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9-20 文/黃靜 ]
以尼爾遜作為個案:何處是藝術天堂﹖
紐西蘭也有藝術的麼?問得冒犯,但誠實。歷史上藝術向是歐洲老國天下,紐約領先當代,日韓也受國際注目,如今中國當代或水墨也隨大國崛起。因為香港藝術節2012年將會搬演紐西蘭從未出國的可穿藝術表演(WOW),記者受邀赴紐看秀,無意中見到禾稈,就對珍珠好奇了。
滙演在首都威靈頓,當地以藝術首都自居,齊集國立藝術博物館、國立芭蕾舞團、音樂學院等。近年還跑出了大量華人聚居的奧克蘭,落力投資,野心建立藝術地位的「超級城市」(Supercity),與威靈頓分庭抗禮。
有紐西蘭人跟我戲言,「紐國以欖球運動聞名,但欖球比賽也不過令人多買幾支啤酒,但藝術活動就誘使人們買高價時裝和藝術品!」文化產業作為這世紀藝術發展的潮語,紐西蘭雖是南太平洋「孤島」,也未能置身事外。
紐國此行,我卻看見了尼爾遜(Nelson),南島北端的第二老城。
尼巿才是國內最大盛事WOW show發源地。多年來吸引藝術家聚居,被譽為如在天堂創作,是紐西蘭藝術的核心之一。對世界來說,尼爾遜不見得名不經傳,Lone lyPlanet早奉之為藝術老字號城鄉,不少西方遊客會特意前赴購買作品。
但這地方由自然地景孕育藝術,不是都會的當代潮流。多年以來尼市以自家風格推廣藝術,在近年創意產業的新潮下受到衝擊。記者以為隔岸觀火,但遊歷經驗也如同明鏡,立時照見自身︰由文化政策至西九,由官、商、傳媒至藝術家,香港一直慣用經濟和政治建制去談藝術,其實更像盲目悶局。
Suter Art Gallery 尼爾遜標誌性的公立畫廊Suter Art Gallery(圖左),1898年由英國牧師Bisho p Suter之妻建立,兩夫婦是當地文化生活推動的先驅。現時主要收藏「立國」早期英國傳統繪畫,如水彩畫家Bill McGully、 SirMountford Tosswill Woollasto n KB 現代畫,以及尼爾遜著名的陶瓷藝術品等收藏。現集中購入當代藝術作品,毛里人古時給紐西蘭取名Aotearoa,意指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長如白雲的土地),藝術家以歐洲移民的爺爺們屋子裏的罩燈,排列出現代生活版的Long White Cloud。
歷史鎖櫃
甫下機,尼爾遜內陸機場通道上已有觸手可及的大紅牡丹相迎。空氣清新,山幽水清,此地陽光充沛,氣候冠絕紐國。當今城市人視這種地方為度假遠足、玩冒險遊戲的後花園,但過去,好山好水還是會令許多藝術家留下來,安心創作。
有一種說法是,公元800 年,善航海的玻尼西亞人(Polynesian)發現紐西蘭,被認為是紐西蘭原住民毛里族人(Moari)前身。 英國人於十九世紀初抵,進行殖民,跟毛里人簽訂英毛版本有出入的和約Treaty ofWaiganti。英國自此成為「合法」殖民者,但毛里人仍擁有地權。其後毛里族有感殖民霸權不肯賣地,雙方大戰,殖民者勝。後來的英愛移民跟母國疏遠,益受毛里文化和鄉郊生活影響。紐西蘭導演Jane Campion名作《鋼琴別戀》裏,十九世紀中被迫嫁給紐西蘭白人地主的蘇格蘭女子,和臉上畫有毛里刺青的地主朋友、融入毛里族社教的男人熱戀。經歷爭端和傷害以後,他們終落戶尼爾遜。
尼爾遜是紐西蘭藝術的歷史鎖櫃。記者有幸拜訪Brian Strong,紐西蘭重要的四十後地景畫家之一。他將畫面切割多格,將同一空間的不同時間、光度並呈。山巒和海洋的橫向地平線,和直刺刺的紐西蘭棕樹,構成「crucifix」(十架)意象。他的山水下隱現英國和毛里人的和約,以及毛里人刺青的面目。自然地景和兩個種族的關係張力成為他的靈感泉源。
現在毛里族人口只佔15%,關於土地以至海岸海床的擁有權爭端,至今未停。
二十世紀中毛里文化抬頭,對其文化身份和土地權發出捍衞之聲。Strong翻箱倒籠,拿出他在八十年代的畫,題材是1975年橫越整個北島的毛里土地大遊行(Moari Land March)。這是毛里人爭取權利的關鍵長征。畫上見到引領遊行的八旬老婦Na nnyWhina Cooper的側面,後方的巨紅天主教十字架卻是觸目驚心。也令人想到不少毛里人十九世紀被同化為天主教徒,他們尋求公義的語言今天如何被作品中介呢?毛里族人也有發展其Moari Art,保留原住民藝術風格,但不算關鍵。此部分或需另文討論了。
藝術作為策略,
藝術作為藝術
如今在尼爾遜聚居的全職藝術家比以往少,現多為半職藝術工作者。數年前尼爾遜藝術局突然關閉,對藝團和藝術家的資助戛然中止。大批藝術家到市議局抗議。同時,在藝術帶動經濟收益下降,尼爾遜被紐西蘭其他城巿、乃至國際城市開始拋離的情況下,尼爾遜展開了大型的藝術政策檢討。數百頁藝術策略提案,詳列市內現存的藝術形式、所有公共藝術品,又以大體的行政語言談經濟效益與推動專業及康樂藝術。坊間對尼爾遜的指責還包括,「在通往尼爾遜無地標指明這裏是藝術之城,連尼爾遜主要街道Trefalgar street也沒有好好的一塊路牌。」記者抵Tref algar street 的時候,路標倒已弄得好好的。尼爾遜一邊要滿足全球化下的旅客和經濟,一邊記者卻遇上一些在這城裏安身於精純藝術創作的年輕人。來自基督城的Amy自去年地震後,遷居此平靜之地。她是冒起中的年輕藝術家,倒不特別關心官方的藝術政策,「我正職是學校老師。我其實頗喜歡半工半創作的狀態。在學時我沒受到什麼優惠,如今也沒打算接受政府資助。我認為,若受資助,作品要向公眾負責、展示給大眾。我現時並不想做這樣的作品。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政府所能做的,而是社會整體有尊重藝術家的傳統和氛圍。或許經濟差了會有影響,但這裏的藝術家算是得到藝術愛好者支持。」她的工作室在Down town裏的半山,和另一年輕藝術家合租,單位望見整個尼爾遜城,在香港可算豪宅景觀,「這裏的租金是我們可負擔的水平,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友誼而合住的(笑)。這裏寧靜,很適宜創作。」尼爾遜Trefalgar street上有遊客必去的Jens Hansen金匠店,為已離世的丹麥珠寶設計師Hans Jensen 所創辦。工藝精巧,而設計樣式現代,至幾近前衞。店子受《魔戒》委約製作魔戒,遊客都到店內一睹the one ring。前舖後居,前舖光鮮但平平無奇,「後居」則是傳統、塵土飛揚的小工場。Hansen的兒子在工場一角忙於回覆電郵打理生意,另一方有老中青三個工匠密密手,他們自稱「Jewe ller」(珠寶師)。最年輕的Ben只有22歲,卻已在16歲於此店學師四年、任正式珠寶師兩年。「尼爾遜也有理工學院教授珠寶等製作,但我認為學不到什麼。我父親是鐘表工匠,同時開珠寶工場,我自小就在那些地方玩了。」Ben碧目放光,「學師(appenticeship)的過程,我一點不覺得漫長。此工作正正需要這樣的認真和能耐。在尼爾遜這樣的學徒制還是有不少,在這裏安靜地存在,畢竟手工藝仍是主要藝術行業。」(紐西蘭文化之旅‧三之二)
生意仔
除了山水畫,六七十年代抬頭的陶瓷藝術是尼爾遜藝術的另一主軸。陶瓷、木藝、編織、珠寶設計等皆為紐西蘭藝術的重要表現。影響自毛里的編織和雕刻傳統,而長年在鄉郊生活的紐西蘭人,逐漸形成一種自給自足、獨立實際的文化。又因此構成講求實用、具原始氣味(即是同時糅合當代)的藝術創作形態。這種藝術非當代主流,尤其跟以歐洲為中心的高雅藝術頗見距離。但對當地以至英國、澳洲的藝術愛好群體來說,他們樂於採購入屋藝術品。起碼金融海嘯前,這種藝術品零售在尼爾遜非常興旺:以往航空公司時會加開班次,運來大批手持金卡的婦女。
婦女會抵赴之地,其一為前身是貨櫃碼頭的Mapua區。Coolstore gallery 是最早進駐該區的藝術商店之一,老闆娘說起十多年前她來做開荒牛,「當時已有很多藝術家和畫廊,卻只有一家賣畫品的店和餐廳,令人不解。」她說起店裏有太平洋氣息的作品無論在國內外都非常暢銷,「大約在五十年代興起一股太平洋文化身份的潮流。」香港人或許不陌生的「kiwi」一詞,總括指混合了各種文化特質的「當代紐西蘭人」和其文化。它是kitsch(通俗)藝術,象徵包括蜜蜂、雨靴等日常物品,以及叫「8毫米鐵線」的五金材料。這種鐵線可解決大部分家居問題,是kiw i的身份代入,意味自強實際、隨性開朗的性格特質。過往本土流傳、浸養着這種kitsch文化,反而不那麼熱衷發展曲高和寡的high-art,令紐西蘭在當代藝術的版圖上隱形。而近年經濟衰退、去年基督城震災和全球藝術銷售工業的新模式興起,大批手持金卡的婦女倒是消失了。
「累積了聲譽,我們的生意還好。事實上,還是會有人喜歡買入屋的藝術。」在Coolstore gallery裏,見到不少陶瓷、雕塑和編織物,生活化的載體卻已糅合不少當代的概念藝術,和太平洋文化icon,在大勢裏摸着石頭過河。
後記
記者曾致函威靈頓、奧克蘭和尼爾遜當局,詢問這三個藝術之城同樣的問題:例如他們的藝術政策、多少藝術家居住、怎樣面對境內以至世界的競爭,如何以藝術吸引旅客等,都是很典型的「創意產業」問題,三個城市(尤其是威靈頓和奧克蘭)都給予精采正面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大約在二十一世紀初作藝術政策的大規模檢視,紐西蘭近年亦建立了全國性「創意產業局」。
我曾經想過把這些答案一一鋪陳予讀者,但細讀下發現各城的措詞和內容幾乎相同。而且,那些答案亦沒能令人更明白當地的藝術生態。那些「失效」的訪問,卻同時令記者憶及身在尼爾遜的深刻感受,雖然記者只當了數天遊客,未能看個仔細。那個積極迎合世界大勢,但同時仍停留在某種因為原始的快樂而創作,植根當地文化、資源、半都市的藝術狀態,令記者思考「創意」,或「西九」等各種詞彙時,得到一個略為不一樣的參照。
滙演在首都威靈頓,當地以藝術首都自居,齊集國立藝術博物館、國立芭蕾舞團、音樂學院等。近年還跑出了大量華人聚居的奧克蘭,落力投資,野心建立藝術地位的「超級城市」(Supercity),與威靈頓分庭抗禮。
有紐西蘭人跟我戲言,「紐國以欖球運動聞名,但欖球比賽也不過令人多買幾支啤酒,但藝術活動就誘使人們買高價時裝和藝術品!」文化產業作為這世紀藝術發展的潮語,紐西蘭雖是南太平洋「孤島」,也未能置身事外。
紐國此行,我卻看見了尼爾遜(Nelson),南島北端的第二老城。
尼巿才是國內最大盛事WOW show發源地。多年來吸引藝術家聚居,被譽為如在天堂創作,是紐西蘭藝術的核心之一。對世界來說,尼爾遜不見得名不經傳,Lone lyPlanet早奉之為藝術老字號城鄉,不少西方遊客會特意前赴購買作品。
但這地方由自然地景孕育藝術,不是都會的當代潮流。多年以來尼市以自家風格推廣藝術,在近年創意產業的新潮下受到衝擊。記者以為隔岸觀火,但遊歷經驗也如同明鏡,立時照見自身︰由文化政策至西九,由官、商、傳媒至藝術家,香港一直慣用經濟和政治建制去談藝術,其實更像盲目悶局。
Suter Art Gallery 尼爾遜標誌性的公立畫廊Suter Art Gallery(圖左),1898年由英國牧師Bisho p Suter之妻建立,兩夫婦是當地文化生活推動的先驅。現時主要收藏「立國」早期英國傳統繪畫,如水彩畫家Bill McGully、 SirMountford Tosswill Woollasto n KB 現代畫,以及尼爾遜著名的陶瓷藝術品等收藏。現集中購入當代藝術作品,毛里人古時給紐西蘭取名Aotearoa,意指Land of the Long White Cloud(長如白雲的土地),藝術家以歐洲移民的爺爺們屋子裏的罩燈,排列出現代生活版的Long White Cloud。
歷史鎖櫃
甫下機,尼爾遜內陸機場通道上已有觸手可及的大紅牡丹相迎。空氣清新,山幽水清,此地陽光充沛,氣候冠絕紐國。當今城市人視這種地方為度假遠足、玩冒險遊戲的後花園,但過去,好山好水還是會令許多藝術家留下來,安心創作。
有一種說法是,公元800 年,善航海的玻尼西亞人(Polynesian)發現紐西蘭,被認為是紐西蘭原住民毛里族人(Moari)前身。 英國人於十九世紀初抵,進行殖民,跟毛里人簽訂英毛版本有出入的和約Treaty ofWaiganti。英國自此成為「合法」殖民者,但毛里人仍擁有地權。其後毛里族有感殖民霸權不肯賣地,雙方大戰,殖民者勝。後來的英愛移民跟母國疏遠,益受毛里文化和鄉郊生活影響。紐西蘭導演Jane Campion名作《鋼琴別戀》裏,十九世紀中被迫嫁給紐西蘭白人地主的蘇格蘭女子,和臉上畫有毛里刺青的地主朋友、融入毛里族社教的男人熱戀。經歷爭端和傷害以後,他們終落戶尼爾遜。
尼爾遜是紐西蘭藝術的歷史鎖櫃。記者有幸拜訪Brian Strong,紐西蘭重要的四十後地景畫家之一。他將畫面切割多格,將同一空間的不同時間、光度並呈。山巒和海洋的橫向地平線,和直刺刺的紐西蘭棕樹,構成「crucifix」(十架)意象。他的山水下隱現英國和毛里人的和約,以及毛里人刺青的面目。自然地景和兩個種族的關係張力成為他的靈感泉源。
現在毛里族人口只佔15%,關於土地以至海岸海床的擁有權爭端,至今未停。
二十世紀中毛里文化抬頭,對其文化身份和土地權發出捍衞之聲。Strong翻箱倒籠,拿出他在八十年代的畫,題材是1975年橫越整個北島的毛里土地大遊行(Moari Land March)。這是毛里人爭取權利的關鍵長征。畫上見到引領遊行的八旬老婦Na nnyWhina Cooper的側面,後方的巨紅天主教十字架卻是觸目驚心。也令人想到不少毛里人十九世紀被同化為天主教徒,他們尋求公義的語言今天如何被作品中介呢?毛里族人也有發展其Moari Art,保留原住民藝術風格,但不算關鍵。此部分或需另文討論了。
藝術作為策略,
藝術作為藝術
如今在尼爾遜聚居的全職藝術家比以往少,現多為半職藝術工作者。數年前尼爾遜藝術局突然關閉,對藝團和藝術家的資助戛然中止。大批藝術家到市議局抗議。同時,在藝術帶動經濟收益下降,尼爾遜被紐西蘭其他城巿、乃至國際城市開始拋離的情況下,尼爾遜展開了大型的藝術政策檢討。數百頁藝術策略提案,詳列市內現存的藝術形式、所有公共藝術品,又以大體的行政語言談經濟效益與推動專業及康樂藝術。坊間對尼爾遜的指責還包括,「在通往尼爾遜無地標指明這裏是藝術之城,連尼爾遜主要街道Trefalgar street也沒有好好的一塊路牌。」記者抵Tref algar street 的時候,路標倒已弄得好好的。尼爾遜一邊要滿足全球化下的旅客和經濟,一邊記者卻遇上一些在這城裏安身於精純藝術創作的年輕人。來自基督城的Amy自去年地震後,遷居此平靜之地。她是冒起中的年輕藝術家,倒不特別關心官方的藝術政策,「我正職是學校老師。我其實頗喜歡半工半創作的狀態。在學時我沒受到什麼優惠,如今也沒打算接受政府資助。我認為,若受資助,作品要向公眾負責、展示給大眾。我現時並不想做這樣的作品。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政府所能做的,而是社會整體有尊重藝術家的傳統和氛圍。或許經濟差了會有影響,但這裏的藝術家算是得到藝術愛好者支持。」她的工作室在Down town裏的半山,和另一年輕藝術家合租,單位望見整個尼爾遜城,在香港可算豪宅景觀,「這裏的租金是我們可負擔的水平,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友誼而合住的(笑)。這裏寧靜,很適宜創作。」尼爾遜Trefalgar street上有遊客必去的Jens Hansen金匠店,為已離世的丹麥珠寶設計師Hans Jensen 所創辦。工藝精巧,而設計樣式現代,至幾近前衞。店子受《魔戒》委約製作魔戒,遊客都到店內一睹the one ring。前舖後居,前舖光鮮但平平無奇,「後居」則是傳統、塵土飛揚的小工場。Hansen的兒子在工場一角忙於回覆電郵打理生意,另一方有老中青三個工匠密密手,他們自稱「Jewe ller」(珠寶師)。最年輕的Ben只有22歲,卻已在16歲於此店學師四年、任正式珠寶師兩年。「尼爾遜也有理工學院教授珠寶等製作,但我認為學不到什麼。我父親是鐘表工匠,同時開珠寶工場,我自小就在那些地方玩了。」Ben碧目放光,「學師(appenticeship)的過程,我一點不覺得漫長。此工作正正需要這樣的認真和能耐。在尼爾遜這樣的學徒制還是有不少,在這裏安靜地存在,畢竟手工藝仍是主要藝術行業。」(紐西蘭文化之旅‧三之二)
生意仔
除了山水畫,六七十年代抬頭的陶瓷藝術是尼爾遜藝術的另一主軸。陶瓷、木藝、編織、珠寶設計等皆為紐西蘭藝術的重要表現。影響自毛里的編織和雕刻傳統,而長年在鄉郊生活的紐西蘭人,逐漸形成一種自給自足、獨立實際的文化。又因此構成講求實用、具原始氣味(即是同時糅合當代)的藝術創作形態。這種藝術非當代主流,尤其跟以歐洲為中心的高雅藝術頗見距離。但對當地以至英國、澳洲的藝術愛好群體來說,他們樂於採購入屋藝術品。起碼金融海嘯前,這種藝術品零售在尼爾遜非常興旺:以往航空公司時會加開班次,運來大批手持金卡的婦女。
婦女會抵赴之地,其一為前身是貨櫃碼頭的Mapua區。Coolstore gallery 是最早進駐該區的藝術商店之一,老闆娘說起十多年前她來做開荒牛,「當時已有很多藝術家和畫廊,卻只有一家賣畫品的店和餐廳,令人不解。」她說起店裏有太平洋氣息的作品無論在國內外都非常暢銷,「大約在五十年代興起一股太平洋文化身份的潮流。」香港人或許不陌生的「kiwi」一詞,總括指混合了各種文化特質的「當代紐西蘭人」和其文化。它是kitsch(通俗)藝術,象徵包括蜜蜂、雨靴等日常物品,以及叫「8毫米鐵線」的五金材料。這種鐵線可解決大部分家居問題,是kiw i的身份代入,意味自強實際、隨性開朗的性格特質。過往本土流傳、浸養着這種kitsch文化,反而不那麼熱衷發展曲高和寡的high-art,令紐西蘭在當代藝術的版圖上隱形。而近年經濟衰退、去年基督城震災和全球藝術銷售工業的新模式興起,大批手持金卡的婦女倒是消失了。
「累積了聲譽,我們的生意還好。事實上,還是會有人喜歡買入屋的藝術。」在Coolstore gallery裏,見到不少陶瓷、雕塑和編織物,生活化的載體卻已糅合不少當代的概念藝術,和太平洋文化icon,在大勢裏摸着石頭過河。
後記
記者曾致函威靈頓、奧克蘭和尼爾遜當局,詢問這三個藝術之城同樣的問題:例如他們的藝術政策、多少藝術家居住、怎樣面對境內以至世界的競爭,如何以藝術吸引旅客等,都是很典型的「創意產業」問題,三個城市(尤其是威靈頓和奧克蘭)都給予精采正面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大約在二十一世紀初作藝術政策的大規模檢視,紐西蘭近年亦建立了全國性「創意產業局」。
我曾經想過把這些答案一一鋪陳予讀者,但細讀下發現各城的措詞和內容幾乎相同。而且,那些答案亦沒能令人更明白當地的藝術生態。那些「失效」的訪問,卻同時令記者憶及身在尼爾遜的深刻感受,雖然記者只當了數天遊客,未能看個仔細。那個積極迎合世界大勢,但同時仍停留在某種因為原始的快樂而創作,植根當地文化、資源、半都市的藝術狀態,令記者思考「創意」,或「西九」等各種詞彙時,得到一個略為不一樣的參照。
撰文、攝影:黃靜 wongching@hkej.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