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剪報] 小腳板踏大舞台 劇場學解難

[ 香港經濟日報 2011-07-22 郭子臻 ]
 
小腳板踏大舞台 劇場學解難

一年一度的國際綜藝合家歡經已開鑼,活動一如往年,集音樂、戲劇、電影、魔術等元素,讓家長藉各類藝術活動啟迪孩子。有兒童戲劇工作者指出,兒童劇的演出媒介多元化,內容淺白有趣,家長應鼓勵孩子參與其中;亦有語文科老師認為,透過在戲劇中唸對白,可成為小朋友語言訓練的動力。

香港親子劇團課程總監及親子班戲劇主任譚煥玲(Heaven)指出,小朋友入場看表演,最緊要開心,開心當然要大聲笑,但她建議家長入場前先教導小朋友基本禮貌,如在場內不可以大聲說話、吃東西、走來走去等,要注意不要騷擾到別人。

她笑言,兒童劇的劇種多樣化,家長帶孩子走進劇場,不用刻意告訴孩子這個劇有甚麼意義,反而要多留些空間讓孩子自行去感受、思考,看完後的討論環節,可以從他們的感覺入手提問。「家長可依據孩子的能力發問一些開放式問題,也要給機會孩子發問。這既有助增進親子關係,更可激發孩子的思考及表達能力。」

掌握領導技巧

Heaven 接觸過不同年齡的劇場小團員,也有不少家長回饋,說孩子年紀小小走上大舞台,藉由參與演出,在行為上也會有所改變,不知不覺間成熟了。

她強調,參與兒童劇對不同年齡的小朋友,甚至家長,都會有所得着。「幼稚園小朋友演出時會有較多失誤,但不要看他們年紀小,小朋友對自己都有要求。曾有一次因道具問題出錯,孩子在台前只顧大笑忘記演出,但回到後台卻主動向導師提出可否再演一次,結果司儀詢問觀眾可否再給孩子一次機會,贏得全場掌聲。」

在小學生的訓練中,除了學習各種舞台表演的技巧,不少學員在排練時不單會說自己的台詞,也自然地記下對手的台詞,臨場會懂得執生,有時把對方忘記了的對白融會在自己的對白中。「而青少年團員,會知道自己是一個表演者,也對舞台演出有熱誠。當綵排時要求孩子當導演,他們已有板有眼,對演出程序有一定了解,也能掌握及運用領導技巧。」

她強調,任何年齡的小朋友,透過參與戲劇活動,可了解到別人也與自己有同樣的煩惱、挫折或恐懼,可紓緩生活中的焦慮情緒,也會較有信心去面對自己所遭遇的困境;而藉由不同的角色扮演,也提供了一個學習解決問題的途徑。

混合多種媒介

Heaven 認為,年紀較小的孩子與爸媽一同參與劇團的活動,效果更佳。「劇團課程多以混合形式進行,包括唱歌,跳舞、話劇、司儀,甚至有機會接觸導演的工作,年紀太小的孩子未必懂得選擇自己的喜好,家長參與其中,可從旁觀察,發掘孩子的長處;而當孩子要為劇團的演出排練時,家長亦可在家中與小朋友練習,加強親子溝通。」

Heaven 曾修讀遊戲治療,課堂上單從肢體語言,有時已可看出小朋友開心與不開心。「有些小朋友上課時不說話、不玩,只愛自己躲在一旁,導師會主動拖着他的手,與他一起邀請其他小朋友參與活動,讓他更易投入及學習社交技巧,當然這不可能即時看到效果,但四、五堂後一定會有所轉變。在親子班中,有時還會要小朋友交換家長拍擋,讓孩子不要只黏着自己的爸媽,多與別人交流,因此家長除了觀察,也要參與其中。」

Heaven 笑言,現今家長都很忙,陪伴小朋友的時間的確不足,但在孩子兩、三歲時多一起參與活動,習慣與他們對話,即使是由家長多說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只要能自小拉近親子關係,自有助日後的成長溝通。

﹏﹏﹏﹏﹏﹏﹏﹏﹏﹏﹏﹏﹏﹏﹏﹏

增進語文表達

曾任小學中文科教師及帶領戲劇組活動的黃雪陽(Sunny)亦表示,由學生演出自編、自導的戲劇,能激發孩子的創作力,加強自信心,也能訓練語文的理解與表達能力。「學生透過理解及背誦對白,再用自己的語言、表情、肢體動作表現出來,其轉化過程已是學習的元素。」

Sunny 會以戲劇遊戲來增強同學語文運用的能力,如設定謎題,讓同學參與討論、創作對白,藉此訓練他們的邏輯思考,又或是把劇中的人物定格,要同學細緻地描寫人物的神態、特徵、性格、經歷等,會令作文的內容更充實。

她稱,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是戲劇學習的目標之一。「透過戲劇情節讓學生互相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不但練習了臨場表達,也會更進一步理解劇情、或由課文改編故事的內涵,累積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經驗。」她強調,同學會慢慢學懂尊重及聆聽他人的意見,也會領悟團隊合作的重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