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匯報 2012-02-01 文/曾淑貞 原文連結 ]
復興粵劇良方在哪裡?
■曾淑貞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語文及翻譯學部高級導師
過年前看了《情話紫釵》,那天剛好是最後一場,監製兼文本創作毛俊輝顯得特別激動,除了向觀眾報喜,說此劇獲「北京人藝首都劇場」邀請,作為首個精品劇目邀請展的開場大戲,又說早在2010年首演時已將此劇獻給當日為座上嘉賓的白雪仙女士,因為沒有唐滌生為任白編寫的《紫釵記》便沒有他的《情話紫釵》。毛監製對粵劇的愛護溢於言表,令人感動。
過年這幾天,西九又舉辦「西九大戲棚」活動。據統計,參加展覽、觀看粵劇演出和看電影的人數,超過12,000人。西九管理局更表示,由於反應熱烈,會考慮在來年春節再舉行「大戲棚」活動。一時間,粵劇這個文化東西,或在網上、或在西九街頭、或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好像復活過來。然而,披上新衣的大戲,對我來說,反而有些陌生了。
殖民統治期 發展最蓬勃
無可否認的是,那些由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操刀的照片,確實展示了旺角街頭大戲老倌的新面貌,而那些在表演的戲碼、戲票也一早搶購一空。然而,這是不是就代表可以把粵劇拉回平民百姓家?正如Robert Young提出的,處於後殖民主義過渡期的城市,常常有意無意想肯定平民百姓及其具文化價值的活動,並藉著復興「民粹式」(populist)的文化活動,來肯定固有文化與人民的地位。西九粵劇的發展,又是不是這樣的一種後殖民地主義的懷舊產物呢?
有趣的是,粵劇發展最蓬勃的時期正是香港殖民統治時期。那時候,許多市民從內地來到香港,生活拮据,娛樂不多,而廣東大戲則多在戲棚演出,花費不多便可一家大小消磨半天。當時戲班在港九新界許多公園或村鎮空地都可以搭起棚架演出,名氣大的戲班則可在「高檔次」場所如利舞台戲院演出。無論在高檔次戲院或鄉村戲棚都可演出相同劇目,不同的只是:戲棚的劇目較多「爆肚」對白,比較鄉土。香港的粵劇在殖民地時代蓬勃過,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後殖民時代初靜下來。時至今日,聽說粵劇要被復興了。
先了解傾慕 後重讀解構
為了讓「西九大戲棚」有別於一般的粵劇表演,主辦單位請了幾位不同藝術範疇的藝術家參與,當中不乏有深愛粵劇的人傾力呈現大戲的真善美。當然,也有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直言自己毫不了解粵劇,更不愛看,所以寧願選擇給粵劇來一個misread(誤讀)。
我覺得misread不等如reread(重讀),更不是deconstruct(解構)。在我看來,misread是帶傷害性的。須知道,任何一種對文化的尊重都必須源於發自心底的、接近謙卑的傾慕,正如reread只能發生在不斷的reading和understanding之後。如果不懂粵劇,亦無傾慕之心,那些因misread而得出來的解讀其實作用不大。政府花了這麼多資源讓「西九大戲棚」成為西九首個文藝活動,為甚麼不多點聆聽那些懂大戲、愛粵劇、能夠reread和deconstruct粵劇的人的意見?
讓戲演下去 保粵劇文化
粵劇這個美麗的文化活動正在逐漸消失,我們必須讓戲繼續演下去,讓這些藝術可以傳承下去,這是很基本的。現在這個時候來給粵劇玩cross over,甚或討論粵劇的定位是高文化還是平民化,我都覺得有點好笑。粵劇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流動的,隨contexts(情境)而定。難道權威說粵劇應該貼近流行文化一點,表演時間從3小時縮成2小時,音樂安靜一點,這樣粵劇就可以復興起來了嗎?
2012年2月29日,香港唯一的固定粵劇表演場地新光戲院正式結業,這個粵劇的icon從此消失。毛俊輝有一番話讓我惻惻然:「我深愛中國戲曲……我相信通過解讀經典的舞台作品,教自己重新思考某些以為是老生常談的課題……《情》劇給我機會,讓我與觀眾共同探討這個課題。或許,不一定能找到甚麼答案,但希望能帶出一些聯想或啟發。」要復興粵劇,需要熱情、創作和反思的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