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連結 文匯報 2011-06-17 ]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 香港館上演「質樸與浮華」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簡稱PQ)堪稱劇場設計界的「奧林匹克」,是全世界最大型,且唯一以當代劇場設計及劇場建築為主題的世界性展覽。1967年,捷克文化部為了慶祝萬國博覽會在布拉格而舉辦第一屆PQ,時至今日,布拉格四年展已經稱為劇場人每4年一度的盛會。
PQ 2011將於6月16至26日在布拉格舉行,主要包括「國家館」(Section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劇場建築」(Architecture Section)與「國際學生設計展─劇場藝術節」(Student Section-Scenofest)等單元,更會同期舉辦關於燈光、音響及互動裝置藝術的多個展覽和研討會。
今年代表香港出征的5位設計師及其入選作品分別是袁卓華(《解/不/了/解/不》音響設計)、陳焯華(《萬千師奶賀台慶》燈光設計)、陳志權(《魔鬼契約》佈景設計)、葉卓棠(《無際空境》佈景設計)、揚子欣(《三國風流》燈光設計)。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由受訪者提供
香港館的主題為「質樸與浮華」。陳志權介紹說,這主題正好反映這4年來香港劇場與社會的關係——香港的許多劇團變得很商業化,演出市場中出現兩極現象,一方面或許出於市場考慮,許多大型的演出湧現;另一方面一些小團因為資源限制或是堅持信念,反而集中做一些小型、貼近觀眾的演出。「質樸與浮華,當劇場中的資源與商業元素越來越混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作為設計師,不論是燈光、服裝,還是佈景,都面臨着選擇的境況。而我們該如何取捨?又如何在我們的作品中反映出自己的態度呢?」陳志權說。
在長7米,寬5米,高約8米的空間中,5位設計師展示自己的入選作品之餘,也要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應「質樸與浮華」這一大主題。整個場館的設計也十分切題,從外面看來像是仍未撤去棚架、裸露出石屎的未完工大廈,裡面卻是金光耀眼,如酒店大堂般富麗堂皇的所在。原始與豪華的矛盾,指向香港社會尖銳的兩極分化,也在在顯露出設計師們眼中的劇場生態。
創作與後創作
至於如何在自己的區域展示作品,每個設計師會選擇不同的方式。燈光設計師楊子欣就選擇了最簡單明瞭的方式。「燈光是一瞬間的東西,很難用另外一種方式去表達。我在佈置自己的角落時,想的是怎麼讓觀眾可以看到當時我創作作品的那個時刻。我展示的作品是香港舞蹈團的《三國風流》,我把比較重要的演出時刻剪成片段,在現場播放出來。」
陳志權則把為香港話劇團劇目《魔鬼契約》所設計的場景模型放在了自己的展示區中,下面的地上放上一個四方框,裡面鋪了一些泥土,栽種一棵小樹苗。在模型的上方再放置小電視播放演出時不同的場景變化。「在香港,money-minded很厲害,樓的租金都好貴,不論政府是不是支持,做藝術家都很艱難。我想,在香港做藝術就好像是在中間的路上種樹,在水泥路面上挖開一個小洞,就讓你在裡面生存。基於這樣的感覺,我在現場安排了一棵小樹苗。」
葉卓棠的展示則最為複雜,他在現場打造一個裝置作品,在自己的原有創作上再發想,延展出新的意思。「展館的空間展現出質樸與浮華,對我來說,這本身就是對劇場生態的一種比喻。在這樣的生態中我們要如何自處,其實就已經影響了我們如何在這個場景中處理自己個人的那塊區域。」葉卓棠說:「原來的舞台作品和這次的展示,幾乎可以說是兩件事,這次的展覽可以算是一次『後創作』,用新的態度和想法,通過另外的視角去重新創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抽離出來,看自己的過去。一方面,我想讓大家對我本身的舞台作品有一個即時印象,我把模型、草圖、錄像紀錄等很簡單地擺在那裡讓大家看;令一方面,又重新創作了一個裝置,既包含了對當時那個作品的想法,也把當時在那個佈景中出現過的一些東西重新組合,變成一個新的作品。」
權力金字塔
現場可見的,將是一個壓在一張輪椅上的浴缸。浴缸中有七個塑料箱,裡面都裝了半箱水,其中六個箱子中擺放煙斗,中間的一個則裝着一條黑色金魚。在塑料箱和浴缸的空隙中放置了很多對穿過的黑色鞋子,男鞋女鞋都有。這些鞋子擠滿了浴缸中的空間,更不可遏止似地流瀉出來,一直散落到地板上。葉卓棠說,整個裝置就像是一個權力金字塔,「浴缸是一個很華麗的東西,它有些石屎面,所以也是一個城市的象徵,其中養活了一班掌控權力的人。」這些位於頂端的高層人士就像是那條黑色的金魚,困在簇新漂亮的塑料盒中,透過盒子半透明的表面,凝望着整個場館高處的一盞紅色水晶燈。那些鋪滿地板的黑色鞋子,則是權力下層無數奔波勞苦的大眾,然而被排斥在核心權力外層的他們,才是支撐着整個富麗城市景觀的基石。「裝置中的浮華的狀態,很像香港的浮華景象,或者是舞台的浮華景象。」葉卓棠說。他更在地面上放置一塊鏡子,當觀眾看向地板上的鞋子時,會自然看到自己鞋子的倒影,則不難想像,自己也是被那權力籠罩甚至擠逼出來,營營役役勞苦奔走眾生中的一個。
作品中的核心價值,都隱隱呼應「質樸與浮華」的香港景象。
白紙工作坊
另外,由「舞台設計師、技師、劇場建築師國際組織」(OISTAT)與PQ共同舉辦的「2011布拉格四年展劇場藝術節」(Scenofest),也將於6月16至26日同步舉行。其活動包括了「六大劇幕」(Six Acts)、「設計演作」(Design as Performance)以及「專業劇場工作坊」(Workshops)。香港資深舞台設計師曾文通的「白紙工作坊」在全世界200多個提案計劃中脫穎而出,獲邀參加「專業劇場工作坊」環節。
曾文通說,工作坊希望通過白紙這一最為簡易,也最為原始而充滿可能的媒介來探索空間的原始含義,使學員在與白紙的互動中發揮最大的想像力,打造自己的藝術空間,建構身體與空間的關係。這個工作坊曾經在多個地方舉行,包括內地、香港、台灣、泰國等,參與人數超過1,000人,每次的成果都令曾文通大感驚喜。
工作坊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個階段,學員將探索自己的身體,讓身體感受物件,或由物件帶動身體的動作。到了第二個階段,學員將進行即興表演。現場變化出圓形「紙陣」,剛開始時,學員要在不能改變紙陣的情況下做即興,唱歌、頌詩等,甚麼都行,曾文通本人也將在現場即興處理音樂與燈光。到了一定的時候,學員可以移動紙張,用遊戲的方式建立裝置作品,建立其自我表達的空間。「這個過程,其實發掘表演者如何改變空間,身體如何與物件互動。」曾文通說,以往的經驗中,許多專業的劇場人士在參加完「白紙工作坊」後都十分驚訝其間的「意外」性所帶來的啟發。而這次的工作坊更會加入太極元素,讓學員用此極具東方色彩的訓練方式來和紙發生關係,相信西方觀眾會更感有趣。
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http://www.pq.cz/e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