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上半場張力逼人
[ 大公報 2011-04-08 原文連結 文/何俊輝 ]
《哥本哈根》由英國劇作家 Michael Frayn 編劇,蔡錫昌兼任翻譯與導演,眾劇團跟香港話劇團聯合製作,是一齣以真人真事加大量想像構成的戲劇。
《哥》劇開始, 便是Bohr ( 白耀燦飾) 、Heisenberg ( 杜施聰飾) 和Margrethe(Bohr 的妻子,潘碧雲飾)三個鬼魂的對話,在編劇安排下,他們談論着德國物理學家Heisenberg 於一九四一年到已被納粹佔領的哥本哈根,探訪丹麥物理學家Bohr(他有一半的猶太血統)。該次家訪衍生了三個版本,因為三人從沒有在現實中向外界透露「一九四一家訪事件」做過什麼談過什麼,編劇只好憑一些史料和竊聽得來的錄音檔案作猜測、想像,虛實交錯地重組事件的不同版本。
「歷史版本」引人入勝
《哥》的上半場,是一個將三名角色與一九四一年時代背景緊扣的「歷史版本」,當中Bohr 跟Heisenberg 的對立局面耐人尋味兼引人入勝。兩名物理學家本來情同父子(Bohr 有兩個親生兒子早逝,故此他把Heisenberg 視作兒子以作感情、心理上的補償,劇本在這方面刻畫細膩),但基於一個是德國人一個是猶太人,而且兩人都好像懂得製造原子彈,於是Bohr 便懷疑Heisenberg 暗中幫德國研製原子彈,而Heisenberg 在家訪時亦懷疑Bohr 暗中幫由英美等國組成的同盟國研製原子彈。
對觀眾來說,此充滿猜疑及試探、有大大小小謎團卻沒有解開的處境,就像一齣充滿戲劇衝突、張力逼人的間諜或港產臥底電影,看戲時難免使人聯想到:投下到廣島的原子彈跟二人這次會面有關嗎?
《哥》劇的確為觀眾帶來豐富的想像空間,皆因「有蓋世太保跟Heisenberg秘密接觸」等情節只以台詞來交代,讓人在腦海中想像出角色遇到的實況,至於兩位物理學家到家外散步後即鬧翻、卻沒有交代任何情況的「留白位」,觀眾自然會對此各自演繹,而以大小圓形為構圖的虛幻布景也有助想像,使觀劇過程趣味盎然。
「科學版本」較難明白
《哥》下半場的頭七場戲,重點敘述 Heisenberg 在 Bohr 家中跟 Bohr 討論或爭論很多物理學的問題,是一「科學版本」。對觀眾來說,這七場戲提及了大量深奧的物理學理論,看戲時可能無法明白兼感到沉悶,亦不像上半場般因較深入觸及種族矛盾、戰爭而帶來很多反思;更大問題是,七場戲均沒有使人對三個角色產生「跟上半場有明顯差異」的印象,亦沒有爆出一些對「歷史版本」有很大衝擊的情節(縱使有,觀眾也因這七場戲的台詞太艱深而難以察覺),想快些結束演出,相信是不少觀眾的心聲。
「哲學版本」帶出轉折
整齣《哥》劇最後一場戲,三個鬼魂演繹了一個家訪的「哲學版本」。此版本篇幅甚短, 只能為筆者帶來少許但挺重要的感受,那就是編劇提到Heisenberg 跟Bohr 日後有不同的命途轉折點(如 Bohr 能逃離納粹的魔掌與 Heisenberg 被英國政府軟禁後獲釋),既可能跟該次家訪有關,又可能跟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有關(包括 Heisenberg 用一包香煙收賣了秘密警察),進一步把人生無常、機緣等,跟全劇常提及的「測不準原理」緊扣在一起。
演出大部分時間,三名演員都沒有離開過觀眾的視線範圍,觀眾充分感受到他們花上大量體力心力去演活三個角色的相處、角力狀態,當中尤以杜施聰的演技最教人動容,他道出怕美國用原子彈炸德國時,爆發出非常激動和惶恐的情緒,愛家愛國之情伴隨其真摯的淚水洶湧出來,跟三名主角回憶起初相識時的快樂情景構成強烈對比。
從白耀燦和潘碧雲的說話╱自白、眼神和一舉一動中,觀眾亦可以感受到二人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人生經驗,能隨機應變。三名演員說出大量有關物理學的台詞,演繹角色很有說服力,看來三人在排戲階段盡力了解該些物理學理論。
何俊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