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 2011-09-07 文/胡恩威 ]
藝發局有責:為什麼香港長期缺乏文化政策?
編按:上月10日,胡恩威在本版發表一封給藝發局新任主席王英偉的公開信後,獲社會廣泛討論;據悉,王英偉亦有邀約胡恩威會面。是日胡恩威再寫一文,從「會面」這話題談起,檢討香港文化藝術政策的缺失。
王英偉主席:謝謝你的回覆和會面邀請。如果我們的會面,能具體地為香港藝術發展政策開展一系列工作,這才有會面的價值。我最擔心的是,我們的會面,只是典型港式政治公關表述,那便沒有什麼意義了。為了避免這情况出現;我認為閣下應先以書面方式,具體回覆我在公開信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香港民間關注藝術發展的朋友非常重視的。具體回應這些問題,才可以避免閣下在回覆裏提到的誤會的可能。我發表公開信的目的,其實不是針對閣下個人那麼簡單,而是期望透過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思考香港未來藝術發展的策略,以及具體的行動綱領。
蒐集「文化行為數據」的可能
早前,港澳辦王光亞主任提到香港公務員不太會作長遠規劃;香港藝術發展也面對沒有長遠規劃的情况,而香港藝術發展局作為香港唯一的法定藝術發展公共機構,是有責任推動更具深度的藝術發展規劃。藝發局的功能除了是提供撥款外,更應加強其藝術政策智庫角色,促進香港公眾對香港藝術發展的認識。香港目前藝術發展最大的困局,是香港政府以非常不科學和不專業的方法處理藝術政策。首先,香港政府並沒有設定一個長期性的藝術數據統計系統,如閱讀和電影等等文化行為數據;沒有數據和資料,我們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政策分析,又如何討論下去?這些文化行為的數據系統,在中國內地、台灣、韓國、日本與歐美均已發展為一個常設性的系統。香港在這方面仍然是非常落後。因此,要建立香港長遠的文化藝術政策,藝發局應多認識世界各地的藝術資料蒐集和研究系統,並應提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智庫功能。
藝發局委員的責任
藝術政策的成敗,除了是前期的資料蒐集和研究之外,後期的政策設計方法和過程也十分重要。藝發局具備一個選民基礎的平台,可惜過去一直未有好好運用。藝發局的運作透明度,也是愈來愈低,原因是發放資料不足,藝發局委員工作沒有交代好;藝發局是有責任提供行政支援,協助委員交代工作;而閣下更應考慮定期舉行由閣下主持的公聽會和工作坊,具體地研究與藝術發展有關的政策。中國內地的十二五規劃,具體提出了和創意產業有關的發展策略;香港藝術發,是不是也應計劃一個以三至五年為基礎的發展策略,而不是目前的見步行步。
以上種種提議;目標是尋求一個更有效、更科學、更民主、更理性的方法,建立一個真正具備長遠策略的藝術政策。香港藝術在上世紀80 年代,一直是亞洲最多元、最具備活力和創意的,但這20 年,香港這個優勢已經被周邊城市追上,造成這個情况,是香港藝術政策在基礎教育、專業精英培育、研究和創新產業等等,並沒有長遠政策所致。我也期待閣下以商業上的成功經驗,和香港藝術界一起建立一個真正可持續發展的藝術生態環境,而不是把藝術和商業變成非理性的對立。祝好!
文. 胡恩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