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節的國際視野:鏡子與空椅子
[ 信報財經新聞 2011-04-08 文/陳國慧 ]
近年台灣舞台對當代歐洲劇場創作的關注是顯見的,新文本、新導演、前衞劇場美學的作品搬演不斷。如「兩廳院」自2009年開始舉辦「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強調「跨國界」、「跨領域」、「跨文化」的策展理念,一方面邀約「最具指標性的國際節目」,同時策動海外與本地藝術家的互動。
至於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及文化基金會承辦的「台北藝術節」近年走勢積極,2008 年上演羅伯.威爾森改編自印尼南蘇拉威西島神話的《加利哥的故事》, 2009 年則帶來多部莎劇的當代演繹,包括波蘭的「任我行劇團」《重裝馬克白》等,去年亦有羅伯.勒帕吉執導,長達九小時的聲音與視覺劇場《眾聲喧嘩》。
台北的比拼氛圍和勇氣
上周剛於香港藝術節期間上演的柏林劇團《三毛錢歌劇》,由羅伯.威爾森執導,也許大家都衝着威爾森的視覺美學而來,多年不見朝聖依然。但大師身影早在台北排練室錯落不斷,分別與著名京劇演員魏海敏合作《歐蘭朵》(TIFA 2009)及與「優劇團」合作《鄭和1433》(TIFA 2010)。誠然,這些跨文化合作最後成果好壞參半,坊間對《鄭》劇的評價更是負面,當地觀眾對這些東西方互動創作的成效抱有很大懷疑,票房看來亦是不理想的。
像《鄭》劇開演前約兩星期,筆者就曾收到過由內部轉傳的一通購票特惠電郵,可見票房的確受壓。不過即若面對評論和票房的雙重壓力,但似乎無損台灣國際藝術節對這些跨文化「搞作」躍躍欲試、再接再厲的姿態。失落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中心位置和話語權,台灣在真正的劇場空間試圖打開藝文多元可能性的立場顯見,借助國際大師的名字是一道法門。
不過兵行險着,大師自有身段,本土藝術家亦有靈光,兩者碰出是燦爛火花還是水火不容難於預算;但主辦者的視野和勇氣不能忽視。另一方面,藝術節之間的競爭亦相當激烈,即若同屬由官方主辦的節目,亦無疑形成一股「比拼」氛圍。先不論在年初進行的台灣國際藝術節,暑假期間亦有台北藝術節和以小劇場作品為核心的「台北藝穗節」,這兩個藝術節今年甚至首設策展人、藝術總監製,留學捷克的劇評人和劇場導演耿一偉首任藝術節藝術總監,資深劇場創作者藍貝芝則為藝穗節協同策展人,看來尚有更多好節目在後頭。
遙遙又近在天邊的戰地呼喊這些藝術節各具特色和主題,也主動邀約不少當代海外作品入節,加上當地各省、各市、各文創園區等舉辦的文化節、劇場節整年進行不斷,藝術節是成了一片爭奪觀眾的「戰場」。相對於香港舞台國際多元色彩的褪色和大型藝術節策劃方針的保守,台灣方面策展的積極姿態成了一面鏡子;另一方面,對於國際議題的緊貼與注視,亦令台灣藝術節的視野較香港的開闊。像剛於台灣國際藝術節上演的「華沙新劇團」的《阿波隆尼亞》就是一例。
呼應是年藝術節「愛與和平」的主題,《阿》劇由當今歐洲劇壇火紅的波蘭新生代導演克里茨托夫.瓦里科夫斯基執導,取名自波蘭記者漢娜.克勞根據史實改編的同名小說,內容講述波蘭女子阿波隆尼亞,在戰時設法把多名逃脫的猶太人藏於家中,被告發後投靠父親,德國人說只要她父親肯為她頂罪就可免一死,但父親卻不願犧牲,女兒最後遭處決。
有關阿波隆尼亞的故事,雖只佔《阿》劇十一個篇章中的尾聲一章,但卻是與其他希臘神話人物如殺死丈夫的克麗泰梅絲特拉、被妻子殺死的阿伽門農、為父復仇的奧瑞斯提斯、死亡之神阿波羅的篇章平衡並置,顯示「阿波隆尼亞」作為一種「逆向」姿態的重要性,亦對應了導演在章節之間互相穿插,剝開愛、暴力、仇恨、施虐者(為開脫罪名弱化為被虐者)、被虐者(為復仇之名強化為施虐者)、原罪等議題的層層糖衣,揭示人性最深沉的黑暗,直向人文價值的建設、愛的偽善、公義的存在提出尖銳的質疑。
誠然這些質疑並非今天才提出,很多戰後文學、當代德國電影是討論不絕。但瓦里科夫斯基配合了多媒體即時影像、人偶、燈光和舞台裝置的元素,交替出現演員以「演講」訓示觀眾的「現實」,和神話人物搬演社會矛盾的「劇場幻覺」,加上視聽娛樂水平極高的搖滾樂曲作每章狠批後的「安撫甜品」,把議題既「血腥」又「溫柔」地具體剝開,誓要觀眾在最熟悉不過的媒介語言下直面內心黑暗。
「去野餐,比來劇場值得」如《阿》劇中的小孩是橡膠製成的人偶,既冷漠又詭異,人性暴戾的輪迴不息令人背後發涼;情侶在鏡頭前說有多愛對方,畫外音問「你願意為對方死嗎」令兩人沉默,而「死嗎」餘音裊裊;演說者質問觀眾不能對「屠殺視若無睹」,麻木等同殺人者。唸歷史出身,反思波蘭保守民族主義,對波蘭人屠殺罪孽以「無知」開脫的「罪惡感」特別敏感的瓦里科夫斯基,他提出的思考對目前波蘭社會來說固仍有很大衝擊力;但《阿》劇所針對的題旨已然越過波蘭語境,對整個文明的反思和力度之強叫人深深震撼。
如此作品在台北搬演,開演前尚有大量空座待填滿;不少觀眾在中場前已離席。四小時嚴肅的文明反思在香港有可能被搬演嗎?
只是瓦里科夫斯基說: 「如果我們是幸福的話,那就去野餐,比來劇場值得。」
陳國慧
【從異地/熟鄰旁觀底下...】幾個月前我和太太從香港來台灣旅遊,歷時31天,走訪了大小城鎮。在雅痞的一個晚上亦很值得回味,其中包括食物與音樂。我們很高興台灣不少人還可以讓優雅、有意義的生活模式留著。整體上,我們香港在這樣的空間已很少,租金貴、人的心態不一;只有有少部份人,因近年社會的改變而追求主流以外的生活,我們就是這少眾之一。以下是我用照片寫下台灣之旅的另類角度:http://artswise.blogspot.hk/2014/12/photo-journal-taiwan-7-82014-part-2.html 台灣加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