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

[剪報] 體驗式劇評

[ 澳門日報 2011-11-07 文/踱 迢 原文連結]

體驗式劇評

一地之戲劇發展與一地之文化政策當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結合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的關係去觀照劇場演出的得失,當然可更立體地反映本土劇場美學、技術或表演等相關問題的普遍現象,可是將演出的任何缺失都怪罪到“政策”的層面,則作品本身應有的更深入的評論便會被忽略掉,甚至,原本作為評論主體的演出,最終變成了政策評論下的一片背景。

缺少對作品直接的批評,集中在政策及整體生態層面的討論的特點,也跟上文中“溫和性”、“體驗性”、“業餘性”有關。俗語說“有了共同敵人才會團結起來”,過去一段頗長的日子,寫劇評的本來就是劇場界中的創作者、參與者,“體驗性”強的書寫方式,是珍貴的第一手觀察紀錄,又由於對行內行情的瞭解,當然寫得比較貼近演出製作的肌理,可是由於大家都是行家,業餘性質參與,之間又沒甚麼利害關係,於是字裡行間也有一種理解彼此難處的“溫和性”,將演出裡的問題,轉槍頭指向客觀的大環境、政策的不足上,比較容易找到同聲同氣的人;忘了“衝突”乃戲劇的根源,生活中的衝突也不盡是負面的,不同觀點的論爭,也許不一定有結果,卻能夠在同一個作品開啟更多元的思考路徑,對作品的參與者,以及觀衆都有益處。

行內人劇評的高峰期是一九九六年至二○○一年間本報藝海版專欄“戲語群音”,七位劇場行內人每人每日一篇戲劇文章盛極一時,可現在回看這些文章其實不少像行內人之間的閒聊,有些背景和術語並非一般讀者能理解,而且由於戲劇圈不算大,每逢到大型演出時,不同團體的人都會被拉入伍擔任不同崗位,這七位作者有時一半以上參與同一個演出,七天裡一起寫同一個戲,“群音”變成“獨語”,評論的獨立性愈行愈遠。“戲語群音”專欄結束後,澳門戲劇評論也走向沉寂,報章上戲劇文章不少但都以宣傳新戲上演的居多,眞正寫觀後感、評論的愈來愈少。二○○一年後體驗性劇評大減,原因和澳門劇場跟亞洲經濟走入低俗有關,也由於這時期澳門劇場正值靑黃不接期,七八十年代劇場人活躍度大減,劇場正走向年靑化,寫文章的人也更少了。

(回首澳門劇評·四)

踱 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