演及演員認真排練《色》一劇,Elsie認為,對《色》有興趣的學生及家長,不妨購票捧場,尤其即將升讀新高中的同學。Elsie還知道,今年的《色》版本還有特別插曲《All of the sudden》,由杜Sir親自填詞,廖愛玲主唱,杜Sir的戲迷更是不容錯過。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
2012年4月18日星期三
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
[剪報] 性教育劇突提高入場年限
性教育劇突提高入場年限
[ 星島日報 2012.04.12 原文連結 ]
(星島日報報道)在香港從事性教育面對極大挑戰,為性侵犯受害人提供輔導的明愛「曉暉計畫」,本周六在大會堂演奏廳上演免費劇場《身體有話說》,講述年輕女性以穿着絲襪、高跟鞋吸引異性,以證自己吸引力,道德界綫亦逐步降低,希望年輕人反思兩性話題。戲劇入場年齡限制本為十二歲,但明愛昨以「題材理由」突然提高至十八歲;負責戲劇的社工感無奈,認為青少年早已接觸相關內容,毋須避忌。
戲劇名為《身體有話說》,由明愛曉暉計畫舉辦,宣傳海報上指對象為「十二歲以上公眾人士」,不過機構其他成員昨看過戲劇後,決定把年齡限制改至十八歲,指內容未必適合十八歲以下人士,約有四名已報名青年受影響。
負責戲劇的社工古錦榮對改變感無奈,他指戲劇設計有考慮青少年需要,「你不講出來,他們也會接觸這些資訊。」他希望可以透過戲劇把議題拿出來討論,教導青少年,不過他亦尊重這個集體決定。戲劇於本周六下午三時於香港大會堂演奏廳舉行,參加者需要事前預約,憑確認短訊或電郵免費入場,預約電話為二六四九九一○○,名額約有一百個。
望年輕人反思兩性話題
古錦榮坦言在香港從事性教育挑戰很大,有被宗教團體批評太前衞,也有同志團體批評太保守,明愛本身是天主教機構,他亦曾收過上司投訴,不過他堅持自己服務的不單是教徒,而是公眾人士。他現時處理性教育議題時,會考慮不同受眾的需要,不過堅持要反映社會真實。
這套戲劇講述一個有男朋友的女性,知道自己穿着絲襪、高跟鞋可以吸引異性,於是在邀請男網友外出影相,女主角因自己吸引力感到滿足,隨後一再邀請男網友出來影相,道德界綫亦逐步放低。戲劇比較多身體接觸,戲劇導演陳均鍵指戲劇意識大膽,絲襪的樣式,男性拍攝絲襪的角度、姿態都曾研究過。
古錦榮表示,隨着女性的經濟地位逐步提升,女性在愛情角色上做主動,在性行為上也變成主動,與以往見到的個案有明顯分別。他說:「在網上討論區,以往在男女關係的討論上,好像只有男人在講『鹹濕嘢』,但現時見有相當多女性討論性話題。」
他說曾有女性於網上問其他女性,如何令男性產生性興奮,又不發生性行為,此舉反映女性想透過性獲得滿足感和征服感。
他解釋,現代女性們經營一段長感情會有困難,又希望受人寵愛,就想以一些快捷方法交友,以性關係換取被寵愛及關心。古希望男女都能重視人倫關係,不要濫交,傷害自己身體,又傷害別人身體。
[ 星島日報 2012.04.12 原文連結 ]
(星島日報報道)在香港從事性教育面對極大挑戰,為性侵犯受害人提供輔導的明愛「曉暉計畫」,本周六在大會堂演奏廳上演免費劇場《身體有話說》,講述年輕女性以穿着絲襪、高跟鞋吸引異性,以證自己吸引力,道德界綫亦逐步降低,希望年輕人反思兩性話題。戲劇入場年齡限制本為十二歲,但明愛昨以「題材理由」突然提高至十八歲;負責戲劇的社工感無奈,認為青少年早已接觸相關內容,毋須避忌。
戲劇名為《身體有話說》,由明愛曉暉計畫舉辦,宣傳海報上指對象為「十二歲以上公眾人士」,不過機構其他成員昨看過戲劇後,決定把年齡限制改至十八歲,指內容未必適合十八歲以下人士,約有四名已報名青年受影響。
負責戲劇的社工古錦榮對改變感無奈,他指戲劇設計有考慮青少年需要,「你不講出來,他們也會接觸這些資訊。」他希望可以透過戲劇把議題拿出來討論,教導青少年,不過他亦尊重這個集體決定。戲劇於本周六下午三時於香港大會堂演奏廳舉行,參加者需要事前預約,憑確認短訊或電郵免費入場,預約電話為二六四九九一○○,名額約有一百個。
望年輕人反思兩性話題
古錦榮坦言在香港從事性教育挑戰很大,有被宗教團體批評太前衞,也有同志團體批評太保守,明愛本身是天主教機構,他亦曾收過上司投訴,不過他堅持自己服務的不單是教徒,而是公眾人士。他現時處理性教育議題時,會考慮不同受眾的需要,不過堅持要反映社會真實。
這套戲劇講述一個有男朋友的女性,知道自己穿着絲襪、高跟鞋可以吸引異性,於是在邀請男網友外出影相,女主角因自己吸引力感到滿足,隨後一再邀請男網友出來影相,道德界綫亦逐步放低。戲劇比較多身體接觸,戲劇導演陳均鍵指戲劇意識大膽,絲襪的樣式,男性拍攝絲襪的角度、姿態都曾研究過。
古錦榮表示,隨着女性的經濟地位逐步提升,女性在愛情角色上做主動,在性行為上也變成主動,與以往見到的個案有明顯分別。他說:「在網上討論區,以往在男女關係的討論上,好像只有男人在講『鹹濕嘢』,但現時見有相當多女性討論性話題。」
他說曾有女性於網上問其他女性,如何令男性產生性興奮,又不發生性行為,此舉反映女性想透過性獲得滿足感和征服感。
他解釋,現代女性們經營一段長感情會有困難,又希望受人寵愛,就想以一些快捷方法交友,以性關係換取被寵愛及關心。古希望男女都能重視人倫關係,不要濫交,傷害自己身體,又傷害別人身體。
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剪報] 點評IATC「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三書
[ 文匯報 2012-03-30 文/于善祿 原文連結 ]
本土論述建構中的香港戲劇史基礎工程──點評IATC「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三書
這幾年,香港戲劇史的書寫與出版,在數量上明顯地增加,在速度上也明顯地加快了,在商業劇場、流行劇場氣氛濃厚的香港劇場生態裡,誠屬難得,少數懷有焦慮感與危機感的有心人士,正積極地在資料、口述、記憶之中,拼貼建構香港戲劇史的本土論述。這是一件和時間與歷史競速的文化搶救工程,也是一波確立自身文化主體性的認同行動,值得仔細思量,慢慢品味!
在這一波戲劇類書的出版當中,最令我注意的就是由香港藝發局贊助、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所出版的「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三書,依出版順序分別是:《沙磚上:實驗.組合.時代》、《女性與劇場:香港實踐初探》以及《火紅與劇藝:學聯戲劇節初探》,從2011年的六月份開始,平均每三個月就出版一本,就成果數量而言,雖然還不算多,但其內容卻已極具參考價值。
這三本書在研究態度上謙稱「初探」,都有篇幅不小的「訪談資料」,並附有相關於該書主題的製作、作品、演出年表,在研究方法上,很重視第一手資料;掌握素材之後,再由系列策劃、顧問、研究員等人,進行資料爬梳、歷史脈絡重建、文化理論挪用、個案研究等深度論述及點評,兼具史、論、評、析等各面向。作為一位境外的讀者,我可以透過這些個案研探的閱讀,認知個案與時代背景及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並貫串起1960年代以降香港戲劇史的某些側面,尤其是追索許多認識的香港戲劇工作者,他們的戲劇參與歷程和人際社交網絡,對我觀察香港劇場環境生態與歷史樣貌,有著莫大幫助。
倘若三本書分而論之,《火紅與劇藝》所處理的學聯戲劇節,其歷史時間最早,從1966年至1984年,跨越了一九六零、七零、八零三個不同年代,在這段期間,學聯戲劇節刻劃出一條「從劇運到劇藝」的發展軸線,香港專上學校的知識菁英分子,前仆後繼,在港英殖民的政治情勢下,仍然對於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懷抱著理想情懷,對於當代時局所思所感,諸多反映在其所創作的戲劇作品之中;香港青年學子參與戲劇,雖然幾經學聯戲劇節、學聯戲劇組、校協、市政局戲劇匯演、香港演藝學院等的質量改變,從翻譯、改編到創作,從業餘到專業,長江後浪推前浪,但至今仍感受到餘韻與強度。
《沙磚上》和《女性與劇場》所處理的正好是接續前書的年代,即1980年代至2010年代,前者幾乎是介於1989年到「九七回歸」之間,而後者則初步鎖定1990年到2010年之間;有趣的是,學聯戲劇節由盛辦而衰沒,也跨越了「六七暴動」到「八四中英聯合聲明」,這中間主要還包含了保釣運動及文化大革命。香港在回歸之前,在所謂「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之上,不斷地在英國與中國的政治話語、主權統治、文化身份、本土認同之間游移擺盪,在其自身的近代史發展歷程中,許多的歷史事件轉碼成年代與數字,這些年代與數字再轉碼融入香港人的文化意識或敏感神經裡,只要時機一到,社會性的反叛運動與批判行動,隨時都可能再度復發,回歸後的「零三.五十萬人大遊行」、「反WTO」、「保留天星碼頭」、「保留永利街」、「八十後反高鐵」、「菜園村抗爭運動」等社會文化行動,無非是對自身歷史文化身份危機的積極回應。這樣的文化基因一直潛藏在幾個不同世代的青年體內,是香港中環價值之外,很重要的文化底蘊。
《沙磚上》所開啟與凝聚的香港劇場實驗氣象,匯集了劇場、視覺藝術、音樂、文化、藝評工作者跨界合作,很能夠代表性地說明1980年代末以降的前衛與實驗風貌。有趣的是,書中保留大量的對談記錄,他們不斷地在定義、溯源、追憶、釐清、對質、重建距今不遠的劇場歷史點滴,但是時間和記憶真是殘酷,有些事情連當事人也說不清楚了,記憶就像流沙,拚命地想要攀附攫捉,但流逝得更多更快。
《女性與劇場》則另闢蹊徑,著眼於女性與劇場、女性劇場、女性主義劇場、性/別劇場之間的差異與認同政治,由於所研探的對象與主題是當代劇場的重要現象與議題,研究員也多半是此間的實務創作參與者,或是廣告與流行文化的企劃者,和前二書閱讀經驗相比,這本書的文化省思的刻度最深、文化批判的力道最強。然而最可怕的是,在演出一覽表的最後一頁(即158頁),我竟然看到第十九屆(1984年)的資料,「經長期努力,仍找不到本屆場刊,故只能列出確定在當屆演出的一個戲。舉行地點與評判名單資料均由蔡錫昌先生提供。」那是最後一屆,在時間年代上最接近我們的一屆,卻找不到場刊,而是僅能暫時由蔡錫昌所提供的資料填注登錄,那肯定也是他記憶中的資料(否則他就提供場刊啦),記憶和歷史事實之間,約莫都還有些許距離呢,對此,我們能不感到可怕嗎?IATC有識,在這個時間開始做香港戲劇史的研探,倘若再過幾年才做,或永遠沒做,那又是一番何等的景象?歷史研究的工作,只要開始做了,永遠都不嫌慢。
倘若要說點這三本書的小瑕疵,那就是在訪談的時間、地點資料不足,《沙磚上》有日期和時間,卻沒有地點,而《女性與劇場》和《火紅與劇藝》則是日期、時間、地點盡付闕如,彷彿天外飛來一場談話,虛虛飄飄的。既然是「香港戲劇史」的個案研探,未來也都極為可能是書寫與論述香港戲劇史的基礎,凡物皆有史,當下的點點滴滴,不能不謹小慎微,我們都是要對歷史負責的。
文:于善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講師)
本土論述建構中的香港戲劇史基礎工程──點評IATC「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三書
這幾年,香港戲劇史的書寫與出版,在數量上明顯地增加,在速度上也明顯地加快了,在商業劇場、流行劇場氣氛濃厚的香港劇場生態裡,誠屬難得,少數懷有焦慮感與危機感的有心人士,正積極地在資料、口述、記憶之中,拼貼建構香港戲劇史的本土論述。這是一件和時間與歷史競速的文化搶救工程,也是一波確立自身文化主體性的認同行動,值得仔細思量,慢慢品味!
在這一波戲劇類書的出版當中,最令我注意的就是由香港藝發局贊助、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所出版的「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系列三書,依出版順序分別是:《沙磚上:實驗.組合.時代》、《女性與劇場:香港實踐初探》以及《火紅與劇藝:學聯戲劇節初探》,從2011年的六月份開始,平均每三個月就出版一本,就成果數量而言,雖然還不算多,但其內容卻已極具參考價值。
這三本書在研究態度上謙稱「初探」,都有篇幅不小的「訪談資料」,並附有相關於該書主題的製作、作品、演出年表,在研究方法上,很重視第一手資料;掌握素材之後,再由系列策劃、顧問、研究員等人,進行資料爬梳、歷史脈絡重建、文化理論挪用、個案研究等深度論述及點評,兼具史、論、評、析等各面向。作為一位境外的讀者,我可以透過這些個案研探的閱讀,認知個案與時代背景及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並貫串起1960年代以降香港戲劇史的某些側面,尤其是追索許多認識的香港戲劇工作者,他們的戲劇參與歷程和人際社交網絡,對我觀察香港劇場環境生態與歷史樣貌,有著莫大幫助。
倘若三本書分而論之,《火紅與劇藝》所處理的學聯戲劇節,其歷史時間最早,從1966年至1984年,跨越了一九六零、七零、八零三個不同年代,在這段期間,學聯戲劇節刻劃出一條「從劇運到劇藝」的發展軸線,香港專上學校的知識菁英分子,前仆後繼,在港英殖民的政治情勢下,仍然對於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懷抱著理想情懷,對於當代時局所思所感,諸多反映在其所創作的戲劇作品之中;香港青年學子參與戲劇,雖然幾經學聯戲劇節、學聯戲劇組、校協、市政局戲劇匯演、香港演藝學院等的質量改變,從翻譯、改編到創作,從業餘到專業,長江後浪推前浪,但至今仍感受到餘韻與強度。
《沙磚上》和《女性與劇場》所處理的正好是接續前書的年代,即1980年代至2010年代,前者幾乎是介於1989年到「九七回歸」之間,而後者則初步鎖定1990年到2010年之間;有趣的是,學聯戲劇節由盛辦而衰沒,也跨越了「六七暴動」到「八四中英聯合聲明」,這中間主要還包含了保釣運動及文化大革命。香港在回歸之前,在所謂「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之上,不斷地在英國與中國的政治話語、主權統治、文化身份、本土認同之間游移擺盪,在其自身的近代史發展歷程中,許多的歷史事件轉碼成年代與數字,這些年代與數字再轉碼融入香港人的文化意識或敏感神經裡,只要時機一到,社會性的反叛運動與批判行動,隨時都可能再度復發,回歸後的「零三.五十萬人大遊行」、「反WTO」、「保留天星碼頭」、「保留永利街」、「八十後反高鐵」、「菜園村抗爭運動」等社會文化行動,無非是對自身歷史文化身份危機的積極回應。這樣的文化基因一直潛藏在幾個不同世代的青年體內,是香港中環價值之外,很重要的文化底蘊。
《沙磚上》所開啟與凝聚的香港劇場實驗氣象,匯集了劇場、視覺藝術、音樂、文化、藝評工作者跨界合作,很能夠代表性地說明1980年代末以降的前衛與實驗風貌。有趣的是,書中保留大量的對談記錄,他們不斷地在定義、溯源、追憶、釐清、對質、重建距今不遠的劇場歷史點滴,但是時間和記憶真是殘酷,有些事情連當事人也說不清楚了,記憶就像流沙,拚命地想要攀附攫捉,但流逝得更多更快。
《女性與劇場》則另闢蹊徑,著眼於女性與劇場、女性劇場、女性主義劇場、性/別劇場之間的差異與認同政治,由於所研探的對象與主題是當代劇場的重要現象與議題,研究員也多半是此間的實務創作參與者,或是廣告與流行文化的企劃者,和前二書閱讀經驗相比,這本書的文化省思的刻度最深、文化批判的力道最強。然而最可怕的是,在演出一覽表的最後一頁(即158頁),我竟然看到第十九屆(1984年)的資料,「經長期努力,仍找不到本屆場刊,故只能列出確定在當屆演出的一個戲。舉行地點與評判名單資料均由蔡錫昌先生提供。」那是最後一屆,在時間年代上最接近我們的一屆,卻找不到場刊,而是僅能暫時由蔡錫昌所提供的資料填注登錄,那肯定也是他記憶中的資料(否則他就提供場刊啦),記憶和歷史事實之間,約莫都還有些許距離呢,對此,我們能不感到可怕嗎?IATC有識,在這個時間開始做香港戲劇史的研探,倘若再過幾年才做,或永遠沒做,那又是一番何等的景象?歷史研究的工作,只要開始做了,永遠都不嫌慢。
倘若要說點這三本書的小瑕疵,那就是在訪談的時間、地點資料不足,《沙磚上》有日期和時間,卻沒有地點,而《女性與劇場》和《火紅與劇藝》則是日期、時間、地點盡付闕如,彷彿天外飛來一場談話,虛虛飄飄的。既然是「香港戲劇史」的個案研探,未來也都極為可能是書寫與論述香港戲劇史的基礎,凡物皆有史,當下的點點滴滴,不能不謹小慎微,我們都是要對歷史負責的。
文:于善祿(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講師)
[剪報] 談談情.跳跳橋.笑笑誰
[ 信報財經新聞 2012-03-30 文/陳鈞潤 ]
談談情.跳跳橋.笑笑誰
悲劇和鬧劇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悲劇英雄和鬧劇主角,開頭一般有頭有臉,卻因為性格上的缺失,犯了錯誤;結局是前者悲劇收場喪生,後者灰頭土臉出醜人前成為笑柄。觀眾看悲劇大慟一場或看鬧劇大笑一場,是殊途同歸很暢快的情感宣洩。負面可以幸災樂禍「幸虧我沒那麼倒霉」;正面是自我警惕勿犯其錯。至於兩者中間的喜劇呢?
因為沒上述兩者那麼極端,觀眾看着劇中人可笑之處而笑他之餘,往往回心一想:多半也在笑着自己(原來笑劇中人是五十步笑百步)!
《談談情.跳跳橋》的原著Luv ,半世紀前在紐約百老滙由阿倫阿堅、艾利華拉殊、安積遜擔綱首演,拿到最佳導演(後來《畢業生》的金像獎導演邁克尼古斯)和監製東尼獎,最佳舞台劇和編劇獎的提名卻輸了,叫座而只是半叫好,只因為風格不統一:是紐西蒙式百老滙處境喜劇和夏勞品特式荒謬劇的混種!中英劇團的新演繹,除了是彭秀慧很地道香港話(潮語夾雜英文)的翻譯之外,也似乎為照顧混種的兩半,而由彭秀慧與中英駐團導演盧智燊聯合執導(誰管哪一半就見仁見智了)。更由兩人和朱栢謙合演。效果是觀眾看得很投入、很開心,而且從頭笑到尾之後,也會反思自省人生的意義。
發人深省人生意義
荒誕的劇情很簡單:失敗者白耀哈(朱栢謙)——白耀燦看到定會打個哈哈——生無可戀要跳橋自殺,搞婚外情的苗日飛(盧智燊)、他的「理大同學」,叫他先談談情:他輕生皆因未嘗試過為人生添意義的「戀愛」;更老友鬼鬼地撮合他和自己老婆姜愛玲(彭秀慧)。兩人果然一見傾心,姜馬上答應離婚;兩對情人各得其所。下半場仍是同一橋上景而秋去春來:苗姜兩人都悔不當初、舊情復熾,合謀推白下橋然後復合。轉變成鬧劇的下半場,欲推人者的苗自己兩次墮橋:多終於「成功」跳橋的白一次,而兩人都大難不死。結局打回原形:苗姜兩口子再度鬧翻而白仍是橋上的失敗者:被群犬包圍困在燈柱上!情節、結局,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戲時引人入勝,看完發人深省人生意義的問題。
引人入勝的首推三位演員的出色演技大鬥法。除了那條橋脫不了紐約的影子之外,香港觀眾對「出爐特首理大校友」非常投入共鳴:例如初出場時很風光的身光頸靚苗、人肉百科全書女強人姜,趾高氣揚自我吹噓,本來與「犀利哥」般流浪漢型的白天淵之別,但卻先後和「衰到貼地」的白互吐苦水「鬥慘情」。香港人一向精通視乎需要「認叻」或(報稅╱朋友借錢或追債╱老婆追家用時)「認窮」,在看「互揚臭史」看得噁心時,倍覺「自揭瘡疤」可憐復可笑兼可愛!更有飛刀特技表演:一次擲出手中小刀而飛插在十步外石上(其實是掩眼法:手中刀隱沒、石上彈出另一把);第二次更飛刀斷繩使牆上水牌倒懸。而屢次跳橋是下半場主要笑位,也使劇名的疊字合理化。
戀愛意義令人質疑
發我深省因為懷舊:千禧年中英一口氣重演兩部我八十年代給故藝術總監高本納譯的莎劇《元宵》及《仲夏夜之夢》,主題同是嘲諷愛情盲目;當時同是中英「花旦」彭秀慧主演。今日看成熟又成名的她譯、導、演這部戲,繼續對戀愛的意義質疑,倍增感喟。她借姜愛玲口中道出最不浪漫、現實得令人心寒的愛情宣言:「首先雙方要有相近似的社交圈子,有互相尊敬的職業地位,然後才肉體上循序漸進互相吸引、情感精神上互相交流..」比起前述兩莎劇所諷刺的盲目愛情——一部是愛得男女不分;另一部是魔法花汁滴在睡眠中眼皮上之後,一張眼見到第一個是美是醜、是人是畜也一見鍾情——這是太理智算計的另一極端!現代愛情淪落到這地步,難怪感情缺失/離婚率偏高!我是參透情場的老經驗級,看本劇也心中觸動;其他觀眾相信感受尤深!
必須一讚的是朱栢謙:和兩位導演兼情場劇場都是老手的演對手,而能旗鼓相當(更露一手勝過兩前輩的歌喉),不受衣衫襤褸的形象劣勢拖累,真有你的!
而從譯導女主角聯想到兩部莎劇原合作夥伴的「故人」高本納:本文開頭的悲劇鬧劇論,是當年和他合作《禧春酒店》鬧劇時交流的心得。只有講喜劇那一截是我自家的。我想高本納在天之靈,看到今日中英繼承他遺風,製作出本劇的水準,也堪告慰!
撰文:陳鈞潤
談談情.跳跳橋.笑笑誰
悲劇和鬧劇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悲劇英雄和鬧劇主角,開頭一般有頭有臉,卻因為性格上的缺失,犯了錯誤;結局是前者悲劇收場喪生,後者灰頭土臉出醜人前成為笑柄。觀眾看悲劇大慟一場或看鬧劇大笑一場,是殊途同歸很暢快的情感宣洩。負面可以幸災樂禍「幸虧我沒那麼倒霉」;正面是自我警惕勿犯其錯。至於兩者中間的喜劇呢?
因為沒上述兩者那麼極端,觀眾看着劇中人可笑之處而笑他之餘,往往回心一想:多半也在笑着自己(原來笑劇中人是五十步笑百步)!
《談談情.跳跳橋》的原著Luv ,半世紀前在紐約百老滙由阿倫阿堅、艾利華拉殊、安積遜擔綱首演,拿到最佳導演(後來《畢業生》的金像獎導演邁克尼古斯)和監製東尼獎,最佳舞台劇和編劇獎的提名卻輸了,叫座而只是半叫好,只因為風格不統一:是紐西蒙式百老滙處境喜劇和夏勞品特式荒謬劇的混種!中英劇團的新演繹,除了是彭秀慧很地道香港話(潮語夾雜英文)的翻譯之外,也似乎為照顧混種的兩半,而由彭秀慧與中英駐團導演盧智燊聯合執導(誰管哪一半就見仁見智了)。更由兩人和朱栢謙合演。效果是觀眾看得很投入、很開心,而且從頭笑到尾之後,也會反思自省人生的意義。
發人深省人生意義
荒誕的劇情很簡單:失敗者白耀哈(朱栢謙)——白耀燦看到定會打個哈哈——生無可戀要跳橋自殺,搞婚外情的苗日飛(盧智燊)、他的「理大同學」,叫他先談談情:他輕生皆因未嘗試過為人生添意義的「戀愛」;更老友鬼鬼地撮合他和自己老婆姜愛玲(彭秀慧)。兩人果然一見傾心,姜馬上答應離婚;兩對情人各得其所。下半場仍是同一橋上景而秋去春來:苗姜兩人都悔不當初、舊情復熾,合謀推白下橋然後復合。轉變成鬧劇的下半場,欲推人者的苗自己兩次墮橋:多終於「成功」跳橋的白一次,而兩人都大難不死。結局打回原形:苗姜兩口子再度鬧翻而白仍是橋上的失敗者:被群犬包圍困在燈柱上!情節、結局,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戲時引人入勝,看完發人深省人生意義的問題。
引人入勝的首推三位演員的出色演技大鬥法。除了那條橋脫不了紐約的影子之外,香港觀眾對「出爐特首理大校友」非常投入共鳴:例如初出場時很風光的身光頸靚苗、人肉百科全書女強人姜,趾高氣揚自我吹噓,本來與「犀利哥」般流浪漢型的白天淵之別,但卻先後和「衰到貼地」的白互吐苦水「鬥慘情」。香港人一向精通視乎需要「認叻」或(報稅╱朋友借錢或追債╱老婆追家用時)「認窮」,在看「互揚臭史」看得噁心時,倍覺「自揭瘡疤」可憐復可笑兼可愛!更有飛刀特技表演:一次擲出手中小刀而飛插在十步外石上(其實是掩眼法:手中刀隱沒、石上彈出另一把);第二次更飛刀斷繩使牆上水牌倒懸。而屢次跳橋是下半場主要笑位,也使劇名的疊字合理化。
戀愛意義令人質疑
發我深省因為懷舊:千禧年中英一口氣重演兩部我八十年代給故藝術總監高本納譯的莎劇《元宵》及《仲夏夜之夢》,主題同是嘲諷愛情盲目;當時同是中英「花旦」彭秀慧主演。今日看成熟又成名的她譯、導、演這部戲,繼續對戀愛的意義質疑,倍增感喟。她借姜愛玲口中道出最不浪漫、現實得令人心寒的愛情宣言:「首先雙方要有相近似的社交圈子,有互相尊敬的職業地位,然後才肉體上循序漸進互相吸引、情感精神上互相交流..」比起前述兩莎劇所諷刺的盲目愛情——一部是愛得男女不分;另一部是魔法花汁滴在睡眠中眼皮上之後,一張眼見到第一個是美是醜、是人是畜也一見鍾情——這是太理智算計的另一極端!現代愛情淪落到這地步,難怪感情缺失/離婚率偏高!我是參透情場的老經驗級,看本劇也心中觸動;其他觀眾相信感受尤深!
必須一讚的是朱栢謙:和兩位導演兼情場劇場都是老手的演對手,而能旗鼓相當(更露一手勝過兩前輩的歌喉),不受衣衫襤褸的形象劣勢拖累,真有你的!
而從譯導女主角聯想到兩部莎劇原合作夥伴的「故人」高本納:本文開頭的悲劇鬧劇論,是當年和他合作《禧春酒店》鬧劇時交流的心得。只有講喜劇那一截是我自家的。我想高本納在天之靈,看到今日中英繼承他遺風,製作出本劇的水準,也堪告慰!
撰文:陳鈞潤
[剪報] 為文化界舉牌 我要代表我自己!
[ 明報 2012-03-30 文/梁寶山 ]
為文化界舉牌 我要代表我自己!
編按:候任特首梁振英,將實踐他在政綱所提的成立文化局,在成立之前,本地著名藝術工作者、關注香港藝術空間的梁寶山,為大家檢視「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作為功能組別的民意基礎如何,並提醒關心文化的人士,為什麼要登記成為此界別的選民,探討選民基礎對成立文化局有何重大關係。
民間投票排長龍,後九七的香港政治,從來都有一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烏雲蓋?頭頂。它有時會令人產生革命的激情,有時卻又變回犬儒的袖手旁觀。這幾天民間社會的高開低收,正視這種複雜的情結的反映。
本月初談到文化界再不能迴避的文化局問題(編按:見本月5 日本版〈香港文化局會搞邊科〉),這幾天翻開陳舊剪報,並關於功能組別制度的分析文章。既要佩服當年為了要五十年不變,而設計出功能組別選舉的基本法起草委員,更哀文化界最後無以為繼的政策和政治討論。事到如今,立法會功能組別最早也要等到2017 年才有望逐步廢除。文化局與功能組別,又再成為文化界不能迴避的老問題。
從彭定康年代談起
1992 年末代港督彭定康上任,為後過渡期香港帶來了民主幻想,最後一屆立法會除增加直選議席外,還準備加入「新九組」功能議席。文化界於事組成聯席會議,舉行「文林大會」,在短時間內爭取文化界成為1995 年立法會選舉中的「新九組」之一。然而,首要面對的問題,除了是文化界應否有「多人一票」的特權外,就是可行性問題──如何定義文化界?誰有選民資格?後過渡期香港,紙醉金迷,文化藝術並不是社會主流,消極的一方認為文化人的影響力應透過作品來發揮,而不是政治。何?香港文化界向來少談政治,勢孤力弱,要爭也爭不到!而積極的一方,則認為文化界有別於其他功能組別,不單只是爭取界別利益,而應在一般社會事務上為政府提供文化的考量角度。加上恐懼九七後言論自由受到壓制,議會的一席,能或多或少地爭取保障。
1990 年代,藝術家與文化人還未經歷專業化洗禮,文化藝術並不是職業選項。少數公營藝團與零散業餘團體,根本無從有效定界定成員資格。幾經磋商,才訂定出16 個以媒介為定義的界別,包括藝術行政、藝評、戲曲、舞蹈、戲劇、電影、寫作、音樂、電台、舞台技術、電視、錄像藝術、視覺藝術、漫畫、文化研究、設計,並且各自訂定不同的成員資格準則。當時的主要組織者包括榮念曾、陳載澧、胡恩威、張恩照、錢秀蓮、潘光沛、麥秋、張可堅、甄燊港、徐詠璇、馮漢紀、曾葉發、陸恭蕙等等(其中陸恭蕙已不再參政、而徐詠璇最近為梁振英站台)。
藝發局:具民主成分的機構
文化界雖然高調爭取,然而卻沒有成功,輸給仍為社會主流的工商和服務業。但這一次大連結,卻間接造成隨後的文化政策熱,包括1993 年3 月文康廣播科提出「藝術政策檢討報告」, 文化界迅速群起而攻之,亦促成演藝發展局擴充改組成具「民主成分」的香港藝術發展局( 下稱「藝發局」)。手上有限的剪報,未能顯示這個趟「種瓜得豆」的轉變細節。聯席催生出的香港藝術資料及資訊中心後來併入藝發局,而聯席成立的公司於2004 年解散。文化界原來對政治方面的關注,卻被新成立的藝發局,尤其資助制度所取代。沒有直通車的特區立法會,1998 年進行第一次選舉,連同運輸、科技資訊、保險、漁農等,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一併成為新功能組別議席。四個界別濃縮成一個議席,今日看來當然風馬牛不相及。但在舊體制卻其來自由因,因為四者均從屬於舊「文康廣播科(局)」,由一個相應的立法會議席監督,也有道理。不過奇怪的是文康廣播科同年卻隨兩個市政局解散。文化服務由康文署全權取締,下放權力給區議會的承諾至今沒有兌現。殺氣騰騰的1998 年,文化界對這個遲來的議席已無暇理會,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第一個立法會議席,終由霍震霆擊敗民主黨胡志偉當選。隨後2004 年同屬民主黨的林漢堅挑戰連任,也是功敗垂成(358 對800票)。可能正是因為知其不可,2008 年霍公子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成為立法會長期考勤包尾的議員,文化界幾乎忘記有這樣一位民意代表。14 年過去了,文化界即將進入西九時代, 時代的變與不變。功能組別沒有隨當年的想像於2007 年終結,但昔日勢孤力弱的文化界,已變成專業。工廈藝術家一方面受市場炒賣驅趕,另一方面受過時法例威脅,發展同樣受過時法與政窒息。十大藝團不再是有志以藝術為職志的朋友的唯一出路,2008∕09 年從前衛到娛樂性爆棚的演藝節目場次達6000,涉及制作單位逾2000 個;視覺藝術除獨立藝術空間外,還有眾多的地區群聚, 畫廊制度漸次成形,不少中大、浸大及藝術學院畢業生,畢業展後便迎接人生的第一個畫廊個展。
文化界原來是娛樂界?
中西古典音樂以外,獨立樂隊在工廈裏夜夜笙歌,連結街頭藝術的成為次文化主流。港產片主流雖然「黃昏未晚」,但獨立電影錄像以至鮮浪潮在商業與藝術中間的別開生面。這都不能不歸功於藝發局資助制度的功勞,並刺激民間自我組織的效果。現時功能組別選舉文化小組選民定義的其中一項,即是曾經接受藝發局資助的團體,卻不設個人票。相反,屬同一議席界別的演藝和出版小組,卻有個人票。很可能的搞笑結果是──周星馳有票,但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白雙全無票!劇壇明星彭秀慧無票!不聯群結黨的、寫詩的?當然更加無票。具「民主成分」的藝發局,對曾接受助的藝術家與團體都有詳細的履歷紀錄。三年一任的選舉,2010 年選民名冊,共有7071 名登記選民。政府必須與時並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放個人選民資格,接納藝發局選民成為文化小組個人選民。
「贏了西九」之後特首選舉落幕,文化界14 名自動當選的選委最後幾天突然高調挺梁,連一場界別諮詢會也沒有舉行,更與民意背道而馳。失去文化藝術工作者應有的風骨,貴為特權階級,還洋洋得意。可以料想將會成立文化局,同時推展廿三條立法的新政府,必會論功行賞。未來四年將會為文化界和香港帶來歌舞昇平,即「贏了西九,輸了自由」的弔詭局面。經歷2003 反廿三、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反高鐵,以至日前藝術空間紛紛主動設立民間投票站,文化藝術界的政治意識,已不能再被低估。甚至可以說,文化界的視野已超越狹隘的界別意識──文化界的利益,即是香港的利益。「知其不可而為知」,即是在最爛的制度內,爭取最大的影響力。而不是袖手旁觀,讓文化界繼續「被代表」。5 月16日就是功能組別選民登記的截止日期,文化界放過了特首選舉,不能一錯再錯。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歷史的回歸:論文化界與功能組別選舉」)
榮念曾: 「我基本上是贊同一人一票的選舉,並認為功能組別只是一種怪物,但這種制度卻會保留至2007 年。因此,這段期間,我們不得不考慮應否爭取多一個途徑去參與香港發展,保障人權、言論和創作自由等權益。其實文化界不單只要關心本身的權益,協力參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界入立局爭議,暴露功能組別荒謬〉,1992年4月16日)
地政署致某工廈band 房掛號函件: 「本處契約執行組人員最近視察上址時,發現上述物業被違規用作音樂工作室及住宅用途,違反政府訂立以規管上述地段的新批約第4403 號特別條件第3(a)條。有關新批約特別條件的條文如下:
『該地段只作一般工業及∕或貨倉用途,並不包括有關當局現時或日後可能根據1960 年《公眾衛生及市政事務條例》或任何多以相關例修訂或取代的法例,宣布為厭惡性的行業。」
選民登記表格,可上選舉辦事處網頁下載:
登記說明:http://www.reo.gov.hk/pdf/gn/spcp_c.pdf
個人登記:http://www.reo.gov.hk/pdf/reo-41.pdf
團體登記:http://www.reo.gov.hk/pdf/reo-42.pdf
或各區民政署索取。
文.梁寶山
為文化界舉牌 我要代表我自己!
編按:候任特首梁振英,將實踐他在政綱所提的成立文化局,在成立之前,本地著名藝術工作者、關注香港藝術空間的梁寶山,為大家檢視「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作為功能組別的民意基礎如何,並提醒關心文化的人士,為什麼要登記成為此界別的選民,探討選民基礎對成立文化局有何重大關係。
民間投票排長龍,後九七的香港政治,從來都有一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烏雲蓋?頭頂。它有時會令人產生革命的激情,有時卻又變回犬儒的袖手旁觀。這幾天民間社會的高開低收,正視這種複雜的情結的反映。
本月初談到文化界再不能迴避的文化局問題(編按:見本月5 日本版〈香港文化局會搞邊科〉),這幾天翻開陳舊剪報,並關於功能組別制度的分析文章。既要佩服當年為了要五十年不變,而設計出功能組別選舉的基本法起草委員,更哀文化界最後無以為繼的政策和政治討論。事到如今,立法會功能組別最早也要等到2017 年才有望逐步廢除。文化局與功能組別,又再成為文化界不能迴避的老問題。
從彭定康年代談起
1992 年末代港督彭定康上任,為後過渡期香港帶來了民主幻想,最後一屆立法會除增加直選議席外,還準備加入「新九組」功能議席。文化界於事組成聯席會議,舉行「文林大會」,在短時間內爭取文化界成為1995 年立法會選舉中的「新九組」之一。然而,首要面對的問題,除了是文化界應否有「多人一票」的特權外,就是可行性問題──如何定義文化界?誰有選民資格?後過渡期香港,紙醉金迷,文化藝術並不是社會主流,消極的一方認為文化人的影響力應透過作品來發揮,而不是政治。何?香港文化界向來少談政治,勢孤力弱,要爭也爭不到!而積極的一方,則認為文化界有別於其他功能組別,不單只是爭取界別利益,而應在一般社會事務上為政府提供文化的考量角度。加上恐懼九七後言論自由受到壓制,議會的一席,能或多或少地爭取保障。
1990 年代,藝術家與文化人還未經歷專業化洗禮,文化藝術並不是職業選項。少數公營藝團與零散業餘團體,根本無從有效定界定成員資格。幾經磋商,才訂定出16 個以媒介為定義的界別,包括藝術行政、藝評、戲曲、舞蹈、戲劇、電影、寫作、音樂、電台、舞台技術、電視、錄像藝術、視覺藝術、漫畫、文化研究、設計,並且各自訂定不同的成員資格準則。當時的主要組織者包括榮念曾、陳載澧、胡恩威、張恩照、錢秀蓮、潘光沛、麥秋、張可堅、甄燊港、徐詠璇、馮漢紀、曾葉發、陸恭蕙等等(其中陸恭蕙已不再參政、而徐詠璇最近為梁振英站台)。
藝發局:具民主成分的機構
文化界雖然高調爭取,然而卻沒有成功,輸給仍為社會主流的工商和服務業。但這一次大連結,卻間接造成隨後的文化政策熱,包括1993 年3 月文康廣播科提出「藝術政策檢討報告」, 文化界迅速群起而攻之,亦促成演藝發展局擴充改組成具「民主成分」的香港藝術發展局( 下稱「藝發局」)。手上有限的剪報,未能顯示這個趟「種瓜得豆」的轉變細節。聯席催生出的香港藝術資料及資訊中心後來併入藝發局,而聯席成立的公司於2004 年解散。文化界原來對政治方面的關注,卻被新成立的藝發局,尤其資助制度所取代。沒有直通車的特區立法會,1998 年進行第一次選舉,連同運輸、科技資訊、保險、漁農等,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一併成為新功能組別議席。四個界別濃縮成一個議席,今日看來當然風馬牛不相及。但在舊體制卻其來自由因,因為四者均從屬於舊「文康廣播科(局)」,由一個相應的立法會議席監督,也有道理。不過奇怪的是文康廣播科同年卻隨兩個市政局解散。文化服務由康文署全權取締,下放權力給區議會的承諾至今沒有兌現。殺氣騰騰的1998 年,文化界對這個遲來的議席已無暇理會,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第一個立法會議席,終由霍震霆擊敗民主黨胡志偉當選。隨後2004 年同屬民主黨的林漢堅挑戰連任,也是功敗垂成(358 對800票)。可能正是因為知其不可,2008 年霍公子在沒有對手下自動當選,成為立法會長期考勤包尾的議員,文化界幾乎忘記有這樣一位民意代表。14 年過去了,文化界即將進入西九時代, 時代的變與不變。功能組別沒有隨當年的想像於2007 年終結,但昔日勢孤力弱的文化界,已變成專業。工廈藝術家一方面受市場炒賣驅趕,另一方面受過時法例威脅,發展同樣受過時法與政窒息。十大藝團不再是有志以藝術為職志的朋友的唯一出路,2008∕09 年從前衛到娛樂性爆棚的演藝節目場次達6000,涉及制作單位逾2000 個;視覺藝術除獨立藝術空間外,還有眾多的地區群聚, 畫廊制度漸次成形,不少中大、浸大及藝術學院畢業生,畢業展後便迎接人生的第一個畫廊個展。
文化界原來是娛樂界?
中西古典音樂以外,獨立樂隊在工廈裏夜夜笙歌,連結街頭藝術的成為次文化主流。港產片主流雖然「黃昏未晚」,但獨立電影錄像以至鮮浪潮在商業與藝術中間的別開生面。這都不能不歸功於藝發局資助制度的功勞,並刺激民間自我組織的效果。現時功能組別選舉文化小組選民定義的其中一項,即是曾經接受藝發局資助的團體,卻不設個人票。相反,屬同一議席界別的演藝和出版小組,卻有個人票。很可能的搞笑結果是──周星馳有票,但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白雙全無票!劇壇明星彭秀慧無票!不聯群結黨的、寫詩的?當然更加無票。具「民主成分」的藝發局,對曾接受助的藝術家與團體都有詳細的履歷紀錄。三年一任的選舉,2010 年選民名冊,共有7071 名登記選民。政府必須與時並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放個人選民資格,接納藝發局選民成為文化小組個人選民。
「贏了西九」之後特首選舉落幕,文化界14 名自動當選的選委最後幾天突然高調挺梁,連一場界別諮詢會也沒有舉行,更與民意背道而馳。失去文化藝術工作者應有的風骨,貴為特權階級,還洋洋得意。可以料想將會成立文化局,同時推展廿三條立法的新政府,必會論功行賞。未來四年將會為文化界和香港帶來歌舞昇平,即「贏了西九,輸了自由」的弔詭局面。經歷2003 反廿三、天星及皇后碼頭運動、反高鐵,以至日前藝術空間紛紛主動設立民間投票站,文化藝術界的政治意識,已不能再被低估。甚至可以說,文化界的視野已超越狹隘的界別意識──文化界的利益,即是香港的利益。「知其不可而為知」,即是在最爛的制度內,爭取最大的影響力。而不是袖手旁觀,讓文化界繼續「被代表」。5 月16日就是功能組別選民登記的截止日期,文化界放過了特首選舉,不能一錯再錯。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歷史的回歸:論文化界與功能組別選舉」)
榮念曾: 「我基本上是贊同一人一票的選舉,並認為功能組別只是一種怪物,但這種制度卻會保留至2007 年。因此,這段期間,我們不得不考慮應否爭取多一個途徑去參與香港發展,保障人權、言論和創作自由等權益。其實文化界不單只要關心本身的權益,協力參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界入立局爭議,暴露功能組別荒謬〉,1992年4月16日)
地政署致某工廈band 房掛號函件: 「本處契約執行組人員最近視察上址時,發現上述物業被違規用作音樂工作室及住宅用途,違反政府訂立以規管上述地段的新批約第4403 號特別條件第3(a)條。有關新批約特別條件的條文如下:
『該地段只作一般工業及∕或貨倉用途,並不包括有關當局現時或日後可能根據1960 年《公眾衛生及市政事務條例》或任何多以相關例修訂或取代的法例,宣布為厭惡性的行業。」
選民登記表格,可上選舉辦事處網頁下載:
登記說明:http://www.reo.gov.hk/pdf/gn/spcp_c.pdf
個人登記:http://www.reo.gov.hk/pdf/reo-41.pdf
團體登記:http://www.reo.gov.hk/pdf/reo-42.pdf
或各區民政署索取。
文.梁寶山
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
[剪報] 《流浪貓》令人共鳴又困惑
《流浪貓》令人共鳴又困惑
[ 2012-03-26 大公報 文/何俊輝 ]
陳煒雄編劇的《半天吊的流浪貓》是香港話劇團「劇本發展計劃」的選演作品,經導演陳焯威的配合下,筆者覺得此劇的主要特色是:以一個荒誕處境道出每個角色怎樣面對生活的波折,編導重視角色的生活態度、心境描寫多於劇情發展,並要觀眾感到戲裡不斷流露或爆發的感覺與情緒,既是角色的真性情,也是取材自現實生活的體驗,易得到共鳴。
演員失憶「半天吊」
編劇以劇場作《半》的場景,描述辛偉強飾的「演員」於演出前一天忽然忘記其主演劇目的所有台詞,他選擇「讓自己失蹤」以逃避排練,導演便決定取消演出。仍失憶的「演員」於本來的首演夜現身劇場,跟高翰文飾的「導演」因責任問題爭吵起來,吸引一名不知演出取消的「觀眾」(周志輝飾)看「爭吵戲」,更離奇的是彭杏英飾的清潔工和王維飾的舞台助理亦在演出取消下,勤奮地於劇場上班。
「演員」明顯是個逃避現實的人,而「導演」認為「縱使忘記台詞也可作即興演出,不用失蹤」,可見他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並跟默默耕耘的清潔工和舞台助理同樣有一顆樂觀的心,勇於面對生活的波折和壓力。至於「觀眾」沒有為只能看爭吵而埋怨,亦是隨遇而安。
溝通誤解現實常見
逃避現實或樂觀的角色,易使觀眾拿現實生活的某些人作比較。至於「導演」指劇團中人為了讓「演員」失憶後有冷靜下來的空間,便不緊隨不打擾他,卻反被「演員」埋怨劇團中人沒關懷之心,這種溝通上的誤會亦常見於現實生活,觀眾看時易產生深刻體會。
「演員」在劇中說出他忘記台詞一剎那的感覺,他表示「通常人們散收收,各自各,除非有一件意外發生才會變得專注!」所謂「意外發生」是指「忽然忘記台詞的事件」,觀眾不難理解整個劇團的人因這宗「半天吊」事件而專注起來,而接着拿「流浪貓與人類互相凝望的眼神」來比喻「專注時的眼神」( 「演員」同樣專注望着劇團中人),也是恰當兼充滿神采的台詞編排;可是,看來指「導演」、清潔工和舞台助理各司其職的「散收收,各自各」,卻凸顯「演員」的感覺跟觀眾的感覺有差距,皆因人人做好本分,理應能提升劇團工作效率的專注、同心協力,怎會是「散收收」或像「演員」的主觀感覺般認為「失憶前劇團中人都不專注」?編劇寫的台詞有點矛盾和奇怪,而「演員」若在失憶前想其他人放下工作注視他(放下工作等於分心、非專注),便代表他不察覺自己有多自私。
劇中有一位神秘小孩(葉漢然飾),他跟「演員」玩了很多遊戲,是為「演員」帶來童真,令一個逃避現實的人變成樂觀的人嗎?很難看得出小孩這角色的作用。劇末「演員」沉醉地跟小孩玩看來無聊的手指魔術遊戲,一個小遊戲能令本來心境痛苦的人開心起來嗎?有可能,但角色的心境轉變是變得突兀而欠缺有啟發性的觀點鋪敘。至於小孩在黑暗中用電筒光邊照地邊繪畫,並對圖畫指出: 「這就是我!」是要「演員」正視自己是怎樣的人嗎?又似乎難讓觀眾有這樣的感覺。
角色演繹各有特質
「演員」和神秘小孩令觀眾看戲時感到有不同程度的困惑(是困惑,而非令觀眾感過癮的「撲朔迷離」),要達到共鳴而非困惑,編劇應留意每句台詞和每個細節將引發怎樣的解讀,並多想一些鋪排、手法把各種細節的意義連繫起來,使觀眾更易明瞭角色的言行動機。
「導演」指「演員」: 「在這個空間裡,你的心是『實』的!」辛偉強確能把「演員」失憶後被大量心事壓得透不過氣的「心實感覺」演得很實在,就連他跟小孩玩時也顯得想放鬆但只能放鬆些少,相當入戲;高翰文無論是憤怒地怪責還是苦口婆心地勸勉「演員」,都見「導演」的神情和說話中有愛的存在,像個想兒子好的嚴父;至於彭杏英則演得像慈母,從她的說話語氣和態度中可見她把「演員」當作自己的兒子,很緊張他的額傷和怕他心傷,而清潔工的形象及特質,亦被慣演性感、中產女郎的彭杏英拿捏得入型入格;周志輝能具體呈現出「觀眾」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但他的言行比較誇張,不似一個真實的觀眾。
何俊輝
[ 2012-03-26 大公報 文/何俊輝 ]
陳煒雄編劇的《半天吊的流浪貓》是香港話劇團「劇本發展計劃」的選演作品,經導演陳焯威的配合下,筆者覺得此劇的主要特色是:以一個荒誕處境道出每個角色怎樣面對生活的波折,編導重視角色的生活態度、心境描寫多於劇情發展,並要觀眾感到戲裡不斷流露或爆發的感覺與情緒,既是角色的真性情,也是取材自現實生活的體驗,易得到共鳴。
演員失憶「半天吊」
編劇以劇場作《半》的場景,描述辛偉強飾的「演員」於演出前一天忽然忘記其主演劇目的所有台詞,他選擇「讓自己失蹤」以逃避排練,導演便決定取消演出。仍失憶的「演員」於本來的首演夜現身劇場,跟高翰文飾的「導演」因責任問題爭吵起來,吸引一名不知演出取消的「觀眾」(周志輝飾)看「爭吵戲」,更離奇的是彭杏英飾的清潔工和王維飾的舞台助理亦在演出取消下,勤奮地於劇場上班。
「演員」明顯是個逃避現實的人,而「導演」認為「縱使忘記台詞也可作即興演出,不用失蹤」,可見他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並跟默默耕耘的清潔工和舞台助理同樣有一顆樂觀的心,勇於面對生活的波折和壓力。至於「觀眾」沒有為只能看爭吵而埋怨,亦是隨遇而安。
溝通誤解現實常見
逃避現實或樂觀的角色,易使觀眾拿現實生活的某些人作比較。至於「導演」指劇團中人為了讓「演員」失憶後有冷靜下來的空間,便不緊隨不打擾他,卻反被「演員」埋怨劇團中人沒關懷之心,這種溝通上的誤會亦常見於現實生活,觀眾看時易產生深刻體會。
「演員」在劇中說出他忘記台詞一剎那的感覺,他表示「通常人們散收收,各自各,除非有一件意外發生才會變得專注!」所謂「意外發生」是指「忽然忘記台詞的事件」,觀眾不難理解整個劇團的人因這宗「半天吊」事件而專注起來,而接着拿「流浪貓與人類互相凝望的眼神」來比喻「專注時的眼神」( 「演員」同樣專注望着劇團中人),也是恰當兼充滿神采的台詞編排;可是,看來指「導演」、清潔工和舞台助理各司其職的「散收收,各自各」,卻凸顯「演員」的感覺跟觀眾的感覺有差距,皆因人人做好本分,理應能提升劇團工作效率的專注、同心協力,怎會是「散收收」或像「演員」的主觀感覺般認為「失憶前劇團中人都不專注」?編劇寫的台詞有點矛盾和奇怪,而「演員」若在失憶前想其他人放下工作注視他(放下工作等於分心、非專注),便代表他不察覺自己有多自私。
劇中有一位神秘小孩(葉漢然飾),他跟「演員」玩了很多遊戲,是為「演員」帶來童真,令一個逃避現實的人變成樂觀的人嗎?很難看得出小孩這角色的作用。劇末「演員」沉醉地跟小孩玩看來無聊的手指魔術遊戲,一個小遊戲能令本來心境痛苦的人開心起來嗎?有可能,但角色的心境轉變是變得突兀而欠缺有啟發性的觀點鋪敘。至於小孩在黑暗中用電筒光邊照地邊繪畫,並對圖畫指出: 「這就是我!」是要「演員」正視自己是怎樣的人嗎?又似乎難讓觀眾有這樣的感覺。
角色演繹各有特質
「演員」和神秘小孩令觀眾看戲時感到有不同程度的困惑(是困惑,而非令觀眾感過癮的「撲朔迷離」),要達到共鳴而非困惑,編劇應留意每句台詞和每個細節將引發怎樣的解讀,並多想一些鋪排、手法把各種細節的意義連繫起來,使觀眾更易明瞭角色的言行動機。
「導演」指「演員」: 「在這個空間裡,你的心是『實』的!」辛偉強確能把「演員」失憶後被大量心事壓得透不過氣的「心實感覺」演得很實在,就連他跟小孩玩時也顯得想放鬆但只能放鬆些少,相當入戲;高翰文無論是憤怒地怪責還是苦口婆心地勸勉「演員」,都見「導演」的神情和說話中有愛的存在,像個想兒子好的嚴父;至於彭杏英則演得像慈母,從她的說話語氣和態度中可見她把「演員」當作自己的兒子,很緊張他的額傷和怕他心傷,而清潔工的形象及特質,亦被慣演性感、中產女郎的彭杏英拿捏得入型入格;周志輝能具體呈現出「觀眾」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敏銳的觀察力,但他的言行比較誇張,不似一個真實的觀眾。
何俊輝
2012年3月1日星期四
[剪報] 下一站:新光戲院
[ 2012.03.01 文匯報 記者/徐全 原文連結 ]
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新光戲院,繼續存在四年已經沒有懸念。全城都沉浸在一片歡愉的海洋中。在爭取為新光戲院續約的過程中,各路人馬、各種力量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新光得以保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著眼於嶺南文化發展的長遠考慮,則是到達新光戲院這一站後,市民與政府都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本報就此問題訪問了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系陳學然教授,分析新光事件後的文化規劃與走向問題。
戲迷:心中的「聖地」
記者訪問了粵劇愛好者陳曼娜女士,她覺得,新光戲院在她的心中是作為「業餘粵曲愛好者希望能在此場地演出為榮」的地位出現的。在他們業餘曲藝界內部有「未曾走出過新光之虎度門演出,還未算成氣候」的傳言!所以很多業餘粵曲愛好者都爭取能在新光演出,它在普通戲迷心目中是殿堂級地位。陳女士30多年前在新光附近住,當時還未熱衷唱粵曲,見每逢有大戲演出都有很多人聚集,後來她亦參與其中,繼而愛上粵曲成為興趣,因而新光可以算是她本人學唱粵曲之啟源地。
在新光有可能關門歇業的那段日子中,她覺得很可惜。因為新光存在已久,而且香港也找不到如此好的演出場地,交通又方便,可吸引各階層觀眾去觀賞,對保留及興盛粵劇有一定之幫助。陳女士衷心希望粵劇的傳統繼續保存,亦希望可加入藝術新元素,能夠吸引年輕的觀賞者(現此行有些有心人在努力中),讓此藝術傳統可薪火相傳!這也是新光可以承載的歷史職能之一。因為新光除了是老一代之回憶,亦可成為新一代之希望。除了前述的原因以外,再加上租賃方式靈活,不像申請政府的演出場地諸多限制,近年亦有很多內地藝術團體在新光演出,對內地與香港的藝術交流起很大作用。
在談到政府的文化規劃政策時,陳女士認為,在未來的文化規劃中,希望政府不要只觀目前,需認真去研究如何保留及延續香港之藝術文化,不是單一撥款資助及建西九龍文化中心可完全解決。在年輕一代心中去播種藝術火花,政府有否出力,關鍵在於政府是否多花資源去培育藝術接班人。
專家:文化不宜商業化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學然認為,新光戲院在過去十多年裡都處於港人所謂「吊鹽水」的危境,不時聽說業主不續租和拆卸的消息。隨著普慶戲院、利舞臺相繼拆卸而改成今天的酒店或商場,見證香港社會「經濟利益優先於一切」的風氣濃厚之餘,也看到文化藝術生存空間日益狹窄及被邊緣化的危險情境。事實上,香港的商場實在是已經過於泛濫了。
陳學然進一步指出,最讓人扼腕嘆息的是,負責文化事業建設及發展的政府機構──民政事務局在是次風波裡多少顯得出力不足。這次雖然由民間劇團斥資續約,最後一刻成功保住了新光。但這問題反映了公權力的眾多弊端,其中一點是對本土性(Locality)的事業了無興趣及缺乏識見,不明白保留新光對於港島居民、香港市民乃至南下香港欣賞粵曲的遊客產生的正面社會意涵及文化資本。新光的大堂本身就已經是傳播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好教室、博物館,和推廣香港本土文化的場所,讓香港市民及遊客在此接觸到這一行當的林林總總豐富知識,對加強港人的文化認同和地域歸屬感將有最直接的作用。這些利益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並且也是不錯的民族文化傳播方法。
陳教授認為,另一方面,香港的粵曲充滿傳統文化的浸潤,其唱辭之優美很多已經具備一流的古典文學水平,如一闋《鳳閣恩仇未了情》的「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鳥南飛,鳥南返,鳥兒比翼何日再歸還,哀我何孤單。……春風吹渡玉門關。」我們在小學三、四年級就已經耳熟能詳地唱上好幾句。多少的文學典故和文化積澱,都可以透過粵劇表現出來。粵劇儘管不是香港的主流文化,但它卻是代表本土文化的不二之選,並且也是陪伴我們成長的文化記憶所在。但是,隨著高陞戲院、利舞臺等港人熟識的粵劇表演場地相繼拆卸後,新光也就有了「香港粵劇殿堂」的美譽,所謂「睇大戲,去新光」已是流傳多年的口號。那裡的確留下了不少家傳戶曉的大老倌足跡,如任白、林家聲、梅雪詩、龍劍笙等等,他們都已是或將會是香港歷史文化書寫的部分內容和集體記憶所在。他們表演的場域新光戲院,同樣是構成香港歷史記憶的一部分。
由嶺南文化擴展開去
有鑒於新光戲院風波的前前後後,折射出其已是文化的符號和象徵。一個顯著的命題就是如何進一步拓展和加強本港的文化保護與發展。關於這個問題,陳學然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陳教授認為,文化事業是要從根部培植,慢慢做,這樣才真能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政府對於保護傳統/本土文化應該要有長遠的規劃、承擔和部署,不能如商業化般急功近利。香港未來應考慮設立文化局長一類的職位,讓兼具民族文化認同和國際視野的人統籌香港的文化事務,不可因循地交給技術官僚操作。以英國為例,其文化產業往往是由政府負責規劃文藝表演場地,跟著再提供各種資源及行銷支援,而很多場域都是切合本土文化,就地取材而發展的,最後不單帶動當地文化建設,還開創了不少就業職位及文化商機,成就巨大的社會文化資本。
其次,要認識到嶺南文化的特有性質與地位。政府一方面既需要認識其獨特性,另一方面亦需要認識其在中國文化歷史中的位置,並且了解到嶺南文化與近世海外華僑生活世界的關係。有了這些文化和歷史意識的基礎,我們才能夠談論進一步的開展。因此,他認為在如何保護嶺南文化的問題上,最重要的還不是科學、先進的保護方法,也不是要如何籌集資金和估衡市場效益的問題,而是如何在商業大潮的衝擊下構造出「有香港特色的中國文化」——我們不能總是一元化地依據市場的商業導向和西方的價值理念評價文化發展,應該尋找本土的價值,建立自信和本土文化認同。有自己的特色,才是香港人對於嶺南文化存續保護的應有思考。
最後,陳學然認為,主持文化事務的人員應當具有歷史性的國家觀與民族觀。所有文藝,都得要從本土發展起來才有根、有歷史、有文化味道,如果照搬外國的一些歌舞過來,又或者只是聘請歌舞團藝術團,他們始終是外來的,是暫時性的;應該尋找本土的價值,建立自信和本土文化認同。有自己的特色,才會有認同感、投入感和歸屬感,這樣才能在本土長足發展。中國各個地方均有其文化差異性,但是,不論如何千差萬別,最後都可以完完全全地整合到理想中的中國文化的統一性中去。這就是百年來包括香港文化在內的嶺南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真實存在關係。有了基本的文史知識累積和文化情感的培養,相信在制定政策或思考問題時,眼光會更深廣。
-------------
文化創意,不只是西九(原文連結)
新光戲院的風波已經平息。但是,由此帶來的文化政策檢討並未因此而過去。回溯整個保衛新光戲院的過程,出現的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和警醒。文化守護,應當是理性而平和的表達,且應當超越市場主導的制約,用更高的視野來看待新光背後的社會人心流變。此次新光風波的圓滿落幕,歸根結底是民間社會自我的文化調試取得了成功。業主與租客在遵循自願與公平的原則下,就新光未來四年的發展達成了一致。然而,我們也看到了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的缺位。這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確實有待時間的檢驗。
新光問題的焦點,並不是業主是否讓其存活——大家需明白,這是業主的權利,並不能夠簡單以民粹式的社會壓力去解決。除了徵集市民保衛新光的簽名外,我們更要明白新光問題的核心在於:我們是否意識到文化的傳承需要有一種歷史的承擔。這種歷史的承載來自於對香港歲月的感受,也來自於政府對文化超越市場的一種體認。
總有人將西九的規劃看作是重大的文化發展決策,認為未來本港的文藝事業,將在新西九的帶動下,取得飛躍的發展與改變。但是,西九畢竟不在香港的市中心,即便經濟中心改變,傳統的「文化中心」也不會隨著經濟中心的多元化而有所蛻化。華人自古就有趕集和逛廟會的傳統,因而在古代城郭的基礎上形成了市井文化圈。無論城市再怎麼擴大,也不會影響到這種文化圈的中心地位。例如,中國內地的許多大城市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逐步加快,已經實現了商業區域的多層次格局。但是中國人周末假期逛街的習俗,依然決定了傳統老商業區的繁榮與龍頭地位。北京雖然有中關村等電子產業貿易區,但是市民和遊人依然會選擇前往天安門兩側的王府井、西單去購物遊玩。因此,每到節假日的黃金時刻,中心城市地區的商業更多地具有了一種文化休閒的味道。這是對經濟潮流的一種變相抵制,也是守護文化的民間思考。
香港的文化中心在哪裡?不是尖沙咀的一幢建築這麼簡單。這就需要理解香港人觀念中的「中心」是為何處。很清楚的,本港市民心中的「中心」就是港島。這裡是香港進步與繁華的代表,見證了香港百多年來的歷史變遷,也是賦予了大家無限本土情感的所在。因此,「買不起港島的房子,也要買得起港島的燒賣和魚蛋」,就是港人展現在地化情懷的有力體現。港島聚集了最多的內地和外國遊客,也留下了香港最深刻的文化符號。新光戲院之所以廣受歡迎,與其在港島繁華地帶有很大關聯。小市民住不進半山,卻能夠在新光之中思考對未來生活的暢想。這就是新光帶給市民的魅力。雖然香港的商業區域已經漸漸多元化,但是普羅大眾心中的一份「中心」已經永遠留在了港島。這裡代表著核心價值,代表著生生不息的追求,代表著安樂的幸福,也代表著時代的印跡。
新的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大樓,依然設立在港島。但是,除了政府大樓,我們在港島可以製造的樓宇,還有很多很多。港島不缺少金融大廈,不缺少「門常開」,更不缺少舖頭商場。但是,港島似乎缺了那麼一絲文化的氣息。當又一個四年來臨時,如果全社會又開始思考新光的未來,還能否將它留在港島的記憶中呢?如果四年後,社會又要耗費人力與財力去爭論新光的存廢,那麼,今次的新光風波帶給大家的教訓,就根本沒有得到有力的汲取。
每個城市都有固定的文化氣質。這是歷史的使然,也是人心的沉澱。在本港,時常有人對有著數百年文化底蘊的澳門—另一個中國特區,看不過眼,覺得只是一個賭城而已。但不知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沒有想過:在凡事都由市場主導的本港,連文化也由市場行情去決定、去進行商業化運作,這和賭博又有何區別可言?現在,無論是政府或是市民,都該靜下心來想一想,在新光繼續存在的四年中,為著保護嶺南文化,有何可以貢獻或付出的。文化,除了是西九的那一片區域,也還是政府規劃的能力與水準,也是市民判斷自我價值的手段和目標。只有在這四年中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終極解決方案,才是避免下一次新光風波的良藥處方。
■文、攝:徐全
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新光戲院,繼續存在四年已經沒有懸念。全城都沉浸在一片歡愉的海洋中。在爭取為新光戲院續約的過程中,各路人馬、各種力量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新光得以保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著眼於嶺南文化發展的長遠考慮,則是到達新光戲院這一站後,市民與政府都該認真思考的問題。本報就此問題訪問了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系陳學然教授,分析新光事件後的文化規劃與走向問題。
戲迷:心中的「聖地」
記者訪問了粵劇愛好者陳曼娜女士,她覺得,新光戲院在她的心中是作為「業餘粵曲愛好者希望能在此場地演出為榮」的地位出現的。在他們業餘曲藝界內部有「未曾走出過新光之虎度門演出,還未算成氣候」的傳言!所以很多業餘粵曲愛好者都爭取能在新光演出,它在普通戲迷心目中是殿堂級地位。陳女士30多年前在新光附近住,當時還未熱衷唱粵曲,見每逢有大戲演出都有很多人聚集,後來她亦參與其中,繼而愛上粵曲成為興趣,因而新光可以算是她本人學唱粵曲之啟源地。
在新光有可能關門歇業的那段日子中,她覺得很可惜。因為新光存在已久,而且香港也找不到如此好的演出場地,交通又方便,可吸引各階層觀眾去觀賞,對保留及興盛粵劇有一定之幫助。陳女士衷心希望粵劇的傳統繼續保存,亦希望可加入藝術新元素,能夠吸引年輕的觀賞者(現此行有些有心人在努力中),讓此藝術傳統可薪火相傳!這也是新光可以承載的歷史職能之一。因為新光除了是老一代之回憶,亦可成為新一代之希望。除了前述的原因以外,再加上租賃方式靈活,不像申請政府的演出場地諸多限制,近年亦有很多內地藝術團體在新光演出,對內地與香港的藝術交流起很大作用。
在談到政府的文化規劃政策時,陳女士認為,在未來的文化規劃中,希望政府不要只觀目前,需認真去研究如何保留及延續香港之藝術文化,不是單一撥款資助及建西九龍文化中心可完全解決。在年輕一代心中去播種藝術火花,政府有否出力,關鍵在於政府是否多花資源去培育藝術接班人。
專家:文化不宜商業化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學然認為,新光戲院在過去十多年裡都處於港人所謂「吊鹽水」的危境,不時聽說業主不續租和拆卸的消息。隨著普慶戲院、利舞臺相繼拆卸而改成今天的酒店或商場,見證香港社會「經濟利益優先於一切」的風氣濃厚之餘,也看到文化藝術生存空間日益狹窄及被邊緣化的危險情境。事實上,香港的商場實在是已經過於泛濫了。
陳學然進一步指出,最讓人扼腕嘆息的是,負責文化事業建設及發展的政府機構──民政事務局在是次風波裡多少顯得出力不足。這次雖然由民間劇團斥資續約,最後一刻成功保住了新光。但這問題反映了公權力的眾多弊端,其中一點是對本土性(Locality)的事業了無興趣及缺乏識見,不明白保留新光對於港島居民、香港市民乃至南下香港欣賞粵曲的遊客產生的正面社會意涵及文化資本。新光的大堂本身就已經是傳播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好教室、博物館,和推廣香港本土文化的場所,讓香港市民及遊客在此接觸到這一行當的林林總總豐富知識,對加強港人的文化認同和地域歸屬感將有最直接的作用。這些利益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並且也是不錯的民族文化傳播方法。
陳教授認為,另一方面,香港的粵曲充滿傳統文化的浸潤,其唱辭之優美很多已經具備一流的古典文學水平,如一闋《鳳閣恩仇未了情》的「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鳥南飛,鳥南返,鳥兒比翼何日再歸還,哀我何孤單。……春風吹渡玉門關。」我們在小學三、四年級就已經耳熟能詳地唱上好幾句。多少的文學典故和文化積澱,都可以透過粵劇表現出來。粵劇儘管不是香港的主流文化,但它卻是代表本土文化的不二之選,並且也是陪伴我們成長的文化記憶所在。但是,隨著高陞戲院、利舞臺等港人熟識的粵劇表演場地相繼拆卸後,新光也就有了「香港粵劇殿堂」的美譽,所謂「睇大戲,去新光」已是流傳多年的口號。那裡的確留下了不少家傳戶曉的大老倌足跡,如任白、林家聲、梅雪詩、龍劍笙等等,他們都已是或將會是香港歷史文化書寫的部分內容和集體記憶所在。他們表演的場域新光戲院,同樣是構成香港歷史記憶的一部分。
由嶺南文化擴展開去
有鑒於新光戲院風波的前前後後,折射出其已是文化的符號和象徵。一個顯著的命題就是如何進一步拓展和加強本港的文化保護與發展。關於這個問題,陳學然教授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陳教授認為,文化事業是要從根部培植,慢慢做,這樣才真能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政府對於保護傳統/本土文化應該要有長遠的規劃、承擔和部署,不能如商業化般急功近利。香港未來應考慮設立文化局長一類的職位,讓兼具民族文化認同和國際視野的人統籌香港的文化事務,不可因循地交給技術官僚操作。以英國為例,其文化產業往往是由政府負責規劃文藝表演場地,跟著再提供各種資源及行銷支援,而很多場域都是切合本土文化,就地取材而發展的,最後不單帶動當地文化建設,還開創了不少就業職位及文化商機,成就巨大的社會文化資本。
其次,要認識到嶺南文化的特有性質與地位。政府一方面既需要認識其獨特性,另一方面亦需要認識其在中國文化歷史中的位置,並且了解到嶺南文化與近世海外華僑生活世界的關係。有了這些文化和歷史意識的基礎,我們才能夠談論進一步的開展。因此,他認為在如何保護嶺南文化的問題上,最重要的還不是科學、先進的保護方法,也不是要如何籌集資金和估衡市場效益的問題,而是如何在商業大潮的衝擊下構造出「有香港特色的中國文化」——我們不能總是一元化地依據市場的商業導向和西方的價值理念評價文化發展,應該尋找本土的價值,建立自信和本土文化認同。有自己的特色,才是香港人對於嶺南文化存續保護的應有思考。
最後,陳學然認為,主持文化事務的人員應當具有歷史性的國家觀與民族觀。所有文藝,都得要從本土發展起來才有根、有歷史、有文化味道,如果照搬外國的一些歌舞過來,又或者只是聘請歌舞團藝術團,他們始終是外來的,是暫時性的;應該尋找本土的價值,建立自信和本土文化認同。有自己的特色,才會有認同感、投入感和歸屬感,這樣才能在本土長足發展。中國各個地方均有其文化差異性,但是,不論如何千差萬別,最後都可以完完全全地整合到理想中的中國文化的統一性中去。這就是百年來包括香港文化在內的嶺南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真實存在關係。有了基本的文史知識累積和文化情感的培養,相信在制定政策或思考問題時,眼光會更深廣。
-------------
文化創意,不只是西九(原文連結)
新光戲院的風波已經平息。但是,由此帶來的文化政策檢討並未因此而過去。回溯整個保衛新光戲院的過程,出現的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和警醒。文化守護,應當是理性而平和的表達,且應當超越市場主導的制約,用更高的視野來看待新光背後的社會人心流變。此次新光風波的圓滿落幕,歸根結底是民間社會自我的文化調試取得了成功。業主與租客在遵循自願與公平的原則下,就新光未來四年的發展達成了一致。然而,我們也看到了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的缺位。這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確實有待時間的檢驗。
新光問題的焦點,並不是業主是否讓其存活——大家需明白,這是業主的權利,並不能夠簡單以民粹式的社會壓力去解決。除了徵集市民保衛新光的簽名外,我們更要明白新光問題的核心在於:我們是否意識到文化的傳承需要有一種歷史的承擔。這種歷史的承載來自於對香港歲月的感受,也來自於政府對文化超越市場的一種體認。
總有人將西九的規劃看作是重大的文化發展決策,認為未來本港的文藝事業,將在新西九的帶動下,取得飛躍的發展與改變。但是,西九畢竟不在香港的市中心,即便經濟中心改變,傳統的「文化中心」也不會隨著經濟中心的多元化而有所蛻化。華人自古就有趕集和逛廟會的傳統,因而在古代城郭的基礎上形成了市井文化圈。無論城市再怎麼擴大,也不會影響到這種文化圈的中心地位。例如,中國內地的許多大城市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逐步加快,已經實現了商業區域的多層次格局。但是中國人周末假期逛街的習俗,依然決定了傳統老商業區的繁榮與龍頭地位。北京雖然有中關村等電子產業貿易區,但是市民和遊人依然會選擇前往天安門兩側的王府井、西單去購物遊玩。因此,每到節假日的黃金時刻,中心城市地區的商業更多地具有了一種文化休閒的味道。這是對經濟潮流的一種變相抵制,也是守護文化的民間思考。
香港的文化中心在哪裡?不是尖沙咀的一幢建築這麼簡單。這就需要理解香港人觀念中的「中心」是為何處。很清楚的,本港市民心中的「中心」就是港島。這裡是香港進步與繁華的代表,見證了香港百多年來的歷史變遷,也是賦予了大家無限本土情感的所在。因此,「買不起港島的房子,也要買得起港島的燒賣和魚蛋」,就是港人展現在地化情懷的有力體現。港島聚集了最多的內地和外國遊客,也留下了香港最深刻的文化符號。新光戲院之所以廣受歡迎,與其在港島繁華地帶有很大關聯。小市民住不進半山,卻能夠在新光之中思考對未來生活的暢想。這就是新光帶給市民的魅力。雖然香港的商業區域已經漸漸多元化,但是普羅大眾心中的一份「中心」已經永遠留在了港島。這裡代表著核心價值,代表著生生不息的追求,代表著安樂的幸福,也代表著時代的印跡。
新的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大樓,依然設立在港島。但是,除了政府大樓,我們在港島可以製造的樓宇,還有很多很多。港島不缺少金融大廈,不缺少「門常開」,更不缺少舖頭商場。但是,港島似乎缺了那麼一絲文化的氣息。當又一個四年來臨時,如果全社會又開始思考新光的未來,還能否將它留在港島的記憶中呢?如果四年後,社會又要耗費人力與財力去爭論新光的存廢,那麼,今次的新光風波帶給大家的教訓,就根本沒有得到有力的汲取。
每個城市都有固定的文化氣質。這是歷史的使然,也是人心的沉澱。在本港,時常有人對有著數百年文化底蘊的澳門—另一個中國特區,看不過眼,覺得只是一個賭城而已。但不知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沒有想過:在凡事都由市場主導的本港,連文化也由市場行情去決定、去進行商業化運作,這和賭博又有何區別可言?現在,無論是政府或是市民,都該靜下心來想一想,在新光繼續存在的四年中,為著保護嶺南文化,有何可以貢獻或付出的。文化,除了是西九的那一片區域,也還是政府規劃的能力與水準,也是市民判斷自我價值的手段和目標。只有在這四年中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終極解決方案,才是避免下一次新光風波的良藥處方。
■文、攝:徐全
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剪報] 活化市集 普及戲劇 香港話劇團@ 街市餐廳
[ 信報財經新聞 2012-02-21 文/楊天帥 ]
活化市集 普及戲劇 香港話劇團@ 街市餐廳
在第三批活化歷史建築計劃中,競爭最激烈的是中環必列啫士街街市。
其中投標單位之一的香港話劇團,建議把街市活化為「市集舞台」,並設全港首個常設餐飲劇場,冀透過新方法讓戲劇成為更多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是次計劃共開放四個投標項目,分別為半山景賢里、銅鑼灣虎豹別墅、前粉嶺裁判法院及必列啫士街街市。其中以總樓面面積約九百五十平方米、用地面積約六百四十平方米,為四個項目中最小的必列啫士街街市,成為最大競爭目標,共收到十五項申請,半山景賢里、銅鑼灣虎豹別墅各收到五項,前粉嶺裁判法院則收到九份表格。
餐飲劇場概念
必列啫士街街市位於必列啫士街2 號,鄰近蘇豪,建於1953年,為三級歷史建築。暫時已確認有份競逐此項目的團體,包括香港青年協會、新聞教育基金、劇場空間及香港話劇團。其中,香港話劇團投標計劃名為「市集舞台」(Market Theat re),焦點是一樓的餐飲劇場(Dinner Theatre),如投標成功,預期可於2015年開始營運。
餐飲劇場的概念,在香港是新鮮事,但在西方並不罕見。通常做法是觀眾先入場進餐,後即場欣賞劇場演出。香港話劇團(下稱話劇團)行政總監陳健彬表示,扣除節目轉換及維修等日子,預計「市集舞台」一年裏有七成半時間會有演出,當中包括話劇團自家製作以及其他劇團租場表演。
陳健彬表示,「話劇團演員不多,本身演出已經很忙,所以『市集舞台』主要將是一個給其他香港藝術家發展的平台。」長遠而言,話劇團希望透過「市集舞台」,擴闊舞台演出之可能,諸如外國劇場、棟篤笑、戲曲,甚至中國傳統的東北二人轉、相聲等演出。觀眾一方面以香港人為對象,另一方面則以吸引非首次來港及具文化素質的旅客為目標。「語言希望能夠國際化,既有英文節目,又有普通話和粵語節目。」至於餐飲元素,話劇團則會物色餐飲企業主理。
陳健彬指,餐飲劇場的概念,主要是源於必列啫士街街市活化項目必須由獨立於話劇團的特設公司營運,要自負盈虧,故引入餐飲元素,以獲取資源補貼文化開支。若建議獲政府接納,餐飲劇場收益將會是「市集舞台」營運費用主要來源。「西九也是這樣做,除了文化場館外,其實都是商舖。香港大會堂、文化中心、葵青劇院等都設有餐廳,一方面支持場館營運,另一方面為觀眾提供方便,也可帶起附近人流。」劇場擬設於一樓,餐枱、舞台及座位皆為活動式,完整餐飲劇場布置下約可容納八十名觀眾,拆卸舞台後可增至一百人,撤走餐枱,純粹當黑盒劇場使用則可容納一百二十人。
早有成功先例
話劇團於2004年曾與香港藝術中心六樓餐廳雅廚合作,演出名為《一夜歌.一夜情》(Cabaret)的劇目,其英文名即設歌舞表演的餐館之意。演員在表演前客串擔任服務員,與觀眾建立關係,晚餐時段後表演,門票為250元,包晚飯及演出,共做七場,每場一百零三個座位,入座率達96%。後因雅廚結業,餐飲劇場計劃終結。陳健彬指當時反應頗佳,廣州綠茵閣的老闆還邀請劇團北上合作,只因行政問題才作罷。
回憶起該次嘗試的成功,令話劇團萌生辦餐飲劇場的念頭。話劇團於去年年尾曾向觀眾發出三百份問卷,研究餐飲劇場的可行性,結果顯示四成多觀眾願意付出多250到350元購票。陳健彬指,此一票價足以維持劇場的營運。
除劇場演出外,陳健彬表示,為增加收入來源,場地亦將接受表演團體租場綵排,與及私人承包舉行各類宴會或婚宴,甚至可提供具戲劇元素的「創意婚宴」服務,讓新人經歷一場與別不同的婚禮。
近年,不少小型劇團租用咖啡店或餐廳等場地,進行類似話劇團概念的環境劇場演出,如KEYTheatre在茶餐廳演出的《拾壹查家產》、Tomoto在樓上咖啡店演出的The Postcard 等。雖然這很大程度上是香港表演場地不足的折衷之舉,不過也開放了劇場更多可能性,打破了觀眾與演員間的隔閡。
有份負責撰寫計劃書的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經理潘璧雲表示:「我們還想過,劇場可以怎樣與香港有關,有無可能做一些香港由小漁村發展到大都會的故事?比方說做一個香港奇案系列、香港名人發迹史或節慶故事等等。」她稱此舉目的是吸引更多觀眾,輕鬆在進餐後看戲,以免給人戲劇總是沉重深奧的感覺。
長遠而言,話劇團希望透過「市集舞台」,教育公眾戲劇文化,吸引他們購票入場。「一個劇團要生存,除了要有創作外,亦要公眾支持。所以近幾年,我們很重視戲劇觀眾培養。」她指出,現時話劇團有五到六萬的付費觀眾,外展觀眾包括社會人士與學生則有十多萬人,數字「不算太理想」,故要多加推廣。「希望最終可以在香港形成一種去餐飲劇場的風氣。」
活化成效
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源於2007-08年《施政報告》宣布的一系列文物保育措施,為此政府預留了20億元,讓團體投標活化舊建築並自行營運。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由陳智思任主席,另加九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委員。據政府官方資料,委員可按「彰顯歷史價值及重要性」、「技術範疇」、「社會價值及社會企業的營運」、「財務可行性」及「管理能力及其他考慮因素」五項評分準則評審申請。
首期活化已於2008 年推出,並於2009 年公布結果。其中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已活化為薩凡納藝術設計(香港)學院,並於2010年9月啟用,計劃於201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第二期活化計劃則於2009年推出,2010 年公布結果。第三期活化計劃的結果,將於2012年年底公布。
街市大變身
必列啫士街街市連天台共有三層,香港話劇團的計劃書中,建議把一樓安排為餐飲劇場,以及保留部分街市檔攤作展覽及歷史教育用途;二樓則會分成兩半,分別為餐廳及兩個課室;三樓設辦公室及有機茶座。街市內樓梯、部分檔攤及街市設施如煙囪及劏雞房,以及外圍結構將會作為保育元素予以保留。
一樓的街市攤檔將會長時間開放。話劇團計劃為團體及學校設兩條收費導賞路線,分別為孫中山史蹟徑教育劇場及華人發迹史,以街市為起點,遊走區內多個歷史景點,最後回到街市觀看教育劇場演出。導賞過程中,話劇團並會請演員在街市的攤檔飾演檔主,為遊人重現昔日街市的景象。
陳健彬表示,希望活化後的街市能成為中上環的社區文化中心,展現該區的歷史紀錄,並連結區民網絡,讓居民覺得這是他們生活一部分。「曾經有人問,話劇團在上環這麼久了,到底與社區建立了什麼關係?所以我們希望透過活化計劃,加強與社區的連結。」「理想化的話,希望可以找到老人在街市述說他們的故事,讓遊客和新一代了解中上環一帶的往事。」二樓的餐廳價錢與鄰近的蘇豪相比,將會較為大眾化,「類似高級茶餐廳」,以求吸引更多鄰近居民光顧。另外話劇團參考過該區區議員意見,指由於街市附近已有太多餐廳,不希望在類型上重複,故陳健彬指「我們已想到一個概念,經營一間我們獨有的餐廳,但現在仍要保密。」而課室除租予區內組織及團體進行會議及舉辦活動外,主要作戲劇教育用途。陳健彬表示會以該區的中產為目標,度身訂做合適課程,如英語戲劇、透過戲劇加強孩子自信心的工作坊等。
三樓天台的有機茶座,則預計會與社企合作,以環保及健康為主題,只在日間運作,「夜晚希望環境較寧靜,不想像酒吧一樣。」建議建築草圖上,還特地劃出天窗,容許自然光線進入建築物內。
撰文:楊天帥gyeung@hkej.com
活化市集 普及戲劇 香港話劇團@ 街市餐廳
在第三批活化歷史建築計劃中,競爭最激烈的是中環必列啫士街街市。
其中投標單位之一的香港話劇團,建議把街市活化為「市集舞台」,並設全港首個常設餐飲劇場,冀透過新方法讓戲劇成為更多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是次計劃共開放四個投標項目,分別為半山景賢里、銅鑼灣虎豹別墅、前粉嶺裁判法院及必列啫士街街市。其中以總樓面面積約九百五十平方米、用地面積約六百四十平方米,為四個項目中最小的必列啫士街街市,成為最大競爭目標,共收到十五項申請,半山景賢里、銅鑼灣虎豹別墅各收到五項,前粉嶺裁判法院則收到九份表格。
餐飲劇場概念
必列啫士街街市位於必列啫士街2 號,鄰近蘇豪,建於1953年,為三級歷史建築。暫時已確認有份競逐此項目的團體,包括香港青年協會、新聞教育基金、劇場空間及香港話劇團。其中,香港話劇團投標計劃名為「市集舞台」(Market Theat re),焦點是一樓的餐飲劇場(Dinner Theatre),如投標成功,預期可於2015年開始營運。
餐飲劇場的概念,在香港是新鮮事,但在西方並不罕見。通常做法是觀眾先入場進餐,後即場欣賞劇場演出。香港話劇團(下稱話劇團)行政總監陳健彬表示,扣除節目轉換及維修等日子,預計「市集舞台」一年裏有七成半時間會有演出,當中包括話劇團自家製作以及其他劇團租場表演。
陳健彬表示,「話劇團演員不多,本身演出已經很忙,所以『市集舞台』主要將是一個給其他香港藝術家發展的平台。」長遠而言,話劇團希望透過「市集舞台」,擴闊舞台演出之可能,諸如外國劇場、棟篤笑、戲曲,甚至中國傳統的東北二人轉、相聲等演出。觀眾一方面以香港人為對象,另一方面則以吸引非首次來港及具文化素質的旅客為目標。「語言希望能夠國際化,既有英文節目,又有普通話和粵語節目。」至於餐飲元素,話劇團則會物色餐飲企業主理。
陳健彬指,餐飲劇場的概念,主要是源於必列啫士街街市活化項目必須由獨立於話劇團的特設公司營運,要自負盈虧,故引入餐飲元素,以獲取資源補貼文化開支。若建議獲政府接納,餐飲劇場收益將會是「市集舞台」營運費用主要來源。「西九也是這樣做,除了文化場館外,其實都是商舖。香港大會堂、文化中心、葵青劇院等都設有餐廳,一方面支持場館營運,另一方面為觀眾提供方便,也可帶起附近人流。」劇場擬設於一樓,餐枱、舞台及座位皆為活動式,完整餐飲劇場布置下約可容納八十名觀眾,拆卸舞台後可增至一百人,撤走餐枱,純粹當黑盒劇場使用則可容納一百二十人。
早有成功先例
話劇團於2004年曾與香港藝術中心六樓餐廳雅廚合作,演出名為《一夜歌.一夜情》(Cabaret)的劇目,其英文名即設歌舞表演的餐館之意。演員在表演前客串擔任服務員,與觀眾建立關係,晚餐時段後表演,門票為250元,包晚飯及演出,共做七場,每場一百零三個座位,入座率達96%。後因雅廚結業,餐飲劇場計劃終結。陳健彬指當時反應頗佳,廣州綠茵閣的老闆還邀請劇團北上合作,只因行政問題才作罷。
回憶起該次嘗試的成功,令話劇團萌生辦餐飲劇場的念頭。話劇團於去年年尾曾向觀眾發出三百份問卷,研究餐飲劇場的可行性,結果顯示四成多觀眾願意付出多250到350元購票。陳健彬指,此一票價足以維持劇場的營運。
除劇場演出外,陳健彬表示,為增加收入來源,場地亦將接受表演團體租場綵排,與及私人承包舉行各類宴會或婚宴,甚至可提供具戲劇元素的「創意婚宴」服務,讓新人經歷一場與別不同的婚禮。
近年,不少小型劇團租用咖啡店或餐廳等場地,進行類似話劇團概念的環境劇場演出,如KEYTheatre在茶餐廳演出的《拾壹查家產》、Tomoto在樓上咖啡店演出的The Postcard 等。雖然這很大程度上是香港表演場地不足的折衷之舉,不過也開放了劇場更多可能性,打破了觀眾與演員間的隔閡。
有份負責撰寫計劃書的香港話劇團戲劇文學經理潘璧雲表示:「我們還想過,劇場可以怎樣與香港有關,有無可能做一些香港由小漁村發展到大都會的故事?比方說做一個香港奇案系列、香港名人發迹史或節慶故事等等。」她稱此舉目的是吸引更多觀眾,輕鬆在進餐後看戲,以免給人戲劇總是沉重深奧的感覺。
長遠而言,話劇團希望透過「市集舞台」,教育公眾戲劇文化,吸引他們購票入場。「一個劇團要生存,除了要有創作外,亦要公眾支持。所以近幾年,我們很重視戲劇觀眾培養。」她指出,現時話劇團有五到六萬的付費觀眾,外展觀眾包括社會人士與學生則有十多萬人,數字「不算太理想」,故要多加推廣。「希望最終可以在香港形成一種去餐飲劇場的風氣。」
活化成效
第三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源於2007-08年《施政報告》宣布的一系列文物保育措施,為此政府預留了20億元,讓團體投標活化舊建築並自行營運。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由陳智思任主席,另加九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委員。據政府官方資料,委員可按「彰顯歷史價值及重要性」、「技術範疇」、「社會價值及社會企業的營運」、「財務可行性」及「管理能力及其他考慮因素」五項評分準則評審申請。
首期活化已於2008 年推出,並於2009 年公布結果。其中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已活化為薩凡納藝術設計(香港)學院,並於2010年9月啟用,計劃於201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第二期活化計劃則於2009年推出,2010 年公布結果。第三期活化計劃的結果,將於2012年年底公布。
街市大變身
必列啫士街街市連天台共有三層,香港話劇團的計劃書中,建議把一樓安排為餐飲劇場,以及保留部分街市檔攤作展覽及歷史教育用途;二樓則會分成兩半,分別為餐廳及兩個課室;三樓設辦公室及有機茶座。街市內樓梯、部分檔攤及街市設施如煙囪及劏雞房,以及外圍結構將會作為保育元素予以保留。
一樓的街市攤檔將會長時間開放。話劇團計劃為團體及學校設兩條收費導賞路線,分別為孫中山史蹟徑教育劇場及華人發迹史,以街市為起點,遊走區內多個歷史景點,最後回到街市觀看教育劇場演出。導賞過程中,話劇團並會請演員在街市的攤檔飾演檔主,為遊人重現昔日街市的景象。
陳健彬表示,希望活化後的街市能成為中上環的社區文化中心,展現該區的歷史紀錄,並連結區民網絡,讓居民覺得這是他們生活一部分。「曾經有人問,話劇團在上環這麼久了,到底與社區建立了什麼關係?所以我們希望透過活化計劃,加強與社區的連結。」「理想化的話,希望可以找到老人在街市述說他們的故事,讓遊客和新一代了解中上環一帶的往事。」二樓的餐廳價錢與鄰近的蘇豪相比,將會較為大眾化,「類似高級茶餐廳」,以求吸引更多鄰近居民光顧。另外話劇團參考過該區區議員意見,指由於街市附近已有太多餐廳,不希望在類型上重複,故陳健彬指「我們已想到一個概念,經營一間我們獨有的餐廳,但現在仍要保密。」而課室除租予區內組織及團體進行會議及舉辦活動外,主要作戲劇教育用途。陳健彬表示會以該區的中產為目標,度身訂做合適課程,如英語戲劇、透過戲劇加強孩子自信心的工作坊等。
三樓天台的有機茶座,則預計會與社企合作,以環保及健康為主題,只在日間運作,「夜晚希望環境較寧靜,不想像酒吧一樣。」建議建築草圖上,還特地劃出天窗,容許自然光線進入建築物內。
撰文:楊天帥gyeung@hkej.com
[剪報] 劇場教育 寓教於賞
[ 香港經濟日報 2012-02-21 文/ 羅惠儀 ]
劇場教育 寓教於賞
近年來,愈來愈多劇團走入校園,利用劇場為學生帶來另一種學習經驗──同樣是坐着聽講,演員的生動演繹更能將信息傳達,而學生又樂在其中。劇場要有哪些元素,才令學生投入藝術的氛圍中?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主辦,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籌劃今年度的「歷史文化教育外展劇場」《博物館大作戰》,將演出 12 場,也是該劇團首次走入學校。以戲劇手法,將傳統提綫木偶藝術及博物館資訊帶給小學生,從中反思本土文化的價值,亦喚起學生現有的博物館有趣之處。
歷史 活起來
「博物館係老人家去!」劇場主角小輝所言,又是否小學生心聲?小輝的「年齡」跟場內的學生差不多,愛「打機」,跟學生沒兩樣。飾演其爺爺春伯,正是傳統木偶藝人黃暉,兩爺孫為參加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活動,一起討論宣傳拉票方式:由孫兒因比賽始發現爺爺的木偶藝人身份,到兩爺孫討論要用木偶演出的劇目,時刻表現傳統與現代觀念的矛盾,令小學生不自覺反思傳統價值的意義。
飾演孫仔的演員表演生鬼,令場內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的學生捧腹大笑──這可說是兒童劇場必具的元素。這代學生不乏參觀博物館的經驗,不過,以劇場角度可重新認識當中的背景,也發現提綫木偶的有趣之處。學生丁靜琳說,就算有去過歷史博物館,也對木偶沒印象(木偶也是館內展品)。「因為有表演,才對木偶有深刻了解。」
單是今年,學生已看過 3 次劇場表演。譚浩明表示,不是每次表演都好看。「有些很悶,只是講解,又不知道內容的意思……我覺得,主題要生動有趣,小朋友才易理解,要用一些特別的方式表現,不是齋講,最好搞笑,否則,只適合成人看吧!」以孩子的角度來看是次劇場,原來主角誇張的表演打機的情狀,便是搞笑位!
不過,學生則較少自行購票入場看坊間的兒童劇場,多次的觀劇經驗也是來自學校。
負責統籌是次活動的彭家強老師表示,近兩、三年已有不少劇團入學校表演,內容分別有網上知識產權、粵劇等,這種劇場教育對學生起着一定教育作用:「可以介紹到不同藝術形式給學生,像這次表演,學生能多了解本土文化,換着在課堂要讓學生了解博物館,便直接去參觀不同博物館吧!再配合全方位學習的工作紙。而對兒童來說,劇場真的可令他們集中精神。」他不諱言有劇場的表演,會讓孩子「笑過便算」,他覺得約半小時的劇場表演,若要鞏固想帶出的信息,需要在表演中段,結束後有總結。「這會令學生更深刻,對信息更清晰,始終孩子看過的很易忘記。」
宣傳 硬信息
TEFO 藝術主任冼振東表示,愈來愈多政府機構、NGO 用教育劇場的方式來宣傳機構的信息,而受惠的人數亦相較其他方式多。「好些硬知識,用講座形式會很沉悶,表演藝術會更生動,學生睇得開心,潛移默化吸收到資訊。」
《博物館大作戰》正是要喚起孩子走入博物館,為了吸引學生安坐觀賞,表演的能量要更大。「禮堂不是一個理想的表演場地,舞台會有不同燈光效果,禮堂則更需要演員要有活力,卡通化的人物會更吸收孩子……」
如何吸引小學生入博物館?約 1 小時的劇場,他以歷史文化角度,期望吸引學生看舊事物,因此挑選具表演成分的木偶劇作亮點:「歷史博物館本身有木偶的展區,展品也是黃師傅所捐。木偶劇對孩子應有新鮮感。」
劇場教育 寓教於賞
近年來,愈來愈多劇團走入校園,利用劇場為學生帶來另一種學習經驗──同樣是坐着聽講,演員的生動演繹更能將信息傳達,而學生又樂在其中。劇場要有哪些元素,才令學生投入藝術的氛圍中?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主辦,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籌劃今年度的「歷史文化教育外展劇場」《博物館大作戰》,將演出 12 場,也是該劇團首次走入學校。以戲劇手法,將傳統提綫木偶藝術及博物館資訊帶給小學生,從中反思本土文化的價值,亦喚起學生現有的博物館有趣之處。
歷史 活起來
「博物館係老人家去!」劇場主角小輝所言,又是否小學生心聲?小輝的「年齡」跟場內的學生差不多,愛「打機」,跟學生沒兩樣。飾演其爺爺春伯,正是傳統木偶藝人黃暉,兩爺孫為參加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活動,一起討論宣傳拉票方式:由孫兒因比賽始發現爺爺的木偶藝人身份,到兩爺孫討論要用木偶演出的劇目,時刻表現傳統與現代觀念的矛盾,令小學生不自覺反思傳統價值的意義。
飾演孫仔的演員表演生鬼,令場內博愛醫院陳國威小學的學生捧腹大笑──這可說是兒童劇場必具的元素。這代學生不乏參觀博物館的經驗,不過,以劇場角度可重新認識當中的背景,也發現提綫木偶的有趣之處。學生丁靜琳說,就算有去過歷史博物館,也對木偶沒印象(木偶也是館內展品)。「因為有表演,才對木偶有深刻了解。」
單是今年,學生已看過 3 次劇場表演。譚浩明表示,不是每次表演都好看。「有些很悶,只是講解,又不知道內容的意思……我覺得,主題要生動有趣,小朋友才易理解,要用一些特別的方式表現,不是齋講,最好搞笑,否則,只適合成人看吧!」以孩子的角度來看是次劇場,原來主角誇張的表演打機的情狀,便是搞笑位!
不過,學生則較少自行購票入場看坊間的兒童劇場,多次的觀劇經驗也是來自學校。
負責統籌是次活動的彭家強老師表示,近兩、三年已有不少劇團入學校表演,內容分別有網上知識產權、粵劇等,這種劇場教育對學生起着一定教育作用:「可以介紹到不同藝術形式給學生,像這次表演,學生能多了解本土文化,換着在課堂要讓學生了解博物館,便直接去參觀不同博物館吧!再配合全方位學習的工作紙。而對兒童來說,劇場真的可令他們集中精神。」他不諱言有劇場的表演,會讓孩子「笑過便算」,他覺得約半小時的劇場表演,若要鞏固想帶出的信息,需要在表演中段,結束後有總結。「這會令學生更深刻,對信息更清晰,始終孩子看過的很易忘記。」
宣傳 硬信息
TEFO 藝術主任冼振東表示,愈來愈多政府機構、NGO 用教育劇場的方式來宣傳機構的信息,而受惠的人數亦相較其他方式多。「好些硬知識,用講座形式會很沉悶,表演藝術會更生動,學生睇得開心,潛移默化吸收到資訊。」
《博物館大作戰》正是要喚起孩子走入博物館,為了吸引學生安坐觀賞,表演的能量要更大。「禮堂不是一個理想的表演場地,舞台會有不同燈光效果,禮堂則更需要演員要有活力,卡通化的人物會更吸收孩子……」
如何吸引小學生入博物館?約 1 小時的劇場,他以歷史文化角度,期望吸引學生看舊事物,因此挑選具表演成分的木偶劇作亮點:「歷史博物館本身有木偶的展區,展品也是黃師傅所捐。木偶劇對孩子應有新鮮感。」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剪報] 唐英年:設文化局打造創意中心
[ 文匯報 2012-02-15 原文連結 ]
設文化局打造創意中心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曾經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的唐英年在政綱中明確表示。倘他當選,會成立文化局,及增撥資源加快落實西九文化區的建設,善用香港發展創意產業的條件,打造香港成為亞太區以至全球創意中心。
唐英年在其政綱(見表)中表示,國家經濟崛起,必然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需求,香港應抓緊機遇確立長遠策略,打造香港成為亞太區以至全球創意中心,故建議透過重組康文署以成立文化局,草擬未來10年的發展藍圖,制定和推動與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相關的政策和資源分配,並提到要增撥資源,加快落實西九文化區的建設,又特別提到要推動電影業發展,研究如何簡化申請資助手續,支持多元及獨立製作。
他建議,以深圳作為創意產業進入國家巿場的平台,並特別以前海區為試點,滿足國家經濟發展而衍生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需求:「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和人才、保障知識產權制度等發展創意產業的條件。」
唐英年在政綱中特別用了一個專章去表述他在體育政策方面的理念、目標和執行措施。他提出,他一旦當選,會與體育界合作推動精英體育發展,並會在學校和社區層面普及體育以鼓勵全民健身。他說,自己一直十分關心傷殘人士體育,故建議提供更多支援予傷殘運動員,提高訓練質素,讓他們繼續在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
環保政策方面,唐英年指,會督促香港朝世界標準推行環保工作,使香港在經濟和生活質素兩方面都居於世界前列,故建議落實更新空氣質素指標,政府工程部門會率先以新指標作為新基建的環評基準,使香港空氣質素指標最終會達至世衛標準,並表示會鼓勵電力公司增加使用清潔能源,及鼓勵廢物回收和循環再用,推動屋苑設立廚餘回收設備。
唐英年文化政綱
理念:
1.鼓勵基礎文化藝術教育。
2.加強推廣本地、地區及國際文化藝術活動。
3.打造香港成為亞太區以至全球創意中心。
措施:
1.成立文化局,草擬未來10年發展藍圖。
2.推動電影業發展。
3.增撥資源,加快落實西九文化區的建設。
4.完善執法機制,與國際機構保持緊密聯繫,保護知識產權。
5.透過區議會更好地運用社區資源。
6.鼓勵中小學引進文化藝術教育科目。
7.考慮把中國歷史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
8.推動香港成為文化創意教育中心。
9.推動在工廈發展文化創意藝術產業。
10.在設計和品牌方面,以深圳作為創意產業進入國家市場的平台。
11.為出版業成立專責委員會,與業界探討關注議題,包括教科書出版問題。
資料來源:唐英年競選辦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設文化局打造創意中心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曾經擔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的唐英年在政綱中明確表示。倘他當選,會成立文化局,及增撥資源加快落實西九文化區的建設,善用香港發展創意產業的條件,打造香港成為亞太區以至全球創意中心。
唐英年在其政綱(見表)中表示,國家經濟崛起,必然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需求,香港應抓緊機遇確立長遠策略,打造香港成為亞太區以至全球創意中心,故建議透過重組康文署以成立文化局,草擬未來10年的發展藍圖,制定和推動與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相關的政策和資源分配,並提到要增撥資源,加快落實西九文化區的建設,又特別提到要推動電影業發展,研究如何簡化申請資助手續,支持多元及獨立製作。
他建議,以深圳作為創意產業進入國家巿場的平台,並特別以前海區為試點,滿足國家經濟發展而衍生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需求:「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和人才、保障知識產權制度等發展創意產業的條件。」
唐英年在政綱中特別用了一個專章去表述他在體育政策方面的理念、目標和執行措施。他提出,他一旦當選,會與體育界合作推動精英體育發展,並會在學校和社區層面普及體育以鼓勵全民健身。他說,自己一直十分關心傷殘人士體育,故建議提供更多支援予傷殘運動員,提高訓練質素,讓他們繼續在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
環保政策方面,唐英年指,會督促香港朝世界標準推行環保工作,使香港在經濟和生活質素兩方面都居於世界前列,故建議落實更新空氣質素指標,政府工程部門會率先以新指標作為新基建的環評基準,使香港空氣質素指標最終會達至世衛標準,並表示會鼓勵電力公司增加使用清潔能源,及鼓勵廢物回收和循環再用,推動屋苑設立廚餘回收設備。
唐英年文化政綱
理念:
1.鼓勵基礎文化藝術教育。
2.加強推廣本地、地區及國際文化藝術活動。
3.打造香港成為亞太區以至全球創意中心。
措施:
1.成立文化局,草擬未來10年發展藍圖。
2.推動電影業發展。
3.增撥資源,加快落實西九文化區的建設。
4.完善執法機制,與國際機構保持緊密聯繫,保護知識產權。
5.透過區議會更好地運用社區資源。
6.鼓勵中小學引進文化藝術教育科目。
7.考慮把中國歷史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
8.推動香港成為文化創意教育中心。
9.推動在工廈發展文化創意藝術產業。
10.在設計和品牌方面,以深圳作為創意產業進入國家市場的平台。
11.為出版業成立專責委員會,與業界探討關注議題,包括教科書出版問題。
資料來源:唐英年競選辦
製表: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
[剪報] 演藝三改四 課程大執位 硬件全面提升,軟件能支援嗎?
[ 信報財經新聞 2012-02-10 文/余十八 ]
演藝三改四 課程大執位 硬件全面提升,軟件能支援嗎?
「藝術教育的關鍵不是在於讀多少、讀多久,而是能消化多少、體驗多少,藝術跟其他學科有別,它學習並沒有一個既定模式。」本港唯一培訓演藝人才的高等學府演藝學院終於公布部署良久的拓展計劃,2012╱13年度起進行課程「大執位」的學士學位三改四年制,同時進行校舍拓展計劃。消息公布後筆者立時收集了學生意見,其中一位表演藝術系二年級學生對改革作出了上述回應。
學生及準學生關心,演藝的硬件全面提升,但軟件能支援其長期發展嗎?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演辭中,提到2012/13 年度花在文化藝術的開支將會增加31.9 億元,包括撥款5 億元予職業訓練局籌建國際廚藝學院,另3.9億元就撥款演藝學院拓展校園並配合學制改革需要,由三年轉為四年。
演藝學院隨即公布硬件全面升級,擴建工程包括兩部分,其中會在學院東北面增建一幢樓高九層的教學大樓,可為學校提供包括實驗室、排練室、課室、辦公室等更多教學空間,而現時劇院大樓亦會進行屋頂擴建,並設有綠化空間,建成後會增加一萬平方米的教學空間,期望2014年可落成啟用,新增樓面面積約一萬平方呎。演藝校董會主席梁永祥指,現時已完成所有擴建工程前期工序,包括工程設計圖等,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撥款」。
梁永祥續指,新教學大樓頂層會劃作綠化天台,高度比現有大樓高出十一米,拓展計劃完成後,演藝料每年本科生人數將增加五十至七十人,有關議案已獲灣仔區議會通過,正提交立法會申請一籃子撥款。受拓建影響,新學年該校將租用附近灣仔循道衛理會寫字樓作為暫用課室。政府早前表示有意批出附近的灣仔西污水隔濾廠用地作校舍擴建,梁永祥指暫未有額外拓展計劃的具體進展。
何處接管還看政策發展
除此以外,演藝並進行課程「大執位」,停辦三個學院的副學位課程,另計劃開辦粵劇學士和碩士課程,增聘二十至三十名教職員,會盡快刊登招聘廣告。
其實,政府早於2005年已建議演藝將三年制學士課程轉為四年。計算多多,但校董會也不諱言,演藝正處於「高速前行,方向未明」的矛盾格局,在教育改革「事在必行」的情況下惟有「摸着石頭過河」。
演藝方向未卜,源於它權屬何處?教資會在2010年《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的報告提出,當前由民政事務局監管的演藝學院可頒發學位又受公帑資助,理應歸入教資會系統,並由教育局規管,但教資會迄今未跟演藝討論過歸屬和去留問題。
梁永祥日前首度開腔指出:「教資會一直主張『研究為本』,與演藝學院的『實踐為主』的辦學理念有出入,政府部門就此議題仍在磋商中,還看政策發展。」演藝似乎希望維持現狀。
演藝學院副校長(行政)及教務長許文超則強調,改變對教職員和學生都需要時間適應。
「三改四並非在三年制課程的基礎上加插一年課程就行,必須整體重新檢討規劃。演藝教職員早已就課程改革進行檢討並徵詢業界意見,重新設計新課程。」新學制下課程七成仍為專科,並將加入通識和語文等科目,通識課程亦包含藝術管理內容,以拓闊學生視野和課程實用性。
校舍停滯八十年代規模
現時演藝屬下的五個學院,即舞蹈、戲劇、電視電影、音樂、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每學院均開設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課程。新學制改革後,演藝將停辦戲劇、電視電影、舞台及製作藝術等三學院的副學位課程,但會繼續開設學士學位課程。現時修讀副學位課程的學生完成課程後,可申請入讀學位課程的二年級或三年級。新學年學額只會增加五十至七十個,該校現已開始報名程序,3月16日截止申請,學士課程每年學費仍維持4萬2100元,不會增加。
演藝學院創建於1984年,校舍停滯於容納學生六百人的規模,現時學生總人數已達七百五十人,用地緊張限制了學校的發展。隨着近年收生持續增加,去年演藝本科生增至八百九十人,外加一百名研究生,另有約六百名中小學生定期參加演藝學院的課外藝術培訓,用地緊張限制了學校發展。「雙班年」九月殺到,校方預計收生二百至三百人,各院將自主收生,須增聘三十名教師。
被問及演藝向立法會申撥3.9 億元若被否決怎麼辦?梁永祥與許文超異口同聲表示有信心,學院一直與民政事務局溝通,有信心能在本財政年度完結前,爭取立法會開綠燈撥款,令拓建計劃可即時進行。另外,財政預算案將「加碼」推出二十五億元作配對基金,梁永祥認為拓闊資源對院校發展有好處,會盡可能爭取,學院現時籌得款項主要用於教學用途,而非擴建工程。
香港提供的藝術學士、碩士學位不多,往西方進修成為幕前幕後藝術工作者不二選擇,有二十八年歷史的演藝對爭取尖子亦面對一定挑戰。早前演藝校長湯柏燊(Kevin Thompson)已明言演藝必須向國際化方向邁進,打造「香港製造」的形象,同時要加強與演藝團體的聯繫,配合西九文化區發展的契機。
有學生反映,新增課程希望能以「實踐」為重的實習機會,梁永祥指明白學生意願,會加強與藝團的聯繫。
全球搜覓掌舵人
演藝將面對建校以來最大規模的轉變,但掌舵人即演藝學院現任校長湯柏燊卻將於今年8 月31 日約滿後離任,必須盡快另覓接棒人繼承這大事業。
梁永祥透露,學校去年12 月底已委任顧問公司開始進行全球招聘新校長行動,正接受各界人士申請,有信心能在新學年開始前,成功聘任新校長,詳情暫未能透露。梁氏強調,新任校長必須符合的條件是「有國際視野、有豐富管理和學院經驗、了解本地文化生態及在表演藝術方面有深厚造詣,以保證有能力提升演藝學院的地位」。
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校長八年的湯柏燊,本身是世界知名的指揮家、作曲家和小號演奏家,曾任達靈頓藝術學院(Dartington College of Arts)的校長及行政總監,2004 年九月接替擔任校長十二年的盧景文。
湯柏燊多年來帶領演藝開辦多個公帑資助的學位課程,並與二十間國際著名的藝術學院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早前他表明今年中約滿後不續約,惹起社會一陣有關政治的爭議,有媒體指事件疑似有人借出演藝場地予有法輪功背景的團體,被秋後算賬,演藝早前借場地予「神韻藝術團」作舞蹈表現,門票更作公開發售,事件令政府十分尷尬,在表演前夕,六名主要演員被拒入境,演出最終取消。湯柏燊及當時負責借場事務、服務演藝二十三年的副校長蘇迪基被指逼令離任,但傳聞未經證實。
梁永祥指暫未看過應徵者名單,但相信「一定能找到合適人選」,並相信不會影響演藝的發展。
西九建藝術中學拔尖可行嗎?
香港孕育了李嘉齡等國際級藝術家,也吸引鋼琴家李雲迪及郎朗移民來港,但偏偏香港家長仍然抱着讀藝術「無出色」的舊觀念,故縱然有人提議在西九建藝術中學,梁永祥亦坦言未必能成功拔尖,反擔心收生不足打擊學校士氣。
「縱然香港急需包括幕後的藝術人才,但藝術學校始終不是家長和他們子女的首選。」故被問到在西九建藝術學校的可能性,梁永祥也難以不潑冷水,反而指演藝未來會加強與中學合作,提前拔尖較可取。
「我們會加快去信各中學的校長,請他們提名未符合入學資格的高考生或文憑試考生參加特設的課程或作演藝預先『有條件取錄』(conditionaloffer),培育他們繼續升讀,暫難以估計能增收多少優材學生,愈多愈好,主要視乎社會對演藝教育的看法有否轉變。」他又指,中國已有不少辦學出色的藝校,但近年亦見愈來愈多來自內地藝術學生來港報讀演藝,演藝亦有往內地招生。梁永祥強調,演藝會先保障港人入讀機會,外來收生比例不會超過20%。
撰文:余十八culture@hkej.com
演藝三改四 課程大執位 硬件全面提升,軟件能支援嗎?
「藝術教育的關鍵不是在於讀多少、讀多久,而是能消化多少、體驗多少,藝術跟其他學科有別,它學習並沒有一個既定模式。」本港唯一培訓演藝人才的高等學府演藝學院終於公布部署良久的拓展計劃,2012╱13年度起進行課程「大執位」的學士學位三改四年制,同時進行校舍拓展計劃。消息公布後筆者立時收集了學生意見,其中一位表演藝術系二年級學生對改革作出了上述回應。
學生及準學生關心,演藝的硬件全面提升,但軟件能支援其長期發展嗎?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財政預算案演辭中,提到2012/13 年度花在文化藝術的開支將會增加31.9 億元,包括撥款5 億元予職業訓練局籌建國際廚藝學院,另3.9億元就撥款演藝學院拓展校園並配合學制改革需要,由三年轉為四年。
演藝學院隨即公布硬件全面升級,擴建工程包括兩部分,其中會在學院東北面增建一幢樓高九層的教學大樓,可為學校提供包括實驗室、排練室、課室、辦公室等更多教學空間,而現時劇院大樓亦會進行屋頂擴建,並設有綠化空間,建成後會增加一萬平方米的教學空間,期望2014年可落成啟用,新增樓面面積約一萬平方呎。演藝校董會主席梁永祥指,現時已完成所有擴建工程前期工序,包括工程設計圖等,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撥款」。
梁永祥續指,新教學大樓頂層會劃作綠化天台,高度比現有大樓高出十一米,拓展計劃完成後,演藝料每年本科生人數將增加五十至七十人,有關議案已獲灣仔區議會通過,正提交立法會申請一籃子撥款。受拓建影響,新學年該校將租用附近灣仔循道衛理會寫字樓作為暫用課室。政府早前表示有意批出附近的灣仔西污水隔濾廠用地作校舍擴建,梁永祥指暫未有額外拓展計劃的具體進展。
何處接管還看政策發展
除此以外,演藝並進行課程「大執位」,停辦三個學院的副學位課程,另計劃開辦粵劇學士和碩士課程,增聘二十至三十名教職員,會盡快刊登招聘廣告。
其實,政府早於2005年已建議演藝將三年制學士課程轉為四年。計算多多,但校董會也不諱言,演藝正處於「高速前行,方向未明」的矛盾格局,在教育改革「事在必行」的情況下惟有「摸着石頭過河」。
演藝方向未卜,源於它權屬何處?教資會在2010年《展望香港高等教育體系》的報告提出,當前由民政事務局監管的演藝學院可頒發學位又受公帑資助,理應歸入教資會系統,並由教育局規管,但教資會迄今未跟演藝討論過歸屬和去留問題。
梁永祥日前首度開腔指出:「教資會一直主張『研究為本』,與演藝學院的『實踐為主』的辦學理念有出入,政府部門就此議題仍在磋商中,還看政策發展。」演藝似乎希望維持現狀。
演藝學院副校長(行政)及教務長許文超則強調,改變對教職員和學生都需要時間適應。
「三改四並非在三年制課程的基礎上加插一年課程就行,必須整體重新檢討規劃。演藝教職員早已就課程改革進行檢討並徵詢業界意見,重新設計新課程。」新學制下課程七成仍為專科,並將加入通識和語文等科目,通識課程亦包含藝術管理內容,以拓闊學生視野和課程實用性。
校舍停滯八十年代規模
現時演藝屬下的五個學院,即舞蹈、戲劇、電視電影、音樂、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每學院均開設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課程。新學制改革後,演藝將停辦戲劇、電視電影、舞台及製作藝術等三學院的副學位課程,但會繼續開設學士學位課程。現時修讀副學位課程的學生完成課程後,可申請入讀學位課程的二年級或三年級。新學年學額只會增加五十至七十個,該校現已開始報名程序,3月16日截止申請,學士課程每年學費仍維持4萬2100元,不會增加。
演藝學院創建於1984年,校舍停滯於容納學生六百人的規模,現時學生總人數已達七百五十人,用地緊張限制了學校的發展。隨着近年收生持續增加,去年演藝本科生增至八百九十人,外加一百名研究生,另有約六百名中小學生定期參加演藝學院的課外藝術培訓,用地緊張限制了學校發展。「雙班年」九月殺到,校方預計收生二百至三百人,各院將自主收生,須增聘三十名教師。
被問及演藝向立法會申撥3.9 億元若被否決怎麼辦?梁永祥與許文超異口同聲表示有信心,學院一直與民政事務局溝通,有信心能在本財政年度完結前,爭取立法會開綠燈撥款,令拓建計劃可即時進行。另外,財政預算案將「加碼」推出二十五億元作配對基金,梁永祥認為拓闊資源對院校發展有好處,會盡可能爭取,學院現時籌得款項主要用於教學用途,而非擴建工程。
香港提供的藝術學士、碩士學位不多,往西方進修成為幕前幕後藝術工作者不二選擇,有二十八年歷史的演藝對爭取尖子亦面對一定挑戰。早前演藝校長湯柏燊(Kevin Thompson)已明言演藝必須向國際化方向邁進,打造「香港製造」的形象,同時要加強與演藝團體的聯繫,配合西九文化區發展的契機。
有學生反映,新增課程希望能以「實踐」為重的實習機會,梁永祥指明白學生意願,會加強與藝團的聯繫。
全球搜覓掌舵人
演藝將面對建校以來最大規模的轉變,但掌舵人即演藝學院現任校長湯柏燊卻將於今年8 月31 日約滿後離任,必須盡快另覓接棒人繼承這大事業。
梁永祥透露,學校去年12 月底已委任顧問公司開始進行全球招聘新校長行動,正接受各界人士申請,有信心能在新學年開始前,成功聘任新校長,詳情暫未能透露。梁氏強調,新任校長必須符合的條件是「有國際視野、有豐富管理和學院經驗、了解本地文化生態及在表演藝術方面有深厚造詣,以保證有能力提升演藝學院的地位」。
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校長八年的湯柏燊,本身是世界知名的指揮家、作曲家和小號演奏家,曾任達靈頓藝術學院(Dartington College of Arts)的校長及行政總監,2004 年九月接替擔任校長十二年的盧景文。
湯柏燊多年來帶領演藝開辦多個公帑資助的學位課程,並與二十間國際著名的藝術學院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早前他表明今年中約滿後不續約,惹起社會一陣有關政治的爭議,有媒體指事件疑似有人借出演藝場地予有法輪功背景的團體,被秋後算賬,演藝早前借場地予「神韻藝術團」作舞蹈表現,門票更作公開發售,事件令政府十分尷尬,在表演前夕,六名主要演員被拒入境,演出最終取消。湯柏燊及當時負責借場事務、服務演藝二十三年的副校長蘇迪基被指逼令離任,但傳聞未經證實。
梁永祥指暫未看過應徵者名單,但相信「一定能找到合適人選」,並相信不會影響演藝的發展。
西九建藝術中學拔尖可行嗎?
香港孕育了李嘉齡等國際級藝術家,也吸引鋼琴家李雲迪及郎朗移民來港,但偏偏香港家長仍然抱着讀藝術「無出色」的舊觀念,故縱然有人提議在西九建藝術中學,梁永祥亦坦言未必能成功拔尖,反擔心收生不足打擊學校士氣。
「縱然香港急需包括幕後的藝術人才,但藝術學校始終不是家長和他們子女的首選。」故被問到在西九建藝術學校的可能性,梁永祥也難以不潑冷水,反而指演藝未來會加強與中學合作,提前拔尖較可取。
「我們會加快去信各中學的校長,請他們提名未符合入學資格的高考生或文憑試考生參加特設的課程或作演藝預先『有條件取錄』(conditionaloffer),培育他們繼續升讀,暫難以估計能增收多少優材學生,愈多愈好,主要視乎社會對演藝教育的看法有否轉變。」他又指,中國已有不少辦學出色的藝校,但近年亦見愈來愈多來自內地藝術學生來港報讀演藝,演藝亦有往內地招生。梁永祥強調,演藝會先保障港人入讀機會,外來收生比例不會超過20%。
撰文:余十八culture@hkej.com
2012年2月9日星期四
[剪報] 戲劇篇之四:八面玲瓏的「be」
[ 文匯報 2012-02-09 文/舒志義 原文連結 ]
戲劇篇之四:八面玲瓏的「be」
上次筆者談到,分辨英文動詞不同形態極重要,因為動詞是英文句子的靈魂。而所有動詞中,最簡單、又最複雜的,究竟是哪一個?我認為,是「be」。「Be」這個百變星君,可說是「八面玲瓏」(擁有8種形態:be、is、am、are、was、were、been、being),用法似易非易,要「降服」它,真不容易。所以,它擁有一個「尊稱」:「verb-to-be」,跟美猴王孫悟空相映成趣。
文法書和老師告訴你,「be」是這個動詞的原型(infinitive);「is、am、are」是現在式,分別用於「第三身單數」、「第一身單數」和所有「眾數主語」後;「was、were」是過去式;「been」是過去分詞,位於動詞表第三行……
我以前在白板上畫表,告訴學生上述知識。除了坐在第一行最用功的學生用心聆聽外,另外幾個或許會給點面子、望著你,其他的索性做自己的事、不理你。
不如講講故事,排遣一下悶氣吧!
王子復仇記 下手常躊躇
從前,有個丹麥王子,父王無故中毒身亡,王子極度傷心。及後,王叔登基,處理朝政。怎料,父王死後不到兩個月,母后和王叔忽然宣布要結婚!王子急得衝口而出,罵媽媽跟所有女人一樣是弱者(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一日,父王鬼魂在城牆出現,跟王子說,殺害自己的,就是叔叔,要王子為他復仇。王子怒不可遏,但細心一想:「且慢,鬼魂會不會是假扮的?一定要查明真相!」於是,王子裝瘋賣傻,趁機查探事情底蘊。他聽說,戲劇反映人生(the purpose of playing is to hold the mirror up to nature),若找演員在叔叔面前演一場戲,可令他原形畢露。於是,王子邀請戲班入宮,上演一場「毒殺國王」戲碼。叔叔看後,果然心虛,逃到一角,懺悔去也!
王子看到叔叔在祈禱,正打算拔出匕首之際,卻自忖道:「且慢,叔叔正在懺悔,現在殺他,豈不就白白把他的靈魂送上天堂?」於是,復仇大計又擱下來……
不能做決定 首句說「be」
這復仇故事其實是個「不能做決定」的悲劇。煩惱的王子正在考慮是否要復仇、是否要自殺之際,講了一段重要的話,第一句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丹麥王子就是莎士比亞經典悲劇《王子復仇記》(Hamlet)的主角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大概就是是否要繼續生存下去的意思。而「be」,就是存在之意。「Be」的用法,一言難盡。它在形成不同形態的動詞群(cluster of verbs)時出現。有關動詞群的話題,請容許我們下次再談。
希望你在進一步認識「be」這個製造問題的動詞前,上網查查《哈姆雷特》資料,或到圖書館找找電影版本看看,思考一下哈姆雷特為何要自製問題。有興趣讀劇本的讀者,則可讀世界書局出版的朱生豪譯本,中英對照。筆者在此,當然不會把故事結局告訴你啦!
香港公開大學
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
舒志義博士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戲劇篇之四:八面玲瓏的「be」
上次筆者談到,分辨英文動詞不同形態極重要,因為動詞是英文句子的靈魂。而所有動詞中,最簡單、又最複雜的,究竟是哪一個?我認為,是「be」。「Be」這個百變星君,可說是「八面玲瓏」(擁有8種形態:be、is、am、are、was、were、been、being),用法似易非易,要「降服」它,真不容易。所以,它擁有一個「尊稱」:「verb-to-be」,跟美猴王孫悟空相映成趣。
文法書和老師告訴你,「be」是這個動詞的原型(infinitive);「is、am、are」是現在式,分別用於「第三身單數」、「第一身單數」和所有「眾數主語」後;「was、were」是過去式;「been」是過去分詞,位於動詞表第三行……
我以前在白板上畫表,告訴學生上述知識。除了坐在第一行最用功的學生用心聆聽外,另外幾個或許會給點面子、望著你,其他的索性做自己的事、不理你。
不如講講故事,排遣一下悶氣吧!
王子復仇記 下手常躊躇
從前,有個丹麥王子,父王無故中毒身亡,王子極度傷心。及後,王叔登基,處理朝政。怎料,父王死後不到兩個月,母后和王叔忽然宣布要結婚!王子急得衝口而出,罵媽媽跟所有女人一樣是弱者(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一日,父王鬼魂在城牆出現,跟王子說,殺害自己的,就是叔叔,要王子為他復仇。王子怒不可遏,但細心一想:「且慢,鬼魂會不會是假扮的?一定要查明真相!」於是,王子裝瘋賣傻,趁機查探事情底蘊。他聽說,戲劇反映人生(the purpose of playing is to hold the mirror up to nature),若找演員在叔叔面前演一場戲,可令他原形畢露。於是,王子邀請戲班入宮,上演一場「毒殺國王」戲碼。叔叔看後,果然心虛,逃到一角,懺悔去也!
王子看到叔叔在祈禱,正打算拔出匕首之際,卻自忖道:「且慢,叔叔正在懺悔,現在殺他,豈不就白白把他的靈魂送上天堂?」於是,復仇大計又擱下來……
不能做決定 首句說「be」
這復仇故事其實是個「不能做決定」的悲劇。煩惱的王子正在考慮是否要復仇、是否要自殺之際,講了一段重要的話,第一句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丹麥王子就是莎士比亞經典悲劇《王子復仇記》(Hamlet)的主角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大概就是是否要繼續生存下去的意思。而「be」,就是存在之意。「Be」的用法,一言難盡。它在形成不同形態的動詞群(cluster of verbs)時出現。有關動詞群的話題,請容許我們下次再談。
希望你在進一步認識「be」這個製造問題的動詞前,上網查查《哈姆雷特》資料,或到圖書館找找電影版本看看,思考一下哈姆雷特為何要自製問題。有興趣讀劇本的讀者,則可讀世界書局出版的朱生豪譯本,中英對照。筆者在此,當然不會把故事結局告訴你啦!
香港公開大學
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
舒志義博士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剪報] 民營話劇的突圍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02-01 文/劉平 ]
民營話劇的突圍
近年來,民營話劇迅猛發展,已成為話劇舞台上一道亮麗的景觀。在青年觀衆中,觀看小劇場話劇已成為一種時尚。
在市場中成長
民營話劇,是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產生的。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出現了牟森的“戲劇車間”;孟京輝的“穿幫劇社”;林兆華的“戲劇工作室”;鄭錚的“火狐狸劇社”;蘇蕾的“星期六戲劇工作室”。上海有張余的“現代人劇社”等。演出劇目有《等待戈多》、《思凡》、《哈姆雷特》、《故事新編》、《找不著北》、《美國來的妻子》、《驛站·桃花》等。後來,小劇場話劇又開闢新的路子,借助社會的力量來完成話劇創作。最初是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與北京匯海廣告公司合作,于1993年10月演出兩台話劇《靈魂出竅》和《瘋狂過年車》,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這兩齣戲的運作只是話劇走向市場的一種嘗試,但是,它的成功無疑鼓舞了話劇人的市場意識,促使話劇“獨立製作人”誕生。
以“獨立製作人”的方式製作、演出的民營話劇有《情感操練》、《戀愛的犀牛》、《樓頂》、《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非常麻將》等。看到這些戲演出效果比較好,很多年輕人躍躍欲試地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他們多是中央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畢業、一時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也有一些喜歡戲劇的社會青年,他們出于對話劇的熱愛,自己組織或加入一些民營劇社,從事話劇創作與演出。他們的劇作受到觀衆、尤其是青年觀衆的歡迎。
在實踐中提高
民營話劇的進一步發展是2000年以後,一批新的社團如北京的戲逍堂、三拓旗、盟邦戲劇工坊、李伯男戲劇工作室、蜂巢劇場、蓬蒿劇場、繁星戲劇村、哲騰(文化)戲劇體,上海的雨人劇社、草台班劇社、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等,還有一些臨時的話劇演出團體和文化演出公司。演出劇目和場次逐年增多,至2007年已占話劇演出市場的5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民營話劇已成為話劇創作、演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營話劇能火主要是題材的選擇較貼近當代觀衆特別是青年觀衆:一是講述普通人的生活,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如《向上走,向下走》、《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夢想》、《一個民工的美麗期待》、《我的第一次》、《我不是李白》、《鹵煮》等。這些作品通過一個家庭中的夫妻、母子、兄弟、同事等關係的描寫,講述人間真情,揭示其情感隔膜所造成的心理苦悶,深入探討“人為什麼活著”等問題。《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夢想》由以“打工者”為主體的新工人劇團演出,顯示出一種“草根”的力量。二是描寫青年人的婚戀生活,表達他們的複雜情感。如《www.com》、《嫁給經濟適用男》、《隱婚男女》、《跟我的前妻談戀愛》、《如果,我不是我》等。這些作品從情與愛的角度去透視普通人的婚姻生活,使觀衆看到了“夫妻情”與“婚外情”的不同,也看到了在社會大環境的壓力下,婚姻生活對一代青年人心靈的影響。三是反映社會現實,直擊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從歷史的角度觀照現實,表達了當下一代青年人對社會、人生的深切感悟與思考。如《玩偶》、《尋找春柳社》、《圓明園》、《李小紅》、《〈人民公敵〉事件》、《等到戈多》等。
民營社團在創作與演出方面比較嚴肅、認真的作品還有《草的兒子》、《同桌的你》、《只要我過得比你好》、《我一直在等你》、《一網不撈魚》、《熊出沒 注意!》等。
追尋藝術的目標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驗,民營話劇在創作實踐中逐漸走向成熟,一些好的劇目一直盛演不衰。如《戀愛的犀牛》已演出900多場;《隱婚男女》已演出近200場;《剩女郎》演出200多場,《www.com》、《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也演出近百場。
今天,民營話劇已成為戲劇創作中的重要力量,它在內容上不斷開掘,形式上不斷創新,深受青年觀衆的青睞,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2005年之後民營劇社數量大增,便出現了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現象。有的劇社急於在市場中賺錢,於是一味地迎合觀衆,出現了一些低級趣味的惡搞、效仿、拼貼、言情、段子化……演出中不斷製造“笑點”,用談情說愛充當“作料”……失去了話劇藝術本身對現實人生、人性的觀照和審視,劇目缺少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也破壞了戲劇藝術的審美作用。至2010年前後,這類低俗的劇目明顯減少,尤其是中央提出反“三俗”以後。有相當多的社團開始確定自己的藝術追求,演出的劇目雖然有搞笑的成分,但內容積極向上,關注社會、人生,展現人間真情。如盟邦戲劇工坊、李伯男戲劇工作室、戲逍堂、北京鳳朝陽文化發展公司、龍馬社和上海現代人劇社、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等。而且,他們把功夫下在劇本創作上,演出也沒有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北京的蓬蒿劇場,從一開始就有了自己的藝術定位,而不是把賺錢放在首位。
目前,民營話劇的演出勢頭強勁,但創作力量相對薄弱些,好劇本匱乏已成為制約民營話劇深入發展的一個“瓶頸”,這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同時,民營戲劇人也應該進一步承擔起自己在文化建設方面的使命與責任。
民營話劇的突圍
近年來,民營話劇迅猛發展,已成為話劇舞台上一道亮麗的景觀。在青年觀衆中,觀看小劇場話劇已成為一種時尚。
在市場中成長
民營話劇,是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產生的。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出現了牟森的“戲劇車間”;孟京輝的“穿幫劇社”;林兆華的“戲劇工作室”;鄭錚的“火狐狸劇社”;蘇蕾的“星期六戲劇工作室”。上海有張余的“現代人劇社”等。演出劇目有《等待戈多》、《思凡》、《哈姆雷特》、《故事新編》、《找不著北》、《美國來的妻子》、《驛站·桃花》等。後來,小劇場話劇又開闢新的路子,借助社會的力量來完成話劇創作。最初是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院與北京匯海廣告公司合作,于1993年10月演出兩台話劇《靈魂出竅》和《瘋狂過年車》,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這兩齣戲的運作只是話劇走向市場的一種嘗試,但是,它的成功無疑鼓舞了話劇人的市場意識,促使話劇“獨立製作人”誕生。
以“獨立製作人”的方式製作、演出的民營話劇有《情感操練》、《戀愛的犀牛》、《樓頂》、《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非常麻將》等。看到這些戲演出效果比較好,很多年輕人躍躍欲試地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他們多是中央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畢業、一時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也有一些喜歡戲劇的社會青年,他們出于對話劇的熱愛,自己組織或加入一些民營劇社,從事話劇創作與演出。他們的劇作受到觀衆、尤其是青年觀衆的歡迎。
在實踐中提高
民營話劇的進一步發展是2000年以後,一批新的社團如北京的戲逍堂、三拓旗、盟邦戲劇工坊、李伯男戲劇工作室、蜂巢劇場、蓬蒿劇場、繁星戲劇村、哲騰(文化)戲劇體,上海的雨人劇社、草台班劇社、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等,還有一些臨時的話劇演出團體和文化演出公司。演出劇目和場次逐年增多,至2007年已占話劇演出市場的5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民營話劇已成為話劇創作、演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民營話劇能火主要是題材的選擇較貼近當代觀衆特別是青年觀衆:一是講述普通人的生活,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如《向上走,向下走》、《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夢想》、《一個民工的美麗期待》、《我的第一次》、《我不是李白》、《鹵煮》等。這些作品通過一個家庭中的夫妻、母子、兄弟、同事等關係的描寫,講述人間真情,揭示其情感隔膜所造成的心理苦悶,深入探討“人為什麼活著”等問題。《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夢想》由以“打工者”為主體的新工人劇團演出,顯示出一種“草根”的力量。二是描寫青年人的婚戀生活,表達他們的複雜情感。如《www.com》、《嫁給經濟適用男》、《隱婚男女》、《跟我的前妻談戀愛》、《如果,我不是我》等。這些作品從情與愛的角度去透視普通人的婚姻生活,使觀衆看到了“夫妻情”與“婚外情”的不同,也看到了在社會大環境的壓力下,婚姻生活對一代青年人心靈的影響。三是反映社會現實,直擊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從歷史的角度觀照現實,表達了當下一代青年人對社會、人生的深切感悟與思考。如《玩偶》、《尋找春柳社》、《圓明園》、《李小紅》、《〈人民公敵〉事件》、《等到戈多》等。
民營社團在創作與演出方面比較嚴肅、認真的作品還有《草的兒子》、《同桌的你》、《只要我過得比你好》、《我一直在等你》、《一網不撈魚》、《熊出沒 注意!》等。
追尋藝術的目標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驗,民營話劇在創作實踐中逐漸走向成熟,一些好的劇目一直盛演不衰。如《戀愛的犀牛》已演出900多場;《隱婚男女》已演出近200場;《剩女郎》演出200多場,《www.com》、《我不是李白》、《如果,我不是我》也演出近百場。
今天,民營話劇已成為戲劇創作中的重要力量,它在內容上不斷開掘,形式上不斷創新,深受青年觀衆的青睞,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2005年之後民營劇社數量大增,便出現了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現象。有的劇社急於在市場中賺錢,於是一味地迎合觀衆,出現了一些低級趣味的惡搞、效仿、拼貼、言情、段子化……演出中不斷製造“笑點”,用談情說愛充當“作料”……失去了話劇藝術本身對現實人生、人性的觀照和審視,劇目缺少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也破壞了戲劇藝術的審美作用。至2010年前後,這類低俗的劇目明顯減少,尤其是中央提出反“三俗”以後。有相當多的社團開始確定自己的藝術追求,演出的劇目雖然有搞笑的成分,但內容積極向上,關注社會、人生,展現人間真情。如盟邦戲劇工坊、李伯男戲劇工作室、戲逍堂、北京鳳朝陽文化發展公司、龍馬社和上海現代人劇社、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等。而且,他們把功夫下在劇本創作上,演出也沒有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北京的蓬蒿劇場,從一開始就有了自己的藝術定位,而不是把賺錢放在首位。
目前,民營話劇的演出勢頭強勁,但創作力量相對薄弱些,好劇本匱乏已成為制約民營話劇深入發展的一個“瓶頸”,這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同時,民營戲劇人也應該進一步承擔起自己在文化建設方面的使命與責任。
[剪報] 如何讓藝穗超越藝穗?
[ 文匯報 2012-02-03 文/小西 原文連結 ]
如何讓藝穗超越藝穗?
轉眼間,「澳門藝穗節」已經是第十屆了。除了中間兩度停辦之外(2006與2008年),差不多每年年末,都有兩三個星期,你會在澳門的大小表演與展覽場地,甚至大街小巷,找到各適其適的文化藝術節目。
「藝穗節」(Fringe)這個活動形式,源自著名的「英國愛丁堡藝穗藝術節」。事緣1947年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期間,有八個藝術團體未獲主辦單位邀請,於是決定另起爐灶,自行籌劃節目,與愛丁堡藝術節的演出分庭抗禮。他們以藝穗(Fringe)自居,結果大受歡迎,而藝穗節亦成為了全世界最大最受歡迎的藝術節之一,到開花結果,遠的有法國亞維儂藝術,近的則有台北藝穗節、韓國藝穗節、香港藝穗節、澳門藝穗節等等。藝穗節的精神,在於開放與自由,基本上,參加的表演者均未經評審或挑選,因此,你可能會在藝穗節看到具前瞻性的實驗作品,碰上藝壇的明日之星,也可能看到奇爛無比的幼嫩之作。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多年以來,我們總會在澳門藝穗節找到年青人的身影。
當城市變成主題
簡言之,「實驗」是藝穗節的關鍵詞。我們知道,首屆澳門藝穗節由前澳門市政廳於1999年舉辦,以「歐洲小劇場視窗」為題,邀請了不少來自歐洲、亞洲及本地青年藝術家,推出具創意的演出與節目。值得注意的是,首屆澳門藝穗節有不少節目都突破演出空間,選擇在大橋、巴士內、阿婆井等地點,跟觀眾碰面。而這也成為了歷年「澳門藝穗節」的傳統,例如在今年澳門藝穗節中,台灣默藝人姚尚德便在營地街市一樓的豬肉檔,演出了他的《博物館》。
澳門藝穗節的這一種演出空間的實驗取向,後來更發展為2000年的「生活.藝術.無限」以及2002年的「全城舞台」的主題,2009年澳門藝穗節更乾脆易名為「澳門城市藝穗節」,那種「強調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2000年的口號)、將創作與城市景觀結合的取向,一直沿用至今。換言之,「城市」逐漸由澳門藝穗節的背景演變為該節的主題。
事實上,只要我們拉闊視野,對於這種將城市變成主題的做法,我們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就以差不多有三十年歷史的香港藝穗節為例,自1999年開始,香港藝穗節也易名為我們所熟知的「乙城節」。然而,城市到底為什麼會成為藝穗節的主題?而這對於標榜藝術上的實驗性與開放性的藝穗節傳統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尋回全球化年代的實驗精神
我們知道,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步伐加速、創意文化經濟抬頭,面對全球經濟的激烈競爭,全球各地城市(尤其是「全球城市」(Global City)愈來愈著重加強自身的基建以及軟體(所謂硬實力與軟實力),來吸引全球流動的資本、人材與消費者。在這個全球化競爭效應下,愈來愈多的城市把大量資源投放到文化領域,希望借此為城市刷新面目,建立令人眼前一亮的「城市品牌」(City Branding)。而事有湊巧,這一股重新打造「城市品牌」的風尚,正好在上一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尤其在1998年金融危機後),配合文創產業論述的興起,吹進不少的亞洲城市。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由「澳門藝穗節」到「澳門城市藝穗節」,由「藝穗」到「城市」,十年下來,「澳門藝穗節」是否已偏離了「藝穗節」原來所強調的實驗與開放的精神?主題化與實驗性又是否天生的死敵?換一個方式問, 在全球化年代,我們又如何才能尋回藝穗節應有的實驗精神?
本文文題「 如何讓藝穗超越藝穗?」是台北劇場工作者張吉米,今年在「澳門藝穗節」的講座主題。 事緣張吉米有感於過去三屆官辦的「台北藝穗節」的官僚與沉悶,於是決定以搞鬼的精神搞個「節中節」。表面看來,無論在名字、文宣等各方面,這個「節中節」都跟官方的「台北藝穗節」無異,這可算借力之舉,以官方的資源(補助金),寄附官方的文宣渠道,另開一片天。用我們理解的流行語言說,那是「騎劫」。但跟官方「台北藝穗節」的取向不同,雖然這個「節中節」 對參加的表演者均未經評審或挑選,但卻把所有節目集中在幾個鄰近的場地中,並通過不同的方式(例如跟參加的表演者的每日派對),加強參加的表演者之間的連繫與交流。換言之,這個「節中節」嘗試以組織與企劃上的實驗,來延續、更新與開拓藝穗節該有的實驗精神。面對城市的主題化,台北藝穗「節中節」的經驗,的確為我們思考「 如何讓藝穗超越藝穗?」,打開了另一扇窗。
■文:小西
如何讓藝穗超越藝穗?
轉眼間,「澳門藝穗節」已經是第十屆了。除了中間兩度停辦之外(2006與2008年),差不多每年年末,都有兩三個星期,你會在澳門的大小表演與展覽場地,甚至大街小巷,找到各適其適的文化藝術節目。
「藝穗節」(Fringe)這個活動形式,源自著名的「英國愛丁堡藝穗藝術節」。事緣1947年英國愛丁堡藝術節期間,有八個藝術團體未獲主辦單位邀請,於是決定另起爐灶,自行籌劃節目,與愛丁堡藝術節的演出分庭抗禮。他們以藝穗(Fringe)自居,結果大受歡迎,而藝穗節亦成為了全世界最大最受歡迎的藝術節之一,到開花結果,遠的有法國亞維儂藝術,近的則有台北藝穗節、韓國藝穗節、香港藝穗節、澳門藝穗節等等。藝穗節的精神,在於開放與自由,基本上,參加的表演者均未經評審或挑選,因此,你可能會在藝穗節看到具前瞻性的實驗作品,碰上藝壇的明日之星,也可能看到奇爛無比的幼嫩之作。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多年以來,我們總會在澳門藝穗節找到年青人的身影。
當城市變成主題
簡言之,「實驗」是藝穗節的關鍵詞。我們知道,首屆澳門藝穗節由前澳門市政廳於1999年舉辦,以「歐洲小劇場視窗」為題,邀請了不少來自歐洲、亞洲及本地青年藝術家,推出具創意的演出與節目。值得注意的是,首屆澳門藝穗節有不少節目都突破演出空間,選擇在大橋、巴士內、阿婆井等地點,跟觀眾碰面。而這也成為了歷年「澳門藝穗節」的傳統,例如在今年澳門藝穗節中,台灣默藝人姚尚德便在營地街市一樓的豬肉檔,演出了他的《博物館》。
澳門藝穗節的這一種演出空間的實驗取向,後來更發展為2000年的「生活.藝術.無限」以及2002年的「全城舞台」的主題,2009年澳門藝穗節更乾脆易名為「澳門城市藝穗節」,那種「強調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2000年的口號)、將創作與城市景觀結合的取向,一直沿用至今。換言之,「城市」逐漸由澳門藝穗節的背景演變為該節的主題。
事實上,只要我們拉闊視野,對於這種將城市變成主題的做法,我們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就以差不多有三十年歷史的香港藝穗節為例,自1999年開始,香港藝穗節也易名為我們所熟知的「乙城節」。然而,城市到底為什麼會成為藝穗節的主題?而這對於標榜藝術上的實驗性與開放性的藝穗節傳統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尋回全球化年代的實驗精神
我們知道,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全球化步伐加速、創意文化經濟抬頭,面對全球經濟的激烈競爭,全球各地城市(尤其是「全球城市」(Global City)愈來愈著重加強自身的基建以及軟體(所謂硬實力與軟實力),來吸引全球流動的資本、人材與消費者。在這個全球化競爭效應下,愈來愈多的城市把大量資源投放到文化領域,希望借此為城市刷新面目,建立令人眼前一亮的「城市品牌」(City Branding)。而事有湊巧,這一股重新打造「城市品牌」的風尚,正好在上一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尤其在1998年金融危機後),配合文創產業論述的興起,吹進不少的亞洲城市。
因此,我們不禁要問:由「澳門藝穗節」到「澳門城市藝穗節」,由「藝穗」到「城市」,十年下來,「澳門藝穗節」是否已偏離了「藝穗節」原來所強調的實驗與開放的精神?主題化與實驗性又是否天生的死敵?換一個方式問, 在全球化年代,我們又如何才能尋回藝穗節應有的實驗精神?
本文文題「 如何讓藝穗超越藝穗?」是台北劇場工作者張吉米,今年在「澳門藝穗節」的講座主題。 事緣張吉米有感於過去三屆官辦的「台北藝穗節」的官僚與沉悶,於是決定以搞鬼的精神搞個「節中節」。表面看來,無論在名字、文宣等各方面,這個「節中節」都跟官方的「台北藝穗節」無異,這可算借力之舉,以官方的資源(補助金),寄附官方的文宣渠道,另開一片天。用我們理解的流行語言說,那是「騎劫」。但跟官方「台北藝穗節」的取向不同,雖然這個「節中節」 對參加的表演者均未經評審或挑選,但卻把所有節目集中在幾個鄰近的場地中,並通過不同的方式(例如跟參加的表演者的每日派對),加強參加的表演者之間的連繫與交流。換言之,這個「節中節」嘗試以組織與企劃上的實驗,來延續、更新與開拓藝穗節該有的實驗精神。面對城市的主題化,台北藝穗「節中節」的經驗,的確為我們思考「 如何讓藝穗超越藝穗?」,打開了另一扇窗。
■文:小西
[剪報] 港大辦戲劇研習課程
[ 大公報 2012-02-03 原文連結 ]
港大辦戲劇研習課程
【大公報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將舉辦為期一年的「戲劇研習文憑課程」,內容涵蓋編、導、演及戲劇教育多個範疇,學員通過學習可以了解戲劇的基本元素,課程提供實習機會,資深導師會與學員分享寶貴經驗。
該課程內容全面,歷史、美學、戲劇理論、劇本創作、演技訓練等範疇均一一涉獵。課程共分六個單元,包括:戲劇導論、演技研習、戲劇在教育、導演研習、劇作研習及戲劇美學,適合業餘劇場工作者、演員、導演及編劇,以及學校老師、社區工作者和對劇場評論、戲劇教育、劇場研究有興趣者報讀。
該課程由前演藝學院表演系主任兼資深演員林立三與一眾戲劇工作者共同教授,將於二月四日開課,現正接受報名。如有查詢可電29755691或電郵至emily.chin@hkuspace.hku.hk。網上報名可瀏覽:http://hkuspace.hku.hk/prog/dip-in-theatre-studies。
港大辦戲劇研習課程
【大公報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將舉辦為期一年的「戲劇研習文憑課程」,內容涵蓋編、導、演及戲劇教育多個範疇,學員通過學習可以了解戲劇的基本元素,課程提供實習機會,資深導師會與學員分享寶貴經驗。
該課程內容全面,歷史、美學、戲劇理論、劇本創作、演技訓練等範疇均一一涉獵。課程共分六個單元,包括:戲劇導論、演技研習、戲劇在教育、導演研習、劇作研習及戲劇美學,適合業餘劇場工作者、演員、導演及編劇,以及學校老師、社區工作者和對劇場評論、戲劇教育、劇場研究有興趣者報讀。
該課程由前演藝學院表演系主任兼資深演員林立三與一眾戲劇工作者共同教授,將於二月四日開課,現正接受報名。如有查詢可電29755691或電郵至emily.chin@hkuspace.hku.hk。網上報名可瀏覽:http://hkuspace.hku.hk/prog/dip-in-theatre-studies。
2012年2月2日星期四
[剪報] 港31.9億力推文化藝術 預留一億撐設計業演藝、圖書館均受惠
[ 大公報 2012-02-02 記者/洪捷 原文連結 ]
港31.9億力推文化藝術 預留一億撐設計業演藝、圖書館均受惠
【本報訊】記者洪捷報道:儘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財政預算案演辭中,花在文化藝術上的陳述時間較為短暫,但總體來說二○一二╱一三年度政府在文化藝術方面的開支有所增加,約有三十一億九千多萬元。曾俊華說: 「我們會於二○一二╱一三年度增撥合共四千萬元予九個主要表演藝團,資助總額超過三億元,較二○○七╱○八年度增加近四成。」事實上相比起二○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預算增加了百分之十五。(見附表)
支持本土新進設計公司
政府在二○一二╱一三年度文化方面的預算開支是三十一億九千六百萬元,包括民政事務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預算開支,相比起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修訂預算,增加了百分之九點四四。在一二╱一三年度,政府用於博物館展覽及公共藝術的開支約為八千五百萬元。
政府將文化及創意產業、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創新科技、環保產業以及檢測和認證列為本港六項優勢產業。這些產業的私營部分在二○一○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點四,整體增加值超過一千四百億元,較上一年上升超過百分之十五,但預算案中沒有列出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個別數字。
另外,曾俊華表示已預留一億元,支持香港設計中心未來三年的運作,以及設計營商周和香港設計中心設計大獎兩項盛事的開支,並會投放新資源,支持香港設計中心推展新一輪設計創業培育計劃,扶助香港新進的設計公司,提供為期兩年業務管理、市場推廣、財務、商務設施及其他專業支援服務。
海事博物館遷中環
民政事務局文化藝術預算方面,總數為七億六千七百五十萬元,主要用於文化部分、資助金的開支。文化部分預算一億零六百萬元,比二○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預算案增加三千一百六十萬元。該局在一二╱一三年度將與香港海事博物館緊密合作,落實把該博物館遷往中環八號碼頭的計劃,建立一所具代表性的海事博物館。民政局又會與香港演藝學院一起推展校園擴建與改善工程,配合由二○一二至一三學年開始推行的四年制學士學位架構。
資助金部分預計開支為六億六千萬元,預算案中加幅較大的是對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話劇團、中英劇團、進念二十面體、香港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及城市當代舞蹈團,九個專業藝團的撥款,資助總額達三億零四百萬元,相比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預算增加百分之十五點一。政府向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撥款八百九十萬元資助金,向藝穗節亦撥出五百七十一萬元資助金。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是主要舉辦文化藝術節目的政府部門,這方面預算案的總額是二十四億二千八百六十萬元,包括文物與博物館、表演藝術及公共圖書館。文物與博物館部分一二至一三年預算為六億五千七百多萬元,撥款較一一至一二年度增加二千二百萬元。預計一二年的館內展覽只有一百零九項,比一一年的一百二十一項減少了十二項,原因是今年博物館會集中精力舉辦兩個大型展覽「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與「秦始皇文物大展」,以慶祝特區成立十五周年;其他在今年舉行的展覽還包括「有情世界─豐子愷的藝術」, 「非常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以及與粵澳兩地合辦「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等;並且要為籌建中的李小龍展覽廳進行翻新工程。
圖書館獲增撥5400 萬
表演藝術部分一二至一三年預算是九億三千六百多萬元,預計一二年本港舉辦的文化節目有八百五十個,比一一年增加三十一個;訪港文化節目有一百七十二個,比一一年增加十個,這方面的開支預算比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的增加四千四百二十萬元。數目有所增加,原因是康文署將舉辦較多訪港節目,以慶祝沙田大會堂、屯門大會堂落成二十五周年、香港大會堂落成五十周年及特區成立十五周年。今年六月,油麻地戲院將重新啟用,令康文署的文娛中心數量由原本的十五個增加至十六個。
在圖書館方面,二○一二至一三年度預算開支為八億三千五百多萬元,較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預算增加五千四百二十萬元。二○○九年起延長和統一全港主要及分區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每周一律開放七天共七十一小時,每年經常開支增加三千四百萬元。一一年圖書館外借的資料為五千八百多萬項,預計一二年外借資料是五千九百多萬項;一一年登記讀者有三百九十九萬多名,預計一二年有四百多萬名。
今年圖書館將舉辦兩年一度的「第九屆香港文學節」,更換圖書館電腦系統計劃及推出第二期新系統及重置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藍田公共圖書館。
此外,康文署亦為考古發掘工程作整體撥款九十多萬元。向歷史建築物修復工程整體撥款一千萬元,包括大夫第、達德公所、沙頭角葉定仕故居等。
港31.9億力推文化藝術 預留一億撐設計業演藝、圖書館均受惠
【本報訊】記者洪捷報道:儘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財政預算案演辭中,花在文化藝術上的陳述時間較為短暫,但總體來說二○一二╱一三年度政府在文化藝術方面的開支有所增加,約有三十一億九千多萬元。曾俊華說: 「我們會於二○一二╱一三年度增撥合共四千萬元予九個主要表演藝團,資助總額超過三億元,較二○○七╱○八年度增加近四成。」事實上相比起二○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預算增加了百分之十五。(見附表)
支持本土新進設計公司
政府在二○一二╱一三年度文化方面的預算開支是三十一億九千六百萬元,包括民政事務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預算開支,相比起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修訂預算,增加了百分之九點四四。在一二╱一三年度,政府用於博物館展覽及公共藝術的開支約為八千五百萬元。
政府將文化及創意產業、醫療服務、教育服務、創新科技、環保產業以及檢測和認證列為本港六項優勢產業。這些產業的私營部分在二○一○年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八點四,整體增加值超過一千四百億元,較上一年上升超過百分之十五,但預算案中沒有列出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個別數字。
另外,曾俊華表示已預留一億元,支持香港設計中心未來三年的運作,以及設計營商周和香港設計中心設計大獎兩項盛事的開支,並會投放新資源,支持香港設計中心推展新一輪設計創業培育計劃,扶助香港新進的設計公司,提供為期兩年業務管理、市場推廣、財務、商務設施及其他專業支援服務。
海事博物館遷中環
民政事務局文化藝術預算方面,總數為七億六千七百五十萬元,主要用於文化部分、資助金的開支。文化部分預算一億零六百萬元,比二○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預算案增加三千一百六十萬元。該局在一二╱一三年度將與香港海事博物館緊密合作,落實把該博物館遷往中環八號碼頭的計劃,建立一所具代表性的海事博物館。民政局又會與香港演藝學院一起推展校園擴建與改善工程,配合由二○一二至一三學年開始推行的四年制學士學位架構。
資助金部分預計開支為六億六千萬元,預算案中加幅較大的是對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話劇團、中英劇團、進念二十面體、香港舞蹈團、香港芭蕾舞團及城市當代舞蹈團,九個專業藝團的撥款,資助總額達三億零四百萬元,相比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預算增加百分之十五點一。政府向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撥款八百九十萬元資助金,向藝穗節亦撥出五百七十一萬元資助金。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是主要舉辦文化藝術節目的政府部門,這方面預算案的總額是二十四億二千八百六十萬元,包括文物與博物館、表演藝術及公共圖書館。文物與博物館部分一二至一三年預算為六億五千七百多萬元,撥款較一一至一二年度增加二千二百萬元。預計一二年的館內展覽只有一百零九項,比一一年的一百二十一項減少了十二項,原因是今年博物館會集中精力舉辦兩個大型展覽「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與「秦始皇文物大展」,以慶祝特區成立十五周年;其他在今年舉行的展覽還包括「有情世界─豐子愷的藝術」, 「非常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以及與粵澳兩地合辦「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等;並且要為籌建中的李小龍展覽廳進行翻新工程。
圖書館獲增撥5400 萬
表演藝術部分一二至一三年預算是九億三千六百多萬元,預計一二年本港舉辦的文化節目有八百五十個,比一一年增加三十一個;訪港文化節目有一百七十二個,比一一年增加十個,這方面的開支預算比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的增加四千四百二十萬元。數目有所增加,原因是康文署將舉辦較多訪港節目,以慶祝沙田大會堂、屯門大會堂落成二十五周年、香港大會堂落成五十周年及特區成立十五周年。今年六月,油麻地戲院將重新啟用,令康文署的文娛中心數量由原本的十五個增加至十六個。
在圖書館方面,二○一二至一三年度預算開支為八億三千五百多萬元,較一一至一二年度修訂預算增加五千四百二十萬元。二○○九年起延長和統一全港主要及分區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每周一律開放七天共七十一小時,每年經常開支增加三千四百萬元。一一年圖書館外借的資料為五千八百多萬項,預計一二年外借資料是五千九百多萬項;一一年登記讀者有三百九十九萬多名,預計一二年有四百多萬名。
今年圖書館將舉辦兩年一度的「第九屆香港文學節」,更換圖書館電腦系統計劃及推出第二期新系統及重置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藍田公共圖書館。
此外,康文署亦為考古發掘工程作整體撥款九十多萬元。向歷史建築物修復工程整體撥款一千萬元,包括大夫第、達德公所、沙頭角葉定仕故居等。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
[剪報] 復興粵劇良方在哪裡?
[ 文匯報 2012-02-01 文/曾淑貞 原文連結 ]
復興粵劇良方在哪裡?
■曾淑貞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語文及翻譯學部高級導師
過年前看了《情話紫釵》,那天剛好是最後一場,監製兼文本創作毛俊輝顯得特別激動,除了向觀眾報喜,說此劇獲「北京人藝首都劇場」邀請,作為首個精品劇目邀請展的開場大戲,又說早在2010年首演時已將此劇獻給當日為座上嘉賓的白雪仙女士,因為沒有唐滌生為任白編寫的《紫釵記》便沒有他的《情話紫釵》。毛監製對粵劇的愛護溢於言表,令人感動。
過年這幾天,西九又舉辦「西九大戲棚」活動。據統計,參加展覽、觀看粵劇演出和看電影的人數,超過12,000人。西九管理局更表示,由於反應熱烈,會考慮在來年春節再舉行「大戲棚」活動。一時間,粵劇這個文化東西,或在網上、或在西九街頭、或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好像復活過來。然而,披上新衣的大戲,對我來說,反而有些陌生了。
殖民統治期 發展最蓬勃
無可否認的是,那些由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操刀的照片,確實展示了旺角街頭大戲老倌的新面貌,而那些在表演的戲碼、戲票也一早搶購一空。然而,這是不是就代表可以把粵劇拉回平民百姓家?正如Robert Young提出的,處於後殖民主義過渡期的城市,常常有意無意想肯定平民百姓及其具文化價值的活動,並藉著復興「民粹式」(populist)的文化活動,來肯定固有文化與人民的地位。西九粵劇的發展,又是不是這樣的一種後殖民地主義的懷舊產物呢?
有趣的是,粵劇發展最蓬勃的時期正是香港殖民統治時期。那時候,許多市民從內地來到香港,生活拮据,娛樂不多,而廣東大戲則多在戲棚演出,花費不多便可一家大小消磨半天。當時戲班在港九新界許多公園或村鎮空地都可以搭起棚架演出,名氣大的戲班則可在「高檔次」場所如利舞台戲院演出。無論在高檔次戲院或鄉村戲棚都可演出相同劇目,不同的只是:戲棚的劇目較多「爆肚」對白,比較鄉土。香港的粵劇在殖民地時代蓬勃過,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後殖民時代初靜下來。時至今日,聽說粵劇要被復興了。
先了解傾慕 後重讀解構
為了讓「西九大戲棚」有別於一般的粵劇表演,主辦單位請了幾位不同藝術範疇的藝術家參與,當中不乏有深愛粵劇的人傾力呈現大戲的真善美。當然,也有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直言自己毫不了解粵劇,更不愛看,所以寧願選擇給粵劇來一個misread(誤讀)。
我覺得misread不等如reread(重讀),更不是deconstruct(解構)。在我看來,misread是帶傷害性的。須知道,任何一種對文化的尊重都必須源於發自心底的、接近謙卑的傾慕,正如reread只能發生在不斷的reading和understanding之後。如果不懂粵劇,亦無傾慕之心,那些因misread而得出來的解讀其實作用不大。政府花了這麼多資源讓「西九大戲棚」成為西九首個文藝活動,為甚麼不多點聆聽那些懂大戲、愛粵劇、能夠reread和deconstruct粵劇的人的意見?
讓戲演下去 保粵劇文化
粵劇這個美麗的文化活動正在逐漸消失,我們必須讓戲繼續演下去,讓這些藝術可以傳承下去,這是很基本的。現在這個時候來給粵劇玩cross over,甚或討論粵劇的定位是高文化還是平民化,我都覺得有點好笑。粵劇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流動的,隨contexts(情境)而定。難道權威說粵劇應該貼近流行文化一點,表演時間從3小時縮成2小時,音樂安靜一點,這樣粵劇就可以復興起來了嗎?
2012年2月29日,香港唯一的固定粵劇表演場地新光戲院正式結業,這個粵劇的icon從此消失。毛俊輝有一番話讓我惻惻然:「我深愛中國戲曲……我相信通過解讀經典的舞台作品,教自己重新思考某些以為是老生常談的課題……《情》劇給我機會,讓我與觀眾共同探討這個課題。或許,不一定能找到甚麼答案,但希望能帶出一些聯想或啟發。」要復興粵劇,需要熱情、創作和反思的心。
復興粵劇良方在哪裡?
■曾淑貞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語文及翻譯學部高級導師
過年前看了《情話紫釵》,那天剛好是最後一場,監製兼文本創作毛俊輝顯得特別激動,除了向觀眾報喜,說此劇獲「北京人藝首都劇場」邀請,作為首個精品劇目邀請展的開場大戲,又說早在2010年首演時已將此劇獻給當日為座上嘉賓的白雪仙女士,因為沒有唐滌生為任白編寫的《紫釵記》便沒有他的《情話紫釵》。毛監製對粵劇的愛護溢於言表,令人感動。
過年這幾天,西九又舉辦「西九大戲棚」活動。據統計,參加展覽、觀看粵劇演出和看電影的人數,超過12,000人。西九管理局更表示,由於反應熱烈,會考慮在來年春節再舉行「大戲棚」活動。一時間,粵劇這個文化東西,或在網上、或在西九街頭、或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好像復活過來。然而,披上新衣的大戲,對我來說,反而有些陌生了。
殖民統治期 發展最蓬勃
無可否認的是,那些由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操刀的照片,確實展示了旺角街頭大戲老倌的新面貌,而那些在表演的戲碼、戲票也一早搶購一空。然而,這是不是就代表可以把粵劇拉回平民百姓家?正如Robert Young提出的,處於後殖民主義過渡期的城市,常常有意無意想肯定平民百姓及其具文化價值的活動,並藉著復興「民粹式」(populist)的文化活動,來肯定固有文化與人民的地位。西九粵劇的發展,又是不是這樣的一種後殖民地主義的懷舊產物呢?
有趣的是,粵劇發展最蓬勃的時期正是香港殖民統治時期。那時候,許多市民從內地來到香港,生活拮据,娛樂不多,而廣東大戲則多在戲棚演出,花費不多便可一家大小消磨半天。當時戲班在港九新界許多公園或村鎮空地都可以搭起棚架演出,名氣大的戲班則可在「高檔次」場所如利舞台戲院演出。無論在高檔次戲院或鄉村戲棚都可演出相同劇目,不同的只是:戲棚的劇目較多「爆肚」對白,比較鄉土。香港的粵劇在殖民地時代蓬勃過,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後殖民時代初靜下來。時至今日,聽說粵劇要被復興了。
先了解傾慕 後重讀解構
為了讓「西九大戲棚」有別於一般的粵劇表演,主辦單位請了幾位不同藝術範疇的藝術家參與,當中不乏有深愛粵劇的人傾力呈現大戲的真善美。當然,也有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直言自己毫不了解粵劇,更不愛看,所以寧願選擇給粵劇來一個misread(誤讀)。
我覺得misread不等如reread(重讀),更不是deconstruct(解構)。在我看來,misread是帶傷害性的。須知道,任何一種對文化的尊重都必須源於發自心底的、接近謙卑的傾慕,正如reread只能發生在不斷的reading和understanding之後。如果不懂粵劇,亦無傾慕之心,那些因misread而得出來的解讀其實作用不大。政府花了這麼多資源讓「西九大戲棚」成為西九首個文藝活動,為甚麼不多點聆聽那些懂大戲、愛粵劇、能夠reread和deconstruct粵劇的人的意見?
讓戲演下去 保粵劇文化
粵劇這個美麗的文化活動正在逐漸消失,我們必須讓戲繼續演下去,讓這些藝術可以傳承下去,這是很基本的。現在這個時候來給粵劇玩cross over,甚或討論粵劇的定位是高文化還是平民化,我都覺得有點好笑。粵劇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流動的,隨contexts(情境)而定。難道權威說粵劇應該貼近流行文化一點,表演時間從3小時縮成2小時,音樂安靜一點,這樣粵劇就可以復興起來了嗎?
2012年2月29日,香港唯一的固定粵劇表演場地新光戲院正式結業,這個粵劇的icon從此消失。毛俊輝有一番話讓我惻惻然:「我深愛中國戲曲……我相信通過解讀經典的舞台作品,教自己重新思考某些以為是老生常談的課題……《情》劇給我機會,讓我與觀眾共同探討這個課題。或許,不一定能找到甚麼答案,但希望能帶出一些聯想或啟發。」要復興粵劇,需要熱情、創作和反思的心。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剪報] 請給我們香港文化局!
[ 明報 2012-01-30 文/胡恩威 ]
D04 世紀.HK Culture
請給我們香港文化局!
幾位特首參選人均支持成立文化局,負責文化政策和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工作。這個建議方向是正確的,沒有什麼好反對。重點是政策、人和資源能否到位。要知道香港未來文化發展,我們必須知道,過去二十年香港文化政策和體制發展的狀况。
香港在九七前的文化藝術發展,全港性政策由文康廣播科負責,兩個巿政局負責博物館、圖書館和表演場地的硬件管理和節目提供的工作。香港是英式社會政策,文化和教育醫療一樣,均由政府負責提供大部分資源。港英時代的文化政策是十分被動和低層次的,英國沒有把英國的人文精神植根香港,一切以引入西方文化一次過式的活動為本,並以入口西方古典音樂活動為重點,為的也只是歌舞昇平和包裝香港一下。
對於全面培育香港專業人才,建立全民基礎文化藝術教育,文化藝術歷史和理論的研究均完全欠缺。香港是有言論自由卻沒有基礎文化藝術教育的地方,結果是香港明白和認識文化藝術觀眾人數,有減無增;只有演藝學院沒有視藝和文學精英教育和研究體系,香港文化藝術不能全面提升。而最大的特色是香港在狗仔傳媒和師奶電視獨大之後,出現了一種藝術恐懼症,又或者是藝術無用論,整體香港人文素質大幅下流化、低俗化,要低俗才能入俗。只有低俗才能入俗,低俗娛樂獨大。低俗文化是一種愚民的工具。
我們的文化如何落伍
反觀其他三條亞洲四小龍,台灣的文化底子好,社會知道文化藝術,重視文化藝術,愛護文化藝術,台灣的由基礎文化藝術教育,以專業和文化藝術精英的培育,文化歷史的研究工作,均十分全面,並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為本,南韓、新加坡也是在文化藝術方面向上流。
台灣近年電影的復興,正正反映了台灣整體文化競爭力在上升當中,電影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的,管理和經營人才,幕後的文字編劇,美術指導,幕前的演員,幕後的配樂和特效。香港八九十年代電影的興起,也是香港六七十年代人文藝術全方位普及之果。要成立文化局,我們必須知道歷史,我們必須知道現况,我們必須要建立目標,才可以真正讓香港文化多元發展的情况持續下去。
香港目前的低俗文化,把香港整體的競爭力愈拉愈低,香港社會的下流化把香港人的整體素質都拉低,以前香港中英語相通的雙語文化正在消失,中文變成只有八卦港式中文,英文也是十分馬虎。語文如是,其他與人文質素相關的指標,如閱讀文化和藝術參與的程度,也是每况愈下。各行各業都會聽到有後繼無人的情况。香港電影香港流行音樂香港漫畫,都在吃老本,都在退化,最嚴重的是香港人都沒有危機感,只有自我感覺良好,又或者是一廂情願的以為激情和激進的社會運動,會令香港更加好。這是九七前香港人文化上自甘墮落的結果,香港人天天說香港沒有天然資源,人才最重要。文化就是培育人才的土壤,有怎樣的文化便培育出怎樣的人才,香港的狗仔文化土壤只可以培養一些低級低俗的搵食人才。
後九七效應
九七後董建華特首,把原來負責文化體育和廣播的文康廣播科拆散,文化體育歸民政事務局,廣播歸工商。後來更解散兩個巿政局,成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成立民政事務局以後,特首成立了文化委員會,由城大校長張信剛教授任主席。後來,經過一連串諮詢,發表了一份有關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具體政策建議。何志平上任民政局長之後,完全沒有執行。政策也是以辦活動為主。九七前留下來的文化下流化沒有處理,體制死水一樣沒有變革。反觀新加坡,九十年代已全要upgrade 其文化政策,圖書館效法歐美和澳洲,一方面走進社區普及精緻閱讀,另一方面設立研究型的大型國家級圖書舘,香港今天的圖書館政策仍然停留在六十年代那種通俗閱讀的層次。
台灣有誠品, 誠品是品味的upgrade,台灣也有基層草根的角台音樂,有詩人有夜巿有生活,香港有的只有蘋果和更多不同的蘋果,和更低級和只可以低級的娛樂化。小販被消滅了,大牌檔沒有了,嚴肅文學完全被低俗文化邊緣化了,書法在消失中,只有自由行和只可以自由行的地產經濟進一步把香港文化拉低,香港多元化只是表象;核心就是只有低俗。
本土文化湮滅後
在這個情况成立文化局是好事嗎?應該是好事吧,但視乎文化局的編制是否有着足夠的人力和資源,和未來特首是否真正明白文化政策的重要,文化政策和民主一樣必須要從本土出,才可以有生命力,現在香港文化發展面前有幾個困局,首先是與世界和亞洲脫節,脫節最大的理由是政府喜用對文化藝術沒有認識的高級商業管理人士負責文化政策和管理,這些人把文化藝術看作是一種生意,沒有什麼深度;所以這些人根本不能夠在國際文化界層面上溝通與合作,更嚴重的是政府只信外國人和顧問,不明白和不重視本土文化藝術,他們把所有本土文化界的意見視為反對派或既得利益者的意見,政府官員和立法會從來沒有好好認真去學習文化藝術,政務官三年對調的政策模式,導致目前政府文化藝術政府短視和落後。台灣、新加坡和南韓在文化藝術創意產業政策架構,有研究有知識有深度有人才有決心,重視本土,所以才有成績。
香港文化局可有什麼目標
假如香港成立文化局,必須以立根香港、面向世界為本。並以培育文化工作者教育觀眾為首要工作目標。首要工作是建立常設性的研究體制,建立一套知識為本的政策制定機制,提升康文署在文化藝術發展的職能,尤其在博物館和圖書館方面,設定更進取和積極的改革。在文化藝術巿場方面,引進國際化的文化數據收集機制,全面分析香港文化藝術巿場的現况。加強藝術發展局政策研究和藝術精英培育的功能。在創意產業方面更應在土地,精英教育,研究和國際品牌方面落手。加強創意香港的主動性。西九文化區更應成為香港文化藝術創意的展示和發展平台。
以上這些香港下一任特首會認同,理解和明白嗎?香港是個很奇怪的地方,管冶這個城市的精英和群眾都是以低俗為榮,以不要太過複雜為思想架構。但文化是複雜的,藝術也是複雜的,創意也是。因為文化藝術和創意均是人類思考和行動的產物。低俗文化是愚民文化,因為低俗就是要人不要深度思考,好奇心異化為八卦,只會用一些粗俗的語言表達一些沒有思考的思想。香港出現的普及文化icon 都是只有低俗的。香港人是不會把余光中余英時當作香港人,你要低俗才可以是香港人?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太過火?成立文化局可以改變香港這個低俗主導的本質嗎?犬儒的朋友可能都認為香港是不能變和不會變的。
是的,要改變香港目前低俗霸權主義是不可以馬上的,但不等於沒有可能。不等沒有希望。成立文化局的好處,就是把文化立項為香港的一個重要政策,我們要面對和討論文化和文化政策的問題?那麼誰可以當這個局長呢?文化人?政務官?生意人?學者?傳媒人?誰當這個局長也是不容易的。大家都會有期待和期望。在其他城市談文化藝術是正常的事,但香港就是有些不正常才會談文化,可能香港要真的開始談文化,是要等到經濟衰退之時?窮而沒有文化,是不是更痛苦?有文化的窮,讀一本書,寫一首詩,畫一幅畫,也是樂趣。對嗎?
D04 世紀.HK Culture
請給我們香港文化局!
幾位特首參選人均支持成立文化局,負責文化政策和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工作。這個建議方向是正確的,沒有什麼好反對。重點是政策、人和資源能否到位。要知道香港未來文化發展,我們必須知道,過去二十年香港文化政策和體制發展的狀况。
香港在九七前的文化藝術發展,全港性政策由文康廣播科負責,兩個巿政局負責博物館、圖書館和表演場地的硬件管理和節目提供的工作。香港是英式社會政策,文化和教育醫療一樣,均由政府負責提供大部分資源。港英時代的文化政策是十分被動和低層次的,英國沒有把英國的人文精神植根香港,一切以引入西方文化一次過式的活動為本,並以入口西方古典音樂活動為重點,為的也只是歌舞昇平和包裝香港一下。
對於全面培育香港專業人才,建立全民基礎文化藝術教育,文化藝術歷史和理論的研究均完全欠缺。香港是有言論自由卻沒有基礎文化藝術教育的地方,結果是香港明白和認識文化藝術觀眾人數,有減無增;只有演藝學院沒有視藝和文學精英教育和研究體系,香港文化藝術不能全面提升。而最大的特色是香港在狗仔傳媒和師奶電視獨大之後,出現了一種藝術恐懼症,又或者是藝術無用論,整體香港人文素質大幅下流化、低俗化,要低俗才能入俗。只有低俗才能入俗,低俗娛樂獨大。低俗文化是一種愚民的工具。
我們的文化如何落伍
反觀其他三條亞洲四小龍,台灣的文化底子好,社會知道文化藝術,重視文化藝術,愛護文化藝術,台灣的由基礎文化藝術教育,以專業和文化藝術精英的培育,文化歷史的研究工作,均十分全面,並以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為本,南韓、新加坡也是在文化藝術方面向上流。
台灣近年電影的復興,正正反映了台灣整體文化競爭力在上升當中,電影需要的人才是全方位的,管理和經營人才,幕後的文字編劇,美術指導,幕前的演員,幕後的配樂和特效。香港八九十年代電影的興起,也是香港六七十年代人文藝術全方位普及之果。要成立文化局,我們必須知道歷史,我們必須知道現况,我們必須要建立目標,才可以真正讓香港文化多元發展的情况持續下去。
香港目前的低俗文化,把香港整體的競爭力愈拉愈低,香港社會的下流化把香港人的整體素質都拉低,以前香港中英語相通的雙語文化正在消失,中文變成只有八卦港式中文,英文也是十分馬虎。語文如是,其他與人文質素相關的指標,如閱讀文化和藝術參與的程度,也是每况愈下。各行各業都會聽到有後繼無人的情况。香港電影香港流行音樂香港漫畫,都在吃老本,都在退化,最嚴重的是香港人都沒有危機感,只有自我感覺良好,又或者是一廂情願的以為激情和激進的社會運動,會令香港更加好。這是九七前香港人文化上自甘墮落的結果,香港人天天說香港沒有天然資源,人才最重要。文化就是培育人才的土壤,有怎樣的文化便培育出怎樣的人才,香港的狗仔文化土壤只可以培養一些低級低俗的搵食人才。
後九七效應
九七後董建華特首,把原來負責文化體育和廣播的文康廣播科拆散,文化體育歸民政事務局,廣播歸工商。後來更解散兩個巿政局,成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成立民政事務局以後,特首成立了文化委員會,由城大校長張信剛教授任主席。後來,經過一連串諮詢,發表了一份有關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具體政策建議。何志平上任民政局長之後,完全沒有執行。政策也是以辦活動為主。九七前留下來的文化下流化沒有處理,體制死水一樣沒有變革。反觀新加坡,九十年代已全要upgrade 其文化政策,圖書館效法歐美和澳洲,一方面走進社區普及精緻閱讀,另一方面設立研究型的大型國家級圖書舘,香港今天的圖書館政策仍然停留在六十年代那種通俗閱讀的層次。
台灣有誠品, 誠品是品味的upgrade,台灣也有基層草根的角台音樂,有詩人有夜巿有生活,香港有的只有蘋果和更多不同的蘋果,和更低級和只可以低級的娛樂化。小販被消滅了,大牌檔沒有了,嚴肅文學完全被低俗文化邊緣化了,書法在消失中,只有自由行和只可以自由行的地產經濟進一步把香港文化拉低,香港多元化只是表象;核心就是只有低俗。
本土文化湮滅後
在這個情况成立文化局是好事嗎?應該是好事吧,但視乎文化局的編制是否有着足夠的人力和資源,和未來特首是否真正明白文化政策的重要,文化政策和民主一樣必須要從本土出,才可以有生命力,現在香港文化發展面前有幾個困局,首先是與世界和亞洲脫節,脫節最大的理由是政府喜用對文化藝術沒有認識的高級商業管理人士負責文化政策和管理,這些人把文化藝術看作是一種生意,沒有什麼深度;所以這些人根本不能夠在國際文化界層面上溝通與合作,更嚴重的是政府只信外國人和顧問,不明白和不重視本土文化藝術,他們把所有本土文化界的意見視為反對派或既得利益者的意見,政府官員和立法會從來沒有好好認真去學習文化藝術,政務官三年對調的政策模式,導致目前政府文化藝術政府短視和落後。台灣、新加坡和南韓在文化藝術創意產業政策架構,有研究有知識有深度有人才有決心,重視本土,所以才有成績。
香港文化局可有什麼目標
假如香港成立文化局,必須以立根香港、面向世界為本。並以培育文化工作者教育觀眾為首要工作目標。首要工作是建立常設性的研究體制,建立一套知識為本的政策制定機制,提升康文署在文化藝術發展的職能,尤其在博物館和圖書館方面,設定更進取和積極的改革。在文化藝術巿場方面,引進國際化的文化數據收集機制,全面分析香港文化藝術巿場的現况。加強藝術發展局政策研究和藝術精英培育的功能。在創意產業方面更應在土地,精英教育,研究和國際品牌方面落手。加強創意香港的主動性。西九文化區更應成為香港文化藝術創意的展示和發展平台。
以上這些香港下一任特首會認同,理解和明白嗎?香港是個很奇怪的地方,管冶這個城市的精英和群眾都是以低俗為榮,以不要太過複雜為思想架構。但文化是複雜的,藝術也是複雜的,創意也是。因為文化藝術和創意均是人類思考和行動的產物。低俗文化是愚民文化,因為低俗就是要人不要深度思考,好奇心異化為八卦,只會用一些粗俗的語言表達一些沒有思考的思想。香港出現的普及文化icon 都是只有低俗的。香港人是不會把余光中余英時當作香港人,你要低俗才可以是香港人?這樣的說法是不是太過火?成立文化局可以改變香港這個低俗主導的本質嗎?犬儒的朋友可能都認為香港是不能變和不會變的。
是的,要改變香港目前低俗霸權主義是不可以馬上的,但不等於沒有可能。不等沒有希望。成立文化局的好處,就是把文化立項為香港的一個重要政策,我們要面對和討論文化和文化政策的問題?那麼誰可以當這個局長呢?文化人?政務官?生意人?學者?傳媒人?誰當這個局長也是不容易的。大家都會有期待和期望。在其他城市談文化藝術是正常的事,但香港就是有些不正常才會談文化,可能香港要真的開始談文化,是要等到經濟衰退之時?窮而沒有文化,是不是更痛苦?有文化的窮,讀一本書,寫一首詩,畫一幅畫,也是樂趣。對嗎?
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
[剪報] 西九人流勢迫爆圓方 表演場2020年落成 接駁天橋未完工
[明報 2012.01.25 記者/周展鴻 原文連結]
西九人流勢迫爆圓方 表演場2020年落成 接駁天橋未完工
【明報專訊】西九文化區在2020年完成第一期建設,估計2030年前完成第二期,但運輸署的交通配套能否跟上進度是關鍵問題。西九顧問技術報告指出,其中一條連接西九與油麻地的行人天橋有可能無法趕及完成,屆時離開大型表演場地的人流,勢迫爆圓方。此外,技術報告對車流的估算,竟比2009年高鐵交通評估報告還要樂觀。公共專業聯盟成員黎廣德質疑兩報告的背後假設有分別,令人難以評估結論是否正確。
為配合西九文化區運作時的人流,西九管理局建議油麻地、環球貿易廣場及廣東道與西九文化區的連接處,興建3條高架行人道或橋樑。按技術報告的評估,當坐落西端的大型表演場地落成後,這些天橋可起疏導人流的作用。
料半小時7300人湧圓方
不過,報告指由於政府行政程序問題,連接油麻地的行人天橋需要較長時間興建,或難趕及在大型表演場地2020年啟用時建成,甚至永遠擱置,因此報告估計2020年,離開的人流會以每半小時7300人的流量湧向環球貿易廣場的天橋,並會湧進圓方,令圓方內部行人路非常擠塞。報告指出,為應付這情况,西九管理局需要再加強接駁巴士的服務以疏導人流。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政府的道路改善工程應積極配合西九的時間表,避免出現場地落成後人流迫爆的狀况。
兩車流評估參差惹質疑
至於車流方面,報告認為即使西九在2030年全面運作,附近的主要擠塞點都在可應付範圍內,當中佐敦道、渡船街、柯士甸道等會較擠塞。不過,本報比較運輸署09年的高鐵工程交通評估報告,發現在8個擠塞點中,西九顧問技術報告在6個點的剩餘容量估計均較樂觀。
黎廣德指出,兩報告的假設明顯有別,因為報告沒清楚交代背後的假設數據,故難推論西九報告的評估是否合理。涂謹申亦指將來西九落成後,附近的交通將「很大鑊」,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決定是否駕車前往。西九管理局發言人則強調,運輸署稍後會有更詳細的交通評估研究。
減26%停車位獲批
另外,西九管理局早前向立法會交代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問題時,提出過減少停車位以減少建築成本的方案,技術報告便提到運輸署已同意西九文化區採取共用停車位的概念,從而減少26%的車位。若在辦公時間後,西九辦公室及高鐵西九龍總站的辦公室都可有五成車位共用,則西九車位可由2885個減至2130個。
明報記者 周展鴻
西九人流勢迫爆圓方 表演場2020年落成 接駁天橋未完工
【明報專訊】西九文化區在2020年完成第一期建設,估計2030年前完成第二期,但運輸署的交通配套能否跟上進度是關鍵問題。西九顧問技術報告指出,其中一條連接西九與油麻地的行人天橋有可能無法趕及完成,屆時離開大型表演場地的人流,勢迫爆圓方。此外,技術報告對車流的估算,竟比2009年高鐵交通評估報告還要樂觀。公共專業聯盟成員黎廣德質疑兩報告的背後假設有分別,令人難以評估結論是否正確。
為配合西九文化區運作時的人流,西九管理局建議油麻地、環球貿易廣場及廣東道與西九文化區的連接處,興建3條高架行人道或橋樑。按技術報告的評估,當坐落西端的大型表演場地落成後,這些天橋可起疏導人流的作用。
料半小時7300人湧圓方
不過,報告指由於政府行政程序問題,連接油麻地的行人天橋需要較長時間興建,或難趕及在大型表演場地2020年啟用時建成,甚至永遠擱置,因此報告估計2020年,離開的人流會以每半小時7300人的流量湧向環球貿易廣場的天橋,並會湧進圓方,令圓方內部行人路非常擠塞。報告指出,為應付這情况,西九管理局需要再加強接駁巴士的服務以疏導人流。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政府的道路改善工程應積極配合西九的時間表,避免出現場地落成後人流迫爆的狀况。
兩車流評估參差惹質疑
至於車流方面,報告認為即使西九在2030年全面運作,附近的主要擠塞點都在可應付範圍內,當中佐敦道、渡船街、柯士甸道等會較擠塞。不過,本報比較運輸署09年的高鐵工程交通評估報告,發現在8個擠塞點中,西九顧問技術報告在6個點的剩餘容量估計均較樂觀。
黎廣德指出,兩報告的假設明顯有別,因為報告沒清楚交代背後的假設數據,故難推論西九報告的評估是否合理。涂謹申亦指將來西九落成後,附近的交通將「很大鑊」,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決定是否駕車前往。西九管理局發言人則強調,運輸署稍後會有更詳細的交通評估研究。
減26%停車位獲批
另外,西九管理局早前向立法會交代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問題時,提出過減少停車位以減少建築成本的方案,技術報告便提到運輸署已同意西九文化區採取共用停車位的概念,從而減少26%的車位。若在辦公時間後,西九辦公室及高鐵西九龍總站的辦公室都可有五成車位共用,則西九車位可由2885個減至2130個。
明報記者 周展鴻
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
戲迷銀彈救新光被拒 願月墊百萬租不果戲院2.19謝幕
[ 明報 2012-01-24 文/吳光熙 原文連結 ]
戲迷銀彈救新光被拒 願月墊百萬租不果 戲院2.19謝幕
全港最後一個民營粵劇場地北角新光戲院,自傳出不再續租後,一些有心劇迷曾嘗試拯救。據悉,新光戲院租約即將期滿,有「白武士」願每月花100 萬元,代墊支租金以保住新光,但遭業主拒絕,以盡快落實改建計劃,使堅守藝壇40 年的新光終預定於2 月19 日謝幕。粵劇界憂慮,在西九戲曲中心2015 年落成前,要面臨「真空期」。明報記者吳光熙
恐戲曲中心落成前「真空」
經營新光的香港聯藝機構以「商業考慮」為由不續約,據悉新光2009 年續租時,租金由28 萬元增至69.8 萬元,令聯藝經營壓力大增。《粵劇曲藝》月刊主編馬龍透露,一名與粵劇界大有關係的生意人,願意每月斥100 萬元為聯藝墊支租金,更願預支一年租金,可惜仍遭戲院業主羅守輝一方拒絕,令新光「返魂乏術」。新光管理層已通知一眾員工結業消息,一班老伙計已打算索性退休。
「休涕淚,莫愁煩,人生如朝露,何處無離散,今宵人惜別,相會夢魂間……」新光一角的戲曲唱片店,響起《鳳閣恩仇未了情》的幽幽歌聲。作為新光開幕至今唯一一位仍然堅守到最後的老臣子,負責手繪戲院廣告的美術部主管馮國良,可謂見證着新光的光輝歲月。
馮國良親睹那些年每有粵劇上演,總是全場爆滿的光景。他說,每遇到龍劍笙、梅雪詩等偶像級演員踏台板,輪候購票的觀眾更是圍着街道幾個圈,「一做便兩星期,但一日便賣完(票),半夜12時仍有觀眾來購票」,最瘋狂一次更要全院總動員,連美術部也要協助維持秩序。到近年雖然觀眾不斷流失,但一班老戲迷照樣捧場, 「雖然撐着拐杖、掛着尿袋,但總要來到大堂,不看戲也來感受氣氛」。
阮兆輝:皇后有人撐新光無人問
粵劇名伶「萬能泰斗」阮兆輝直言,「要踏過新光台板,方稱得上老倌」。1982 年他首度擔任師父麥炳榮副車當小生,到1993 年在新光演出時扭傷致6 小時半身動彈不得,同年接到患癌長兄離世噩耗,到早前入行50 周年紀念作,也是在新光度過,新光對輝哥而言,有着深刻的感情。
近年新光艱苦經營,幾度傳出結業,每次輝哥與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等粵劇界和政府救亡,中聯辦斡旋,最終得以讓新光延壽,惜聯藝如今自動棄權,令輝哥說來不無唏噓。
「我不是沒反應,其實粵劇界很大反應,只是明知沒辦法……」輝哥認為新光不單是粵劇界的歷史,也是香港和國家的歷史, 「拆(皇后)碼頭時很多人出來,很奇怪,原來新光要拆沒人理」。
本地劇團由高峰期的佔新光檔期九成銳減至兩三成,他認為與高地價政策有關, 「租新光付兩萬多,租高山只需6000,政府資助全到了地產商口袋」。他憂慮隨着新光閉幕,西九戲曲中心落成前,粵劇界會出現真空,不僅戲迷會流失,本地班亦要「捱幾年」。惟馬龍直言,不擔心粵劇會因戲迷老去而被淘汰,全港約有3800 名忠實戲迷,足以支撐粵劇界, 「不需要3 歲到80 也來看粵劇,人到50 歲自然會愛上大戲」。
戲迷銀彈救新光被拒 願月墊百萬租不果 戲院2.19謝幕
全港最後一個民營粵劇場地北角新光戲院,自傳出不再續租後,一些有心劇迷曾嘗試拯救。據悉,新光戲院租約即將期滿,有「白武士」願每月花100 萬元,代墊支租金以保住新光,但遭業主拒絕,以盡快落實改建計劃,使堅守藝壇40 年的新光終預定於2 月19 日謝幕。粵劇界憂慮,在西九戲曲中心2015 年落成前,要面臨「真空期」。明報記者吳光熙
恐戲曲中心落成前「真空」
經營新光的香港聯藝機構以「商業考慮」為由不續約,據悉新光2009 年續租時,租金由28 萬元增至69.8 萬元,令聯藝經營壓力大增。《粵劇曲藝》月刊主編馬龍透露,一名與粵劇界大有關係的生意人,願意每月斥100 萬元為聯藝墊支租金,更願預支一年租金,可惜仍遭戲院業主羅守輝一方拒絕,令新光「返魂乏術」。新光管理層已通知一眾員工結業消息,一班老伙計已打算索性退休。
「休涕淚,莫愁煩,人生如朝露,何處無離散,今宵人惜別,相會夢魂間……」新光一角的戲曲唱片店,響起《鳳閣恩仇未了情》的幽幽歌聲。作為新光開幕至今唯一一位仍然堅守到最後的老臣子,負責手繪戲院廣告的美術部主管馮國良,可謂見證着新光的光輝歲月。
馮國良親睹那些年每有粵劇上演,總是全場爆滿的光景。他說,每遇到龍劍笙、梅雪詩等偶像級演員踏台板,輪候購票的觀眾更是圍着街道幾個圈,「一做便兩星期,但一日便賣完(票),半夜12時仍有觀眾來購票」,最瘋狂一次更要全院總動員,連美術部也要協助維持秩序。到近年雖然觀眾不斷流失,但一班老戲迷照樣捧場, 「雖然撐着拐杖、掛着尿袋,但總要來到大堂,不看戲也來感受氣氛」。
阮兆輝:皇后有人撐新光無人問
粵劇名伶「萬能泰斗」阮兆輝直言,「要踏過新光台板,方稱得上老倌」。1982 年他首度擔任師父麥炳榮副車當小生,到1993 年在新光演出時扭傷致6 小時半身動彈不得,同年接到患癌長兄離世噩耗,到早前入行50 周年紀念作,也是在新光度過,新光對輝哥而言,有着深刻的感情。
近年新光艱苦經營,幾度傳出結業,每次輝哥與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等粵劇界和政府救亡,中聯辦斡旋,最終得以讓新光延壽,惜聯藝如今自動棄權,令輝哥說來不無唏噓。
「我不是沒反應,其實粵劇界很大反應,只是明知沒辦法……」輝哥認為新光不單是粵劇界的歷史,也是香港和國家的歷史, 「拆(皇后)碼頭時很多人出來,很奇怪,原來新光要拆沒人理」。
本地劇團由高峰期的佔新光檔期九成銳減至兩三成,他認為與高地價政策有關, 「租新光付兩萬多,租高山只需6000,政府資助全到了地產商口袋」。他憂慮隨着新光閉幕,西九戲曲中心落成前,粵劇界會出現真空,不僅戲迷會流失,本地班亦要「捱幾年」。惟馬龍直言,不擔心粵劇會因戲迷老去而被淘汰,全港約有3800 名忠實戲迷,足以支撐粵劇界, 「不需要3 歲到80 也來看粵劇,人到50 歲自然會愛上大戲」。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