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戲劇節四地專家精英聚澳
[ 市民日報 2011-12-14 原文連結 ]
華文戲劇學會指出:華文戲劇節是兩岸四地戲劇盛事,今年是第二次由本澳主辦,下次與澳門再遇可能會是2019年,故華文戲劇節在澳門舉行可以說是8年一遇的戲劇盛會。活動將於本月14日至20日舉行,屆時會舉行學術研討會,發表44篇有關戲劇的論文,以及上演9套具代表性劇目。
華文戲劇學會行政總監鄺華歡和市場推廣及培訓總監張佩華介紹華文戲劇節時指出,戲劇節是誕生於1996年在北京舉行的華文戲劇交流活動,有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兩岸四地的戲劇專家學者和戲劇界代表參與,發表論文和舉行研討會,組織觀摩的展演劇目,並舉行演後座談。及後每兩年輪流在四地舉辦(期間停辦1年),至今華文戲劇節共舉辦8次,而澳門是繼2002年後,第二次成為主辦區。鄺華歡表示,下次由澳門主辦的時間將會是2019年,故華文戲劇節在澳門舉行可以說是8年一遇的戲劇盛會。
演後回饋意見 發表44篇論文張佩華表示,是屆華文戲劇節由文化局及澳門華文戲劇學會聯合主辦,於本月14日至20日舉行,活動主要包括學術研討會及劇目展演兩部分。
華文戲劇節不單是以表現為主的戲劇活動,除注重戲劇欣賞外,更着重戲劇學術分析,從資料整理及記錄上展開深層討論。活動期間,來自各地的戲劇專家學者除發表論文外,也會觀看各場戲劇表演,亦會在演後展開討論,對表演團體來說可得到寶貴的回饋。現時,各區代表共收集44篇論文,計有大陸18篇、台灣10篇、香港8篇和澳門4篇,以及海外4篇。
張佩華續稱,對觀眾來說,公演的9套戲劇也很重要。張佩華表示,以往輸入本澳的戲劇多富有娛樂性,因製作費、運輸費以至工作人員的住宿費等支出龐大,故外地劇團多選擇廣受歡迎的戲劇。但是次華文戲劇節帶來的劇目,坦白說,不由澳門觀眾選擇,是各區選擇最想呈現的作品。
15場密集演出 場地具澳特色如香港代表選出《卡夫卡的七個箱子》,風格較詭異,於2008年首演時勇奪9個當地舞台劇獎項;台灣代表則帶來《K24》,所創造出電視劇集式的劇場,深受當地觀眾歡迎。大陸帶來的《彌留之際》及《原野》,皆是國家一級導演、一級演員的陣容。她指出:近年大陸對戲劇的要求高,除重視導演的工夫、演員技巧外,如燈光設計等視覺方面亦有所追求。澳門代表則以《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門怪談》及《天琴傳說》為主,分別講及澳門多個深層次議題,以及不同年代的澳門故事。而大會選擇3套屬參展性質的本地作品,包括:《在雨和霧之間》、「一人一故事」《十年》及《青春禁忌遊戲》。
張佩華提及,華文戲劇節於製作上是官方與民間共同合作,在運作上具有自由度,而為了控制成本,是次沒有印製大型廣告板,主要以網路宣傳,如Facebook、微博。她認為,活動目的不是為了票房,而是凝聚各地代表交流,故特意創設一個網站向各區傳媒交代有關活動。她指出:製作一個網站很花心力,但卻有助推廣及記錄有關事項,而且網站上亦設有「友好分享」欄目,分享籌備過程遇到的點滴和經驗。鄺華歡表示,於1周時間內上演9套共15場戲劇,演出密度很高。
而表演場地有工廠大廈,認為能呈現本地特色,正如曉角話劇研進社、劇場農莊、天邊外(澳門)劇場及葛多藝術會亦設於工廈。當然,亦會選擇具代表性的崗頂劇場,因它是大中華區首個西式劇院。至於觀眾層面,不單單只看本地觀眾,有外地的學校組織學生特意來澳觀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