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台灣] 被壓迫者劇場【遊戲實驗室】工作坊

被壓迫者劇場【遊戲實驗室】工作坊

(原址:http://tw.myblog.yahoo.com/catt-20060501/article?mid=1166&prev=-1&next=1242)



帶領人:賴淑雅(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

波瓦「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一書,被稱作被壓迫者劇場的軍械庫。書中引動民眾能量的200多種劇場遊戲是被壓迫者劇場系統中最實用、好玩的、應用性最強的一系列練習活動。透過工作坊實際的演練、討論、以及本土實務經驗的對話,不僅讓人了解被壓迫者劇場的實際操作方法和步驟,更讓參與者全面性、深入性的探討「被壓迫者劇場」的內在義涵,學習與社區民眾、弱勢族群進行實質「對等」的互動關係。

本工作坊由「被壓迫者劇場」、「給演員與非演員的遊戲」中文譯者、資深民眾劇場講師 ──賴淑雅所帶領,適合劇場工作者、學校教師、藝術教育工作者、NGO工作者參加,將於2012年2月~4月擴大舉辦,敬請把握機會,盡速報名!

日 期:
遊戲實驗室一:2012年2月9日~12日、2月16日~19日,9:00~18:00,共8天
遊戲實驗室二:2012年3月1日~4日、3月8日~11日,9:00~18:00,共8天
遊戲實驗室三:2012年4月5日~8日、4月12日~15日,9:00~18:00,共8天

地 點: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排練室(台北市林森北路5巷9號)

課程:
【遊戲實驗室一】: 
第一類「感受我們所觸摸到的事物」:一般性的習作活動、走路系列、按摩系列、統整性遊戲、地心引力系列
第二類「傾聽我們所聽到的聲音」:節奏系列、旋律系列、聲音系列、呼吸的節奏、內在節奏

【遊戲實驗室二】:
第三類「多感聯動」:瞎子系列、空間練習系列、整合性的遊戲系列
第四類「凝視我們所看到的」:鏡像系列、模塑系列、傀儡系列、形象遊戲、面具與儀式的遊戲、物品的形象、空間的創造與權力的空間結構、角色創造的遊戲   
【遊戲實驗室三】:
第五類「感官記憶」:重新連結記憶、情緒和想像
「形象劇場」:形象技巧:模型與變動、新的形象劇場技巧、腦袋中的警察技巧 「一般性的排練活動」:有劇本的練習活動與無劇本的練習活動、情緒性變動的遊戲、情緒性的暖身活動、意識型態的暖身活動、準備一個論壇劇場模型或其他劇場作品排練的活動練習、滴答系列

◎ 費用:
【遊戲實驗室一】、【遊戲實驗室二】、【遊戲實驗室三】各5,000元。

◎ 優惠折扣:
★勤學優惠:報名二個工作坊享9折、三個工作坊享85折。
★其他優惠:學生、原住民、其他弱勢身份者(請提供證明文件)一律85折。

報名由此去>>>




---------------------------------------------------------------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10049台北市林森北路5巷9號2樓
TEL:(02)3343-2440
E-mail:catt0501@gmail.com
BLOG:http://tw.myblog.yahoo.com/catt-20060501

2011年12月19日星期一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atre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nei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atre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neity"

December 17 - 21, 2012

at Retzhof Castle - Retzh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in Leitring bei Leibnitz, Austria!

"Theatre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neity" is the professional conference
researching the Bridge between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neity in performing arts.

The conference is open to different art genres, techniques and forms -
theatre, dance, music, circus, visual and multimedia art.

The conference is open to performers, performing arts educators,
teachers, artists, playwrights, theatre critics, journalists, theatre
researchers and arts manag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nterested in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s applied to contemporary
performing arts work. This meeting is an opportunity to meet potential
collaborato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working language is ENGLISH.

VENUE

The conference will take place in the "Green Heart" of Austria, Styria
Region in Leitring bei Leibnitz, the beautiful town located about
30min drive from Graz Thalerhof Airport, 2.5h from Vienna, 40min from
Graz, and just 20min from the Slovenian border. The programme will
take place in the 15th century historic castle of in the landscape of
natural beauty.

The organizers help the conference guests to organize accommodation
and meals in Leitring bei Leibnitz.

REGISTRATION

You are welcome to take part in the conference
as a Speaker, Presenter, Participant, Observer!

REGISTRATION FOR PRESENTERS AND SPEAKERS:
The conference is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for performers, performing
arts educators and teachers to demonstrate their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e programme is forming quickly, the number of slots is
limited. The program forms on a competitive basis.

PRESENTATION FORMATS: practical workshop/master class, work in
progress, performance fragment not requiring special technical
conditions, reading/lecture, other way of demonstration offered by
Speaker/Presenter can be considered.

SUBMISSION GUIDELINES:
The presentation proposal should be sent to iugte.projects@gmail.com
and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  Letter of motivation stating the conference title and dates
describing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 - at least in one sentence
•  Detailed CV
•  Brief biography - max 100 words
•  Title and format of presentation
•  Brief overview of presentation - max 250 words
•  Head shot and additional photo materials

All documents of a presentation proposal should be sent in one email
as attachments: text documents should be sent in Word format, photo
materials should be sent in JPG format.

Registration fee for Presenters/Speakers:
450 EUR if payment is made before December 22nd, 2011
(550 EUR if payment is made after December 22nd, 2011).

The fee covers the Speaker's/Presenter's registration fee
and participation in all events of the conference programme:
practical workshops, presentations, performance fragments, lectures.

Conference web page:
http://www.iugte.com/projects/theatretradition
Photo gallery of the past events:
http://www.iugte.com/photo

Speakers/Presenters of the past conferences:
http://www.iugte.com/documents/archives

We appreciate in advance if you could spread the word among your
colleagues. Thank you very much, and have a great creative work in
your field!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for questions you may have about the conference.

Yours truly,

Alex Weller
Project Coordinator

IUGTE
www.iugte.com

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

[剪報] 華文戲劇節四地專家精英聚澳

華文戲劇節四地專家精英聚澳

[ 市民日報 2011-12-14 原文連結 ]

華文戲劇學會指出:華文戲劇節是兩岸四地戲劇盛事,今年是第二次由本澳主辦,下次與澳門再遇可能會是2019年,故華文戲劇節在澳門舉行可以說是8年一遇的戲劇盛會。活動將於本月14日至20日舉行,屆時會舉行學術研討會,發表44篇有關戲劇的論文,以及上演9套具代表性劇目。

華文戲劇學會行政總監鄺華歡和市場推廣及培訓總監張佩華介紹華文戲劇節時指出,戲劇節是誕生於1996年在北京舉行的華文戲劇交流活動,有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兩岸四地的戲劇專家學者和戲劇界代表參與,發表論文和舉行研討會,組織觀摩的展演劇目,並舉行演後座談。及後每兩年輪流在四地舉辦(期間停辦1年),至今華文戲劇節共舉辦8次,而澳門是繼2002年後,第二次成為主辦區。鄺華歡表示,下次由澳門主辦的時間將會是2019年,故華文戲劇節在澳門舉行可以說是8年一遇的戲劇盛會。

演後回饋意見 發表44篇論文張佩華表示,是屆華文戲劇節由文化局及澳門華文戲劇學會聯合主辦,於本月14日至20日舉行,活動主要包括學術研討會及劇目展演兩部分。

華文戲劇節不單是以表現為主的戲劇活動,除注重戲劇欣賞外,更着重戲劇學術分析,從資料整理及記錄上展開深層討論。活動期間,來自各地的戲劇專家學者除發表論文外,也會觀看各場戲劇表演,亦會在演後展開討論,對表演團體來說可得到寶貴的回饋。現時,各區代表共收集44篇論文,計有大陸18篇、台灣10篇、香港8篇和澳門4篇,以及海外4篇。

張佩華續稱,對觀眾來說,公演的9套戲劇也很重要。張佩華表示,以往輸入本澳的戲劇多富有娛樂性,因製作費、運輸費以至工作人員的住宿費等支出龐大,故外地劇團多選擇廣受歡迎的戲劇。但是次華文戲劇節帶來的劇目,坦白說,不由澳門觀眾選擇,是各區選擇最想呈現的作品。

15場密集演出 場地具澳特色如香港代表選出《卡夫卡的七個箱子》,風格較詭異,於2008年首演時勇奪9個當地舞台劇獎項;台灣代表則帶來《K24》,所創造出電視劇集式的劇場,深受當地觀眾歡迎。大陸帶來的《彌留之際》及《原野》,皆是國家一級導演、一級演員的陣容。她指出:近年大陸對戲劇的要求高,除重視導演的工夫、演員技巧外,如燈光設計等視覺方面亦有所追求。澳門代表則以《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門怪談》及《天琴傳說》為主,分別講及澳門多個深層次議題,以及不同年代的澳門故事。而大會選擇3套屬參展性質的本地作品,包括:《在雨和霧之間》、「一人一故事」《十年》及《青春禁忌遊戲》。

張佩華提及,華文戲劇節於製作上是官方與民間共同合作,在運作上具有自由度,而為了控制成本,是次沒有印製大型廣告板,主要以網路宣傳,如Facebook、微博。她認為,活動目的不是為了票房,而是凝聚各地代表交流,故特意創設一個網站向各區傳媒交代有關活動。她指出:製作一個網站很花心力,但卻有助推廣及記錄有關事項,而且網站上亦設有「友好分享」欄目,分享籌備過程遇到的點滴和經驗。鄺華歡表示,於1周時間內上演9套共15場戲劇,演出密度很高。

而表演場地有工廠大廈,認為能呈現本地特色,正如曉角話劇研進社、劇場農莊、天邊外(澳門)劇場及葛多藝術會亦設於工廈。當然,亦會選擇具代表性的崗頂劇場,因它是大中華區首個西式劇院。至於觀眾層面,不單單只看本地觀眾,有外地的學校組織學生特意來澳觀摩。

[剪報] 台灣風景線:太魯閣蓋劇場佛頭蒙糞

台灣風景線:太魯閣蓋劇場佛頭蒙糞

[蘋果日報 2011-12-14 文/卜大中 原文連結 ]

台灣東部花蓮縣,有個景色奇絕的山谷太魯閣。此地懸崖峻谷,立壁千仞,向來是國際級的觀光勝地,也是政府刻意保護的國家公園。多年來,政府禁止在該地興建任何建築,希望保留其原始風貌,讓子孫共享。這也是生態人士抵死反對鋪設花東高速公路的原因。

但是長期以來,花蓮地方的官商很不高興,提出一些公共建設案要求政府通過。政府原想批准,但遭到環保團體的極力抗拒,以致至今沒有動作。花蓮地方人士說,你們西部、北部人享有現代化的生活資料,卻要我們維持落後狀態供你們休閒渡假,這不公平。花蓮因落後,年輕人已離開不回來了,所以他們要他們的開發正義。這話也並非完全沒道理。事實確是如此。台灣地方官商最大的利益來源就是公共工程,那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地方官商都靠這些項目發財,只有花蓮被禁止開發,當然有不平之鳴。

西方在上世紀中葉以後已經覺悟,不再興建如巴黎鐵塔等象徵工業時代的冰冷高大建築。杜拜的哈里發塔雖遠比台北一○一美觀雄偉,但只有石油暴發戶還在做全球最高的迷夢,表現暴富的虛榮。紐約已決定在世貿雙子星廢墟上建立表現謙卑的建築,比原世貿大樓矮很多。

一個名為「邱董的老台北家鄉味」的部落格問說:「台北需要大巨蛋嗎?台中需要台灣塔嗎?太魯閣需要旋轉劇場嗎?」並在文章中寫到:「胡志強(台中市長)說要花六十億蓋一座台灣塔,我想就跟縣市長一樣,卸任前會蓋燈柱(華表)……胡市長也要為自己立碑;我並不認為太魯閣山水的魅力會輸給一座三十億劇場,且人造建築對自然景觀的破壞很難再恢復……」

為甚麼地方首長都想要蓋大型建築?是誰得利?毫無疑問是營建業大獲其利。營建業獲利會回饋給誰?用膝蓋想就知道,就不必再問下去了。此外,歷史留名的虛榮是政客僅次於獲利之外最難抵抗的誘惑。至於官員們辯護所吹的甚麼地標示別性、代表一國的營建技術水準、台中縣市合併後的精神象徵、具有觀光功能云云,全是圖利的掩飾。

台北大巨蛋、台中台灣塔,這兩個「蛋塔」在二十一世紀重生態、反開發的趨勢下,會變成被批評、嘲笑、嗤之以鼻的對象,就像十幾年前蛋塔流行過一段短時間那樣無聊。不過那一蛋一塔還勉強可以接受,反正在很醜的都市裏胡整,麻臉上生個醜鼻子也不算太突兀,破壞不了甚麼自然美景。可是,太魯閣卻是大自然送給台灣的絕美至寶,在那裏建造劇場就叫做佛頭蒙糞、花間喝道、廟裏放屁、焚琴煮鶴,極為俗氣掃興。不知是哪位官老爺的構想,我們大家湊筆錢,在他官邸門口蓋個公共廁所,如何?

每年都在太魯閣的山谷裏舉辦露天古典音樂會,年年座無虛席。來賓免費入座,在鬼斧神工的壯麗美景中,傾聽飄渺仙樂,直至暮靄四合。歐美也有很多露天音樂場地,洛杉磯的荷李活碗就在山谷裏,每年夏季七八月天天晚上看星星聽音樂會,沒有人要在那裏蓋劇場。太魯閣六座圓形旋轉劇場要砸三十億,不知肥了多少官商。這樣吧,全民加號召國際捐三十億餵飽當地官商,請留太魯閣一線生機,好嗎?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剪報] 演藝生戰場遺蹟演抗日 反傳統助中學生學歷史

[ 明報 2011-12-12 原文連結 ]

演藝生戰場遺蹟演抗日 反傳統助中學生學歷史


演藝學院碩士畢業生創作抗日戰爭劇,為本港少數的博物館劇場,
靈活運用海防博物館的古蹟實景,重現香港淪陷前18日的社會。(郭慶輝攝)

【明報專訊】為紀念香港抗日戰爭70 周年,演藝學院首次與康文署協辦博物館互動劇場,在海防博物館的戰場遺蹟實境前上演《日佔香江再看1941》,為本港12 間中學共1450 名中學生重現抗日歷史。劇場導演兼學院碩士生表示,學生在劇場內不單要當觀眾,更要以角色扮演反思當日戰火下的民生處境,將藝術融合在傳統課程當中。

《日佔》為演藝學院4 名戲劇藝術(戲劇教育)碩士畢業生創作,在本月起至明年2 月的周四共辦13 場,為全港12 間中學學生免費演出。劇場分兩階段,包括校內演前工作坊及在博物館內進行的《古蹟環境劇場》和《保家衛港》互動劇,其中環境劇場會在館內的中央炮台、軍營殘迹、火藥庫等地演出,每場有逾150 名學生參與。

扮難民間諜日軍認識背景

劇場導演之一唐佩華稱,為增加學生對戲劇內容的認知,整個企劃特設演前工作坊,由「演教員」到各校進行約1小時的戲劇遊戲,引導學生扮演難民、間諜、商人及日軍等角色,以不同身分立場認識香港抗日歷史背景。之後才進入海防博物館的古蹟劇場,體驗香港淪陷前18 天的抗日民生。

要求學生抉擇麵包尊嚴

另一導演周昭倫續稱,學生須在最後的互動劇中,對劇中不同角色的決定表態。整個過程中,演教員會不斷刺激學生批判性思維,「要求他們在麵包和尊嚴中抉擇,反思角色的行為、愛國與否等立場」,認為此較傳統文本的抽象描述更具體,令學生對歷史、通識課程有更深認知,也提高國民或港人身分認同。兩位導演均直言,目前本港教育制度較重視學術成績,較難理解戲劇或藝術教育對學生的重要。周說:「傳統學習模式着重單向灌輸,就如學生到博物館,也只顧拿出工作紙將展品的簡介抄下,缺少互動參與。」他期望此劇可提高港人對戲劇教育與博物館劇場的關注。學院表演藝術教育主任陳頌瑛指出,新高中有其他學習經驗要求,校方對戲劇或藝術教育的關注已提升,學院專辦予中小學的「藝術之路」項目,參與人數已由2008 年4000 人增至去年逾6000人,冀藉此令更多師生認識其作用。

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

[剪報] 台灣戲曲學校校長:用策略把年輕人帶進傳統劇場

[ 中國新聞社 2011-11-30 記者/關向東 原文連結 ]

台灣戲曲學校校長:用策略把年輕人帶進傳統劇場

“讓年輕人自覺自願走進劇場欣賞傳統戲劇,是要有一些‘策略’的”,台灣戲曲學校副校長蔡欣欣女士,30日在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與教授們交流台灣傳承傳統戲劇,以及培養年輕演員、舞台工作者及觀衆的經驗。

“除了布袋戲,當下在台灣生存的傳統戲劇,大多是明清以來從大陸傳到台灣的,很中華傳統。我們只有兩個劇團是公立的,更多的劇團是獨立的、民間的。而真正的藝術家既不迎合也不拉攏觀衆,他們生存靠的是在傳統與創新之間不停地尋找新的點子,並且非常熟悉市場運作。經過長期的歷練,台灣的戲劇藝術變得蠻活躍,那可是門好生意。”

“培養年輕人對傳統的興趣,是台灣義務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老師帶著學生去看一出傳統戲劇,走進劇場前會先對文本進行講解,之後又要求學生做出研究報告。”蔡欣欣說,“這樣有準備地走進劇場的孩子,是能夠理解傳統戲曲的美妙的。”

“台灣有很多戲劇工作坊,也有不少年輕人喜愛的創作藝人,像是周傑倫、陶喆常常很自然地把傳統與現代結合在一起,讓年輕人透過現代的樣式,窺視到傳統的美妙,然後產生興趣”。

“台灣的劇團常走進校園,讓年輕人對舞台產生興趣。為了培養‘未來的戲劇觀衆’,讓孩子自覺走進真正的大劇場,不少劇團還常年專設學生票,票價大約是成人的五分之一。”

蔡欣欣來瓊參加為期3天的“瓊閩粵台及東南亞地區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活動”,“第一次觀摩11種閩南語系戲劇名角一起‘飆戲’真過癮,第一聽到瓊劇,有不少詞匯像是福州話,閩南文化果真是相通的。”

蔡欣欣告訴記者,台灣戲曲學校是全台唯一培養戲曲專門人才的學校,“有1000多名學生,從國小、國中、高職直到大學本科,也計劃開設研究所,還有京劇、雜劇兩個劇團。其中,國小、國中都是義務制公費教育。每年不少台灣學生甚至境外學生報考,還有學生慕名轉學。大學階段除了有童子功的本校生直升上來,我們也從社會上招考,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傳統戲曲編劇、導演、音樂、舞台美術學科的水準。”

“在台灣,戲劇工作者是多面向的,既要有書齋的文獻學習整理能力,同時也與劇團溝通很多,有很多‘田野經驗’。”蔡欣欣說,“戲劇不僅僅是‘做戲’,從文化史角度看,舞台上跳動的是時代的思想脈搏。”

[剪報] 香港小劇場的省思 場地、資源、教育的現狀

[ 旺報 2011-11-27 文/小西 原文連結 ]

香港小劇場的省思 場地、資源、教育的現狀

如果你是一位剛來港的外地遊客,隨便打開像《ARTPLUS》、《TIMEOUT》那樣的綜合文化藝術雜誌,幾份報刊的文化版面(例如《信報》、《經濟日報》、《文匯報》等),或乾脆到網上瀏像「PIXELBREAD 像素麵包」(HTTP://www.pixelbread.hk/HK/)那樣的文化藝術資訊網站,你大概會驚訝於香港每周上演與開幕的演出和展覽之多。若果你是文化藝術的熱愛者,周末就更是令人頭痛的日子,除了周5、6、日填滿了密麻麻的節目外,同一天準有機會六至七個活動,或演出或展覽開幕或講座,時間碰撞在一起。若不想在場地與場地之間疲於奔命,便得取捨。

事實上,在「西九」(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效應與文化創意產業熱潮的影響下,上述的文化榮景近年的確有愈演愈烈之勢。要知道,無論對於一地整體的文化藝術發展,還是對於成熟與健康的文創環境來說,實驗性的創作都是不可或缺的。這對於劇場創作來說,尤其如此。試想想,若果沒有6、70年代的「外外百老匯」劇場的大膽實驗與創新,紐約的劇場會有今時今日的全球領先地位嗎?香港的小劇場發軔於上個世紀80年代,早年在小劇場的跑場中橫衝直撞的創意少年,現在不少仍然是劇壇上呼風喚雨的中堅(例如進念二十面體的藝術總監榮念曾、牛棚劇場的負責人陳炳釗)。驟眼看來,香港近年小劇場的發展,似乎是興旺如昔,但由80年代開始跟它一起走過來的,又會發現,它的生存環境似乎跟從前不大相同了。概括而言,筆者認為以下的幾個問題,制約了香港小劇場當前的發展。

演出場地 靈活者少

我們知道,要發展小劇場,需要是靈活、自由而便宜的小型場地(座位在5百位以下)。但香港絕大部份的表演場地都是政府管理的場地,從前由兩個市政局,現在則由康樂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管理。雖然70年代以來,我們先後出現香港藝術中心小劇場、藝穗會劇場與綜藝室、城市劇場、牛棚劇場等比較自由的非官方場地,但這些場地不是進入了冬眠狀態(城市劇場),便是轉型為較多作純粹租賃的角色(藝術中心小劇場),或大多只提供演出空間(藝穗會),現在仍然在推動香港小劇場上,在節目策劃上作主動出擊的小劇場,就只剩下牛棚劇場。

雖然,近年康文署開始把轄下不少場地改裝為黑盒劇場(例如牛池灣文娛中心、葵青劇院等),甚至容許部分其主辦的節目,在康文署系統以外的場地進行,而香港話劇團也花了不少功夫經營位於其團址的黑盒劇場,民間亦多了像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小劇場、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小劇場、LOFT STAGE INDIE THEATRE等場地,但就目下所見,靈活、自由而便宜的小型場地,仍然為數不多。

文化資源  集中化

除了表演場地,香港政府(主要通過香港藝術發展局與康文署)亦掌握了本地絕大部分的文化藝術資源。雖然隨著西九文娛區的發展、文化藝術產業化的出現、教育改革的雷厲風行(例如新高中課程所要求的一百三十五小時其他學習經驗,便包括了藝術學習經驗)、創意產業論述的興起、部分政府藝團(例如香港話劇團)走向公司化、文化基金或基金會對文化項目贊助的增多(例如信和集團的「香港藝術」計劃、何鴻毅家族基金對文化藝術項目的贊助)、公民社會的文化轉向(例如聖雅各福群會與7A班戲劇組,便有不少的社區藝術合作計劃),香港的文化資源的來源開始呈現出較分散與多元的分佈狀態。然而,資源來源的分散化與多元化,並不代表香港藝術發展真正的走向多元。資源來源分散化與多元化,可能意味著的,是藝術工作者更疲於奔命地撰寫計劃書、搞些較具公眾效應的活動,要搞一些實驗性比較強與自由的創作演出,情況似乎不一定比以前容易。

2008年,當時的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茹國烈在一場有關文化產業化的研究會中提到﹕「20年來演藝培育了大批人才徘徊於坊間,他很想做戲,卻沒有資源,唯有自己做。第3是教育改革,某程度上這對戲劇發展有很大幫助,全港有1200間學校,它們能運用的資源比以前越來越多,而且每間也有一筆小零用,他們可用此推動自己喜歡的活動。不少學校也選擇了戲劇,因為戲劇能配合不同課程來發展。故此,不少學校開始請駐校藝人教授戲劇,以致養起了一大班難以入劇團的演藝畢業生。如果一個這樣的畢業生,一個月教3間學校,且沒有太大經濟負擔,都可以維持生計,以致可利用其他時間參與演出。

這幾年,正正有一大班演藝畢業生如此,早上教書,晚上創作,令他們可以生存而且不需要轉行,並成為市場上一堆質素不錯的自由身藝人。然而他們難以申請資助,唯有自己營運,以致雖要靠觀眾維持收入。但他們搞戲,本身也是想得到自由,那該如何得到?很簡單,只需找到4000觀眾,認識而欣賞他們的藝術,而願意付200元看他們的演出,並1年有2個演出,一個是新作、一個是重演,這樣他們便不用申請藝發局資助,而可以自力更生,不需要等9個月的藝發局申請程序,也不用由藝發局的評核員去評分。

這時期,我看到不少這樣的團體嘗試用這種方式創作,如『風車草』、『W創作社』、彭秀慧、『異人實現劇場』或『三角關係』。他們的演出有可能傾向某種模式或品味,即如可能是傾向較迎合在職人士,因為他們有較高的消費力。然而黃詠詩及黃智龍等人,又是否扭曲了他們的藝術意圖,而遷就這4000觀眾?這只有他們才知道,但我尊重他們的選擇,他們選擇面對這四千個觀眾的口味,而賺取他們要的自由。」(《文化產業趨勢下的演藝路向》討論會,2008年6月2日)

況且,現在香港在公私資源、創作人與觀眾之間,仍然欠缺推動「觀眾發展與推廣」(AUDIENCE DEVELOPMENT)與「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獨立機構。沒有這類機構的中介,辦多一些引發公眾參與的文化藝術活動、讓創作人能夠聚首交流的駐場計劃,實在難以打造一個真正的多元創作環境。

評論與研究 需充實

不少內行人都知道,隨著近年報刊文化版面的萎縮,深入的演出評論與分析,可謂買少見少,更何況比較小眾的小劇場的演出。雖然,隨著創意產業論述的興起,報刊在版面多了有關文化藝術的報導,但仍傾向消費性的資訊報導,這對於很多尚待發展的實驗演出,並不是十分有利。此外,香港在整理過去小劇場的歷史方面,亦相當荒蕪。近年,保育成為香港的城中話題,但我們對於過去我城的戲劇發展的保育工作,卻相當有限,好像這些前人的努力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其實,小劇場並不是當下才自天上掉下來的外星人,早在七、八十年代,已有不少劃時代的嘗試。事實上,不少8、90年代的香港小劇場的中堅份子(例如陳炳釗),仍然是香港戲劇,尤其是實驗戲劇的重要推動者。沒有過去,便沒有未來,不知道自己的過去,只會重覆前人已做的,走冤枉路,原地踏步。

為什麼創作? 最後,是心的問題。2009年,筆者有機會參與《第七屆華文戲劇節(台北.2009)》學術研討會。除了一連數天的研討會,大會亦安排了與會者觀賞國家戲劇院《歐蘭朵》。但筆者放棄了觀賞戲劇大師羅伯˙威爾森演出的機會,選擇了到師大區的一間小酒吧看台灣渥克劇團久休復出之作《音樂怕比樂》。《音樂怕比樂》是小本製作,場地也是小本經營,能有的觀眾量也不多(我猜最三十人),但差不多每晚都有不同的演出。我跟導演陳梅毛是老朋友,《音樂怕比樂》是2月初演出的,《第七屆華文戲劇節(台北.2009)》學術研討會在2月底舉行,我原本以為要錯過了。後來,得知《音樂怕比樂》二月會加場,於是我便棄《歐蘭朵》,而到了師大區的COMEDY CLUB看阿毛的演出。演出完畢,台下觀眾反應熱烈,樣子好像從來沒有老過的阿毛走了過來跟道歉,說這是專為你來而加開的,但排練不足。聽著聽著,我聽傻了。因為,對於我來說,阿毛讓我反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也向其他小劇場的前行者與後來者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搞小劇場,到底是為了什麼?

事實上,去年因為著手研究「沙磚上」,一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現的香港實驗劇場組合,有機會與一位年輕研究員討論當下實驗劇場的狀況。出乎意料,這位年輕研究員直言,與當年的「沙磚上」相比,時下年輕人的創作一點實驗性也沒有。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現在年輕人的創作,都太多計算,太安全了,沒有冒險精神。或許,欠缺實驗性跟本地表演藝術行業的專業化程度有關。況且,在文創論述與實踐高唱入雲之際,在年青創作人面前的選擇與誘惑,只會愈來愈多。年青創作人能否在紛亂的世界,耐得住必要的寂寞,尋找自己的獨特風格,似乎是他們在21世紀面臨的最大考題。

[剪報] 孩子愛「做戲」

[ 新報 2011-12-01 文/許嘉薇 原文連結 ]

孩子愛「做戲」

很多家長都羨慕電視上的小童星,小小年紀已經能對答如流、表情多多、還懂得演戲,真具有演藝才華。在羨慕他人的同時,不如就用現在的少少時間想一想,你的孩子也愛演戲嗎?你的孩子也有演技嗎?不用羨慕別人了,因為我敢大膽地說,個個孩子也有,只視乎他曾否表露於你面前。

孩子愛演也能演

先說孩子的演戲能力吧。我們與生俱來就有模仿的能力,又或是說我們透過不斷的模仿來學習。連嬰兒也會模仿成人的表情,而模仿正是幼兒戲劇的主要元素,故此每個孩子也定必有演戲的能力。至於孩子在愛演戲劇方面,就更不用懷疑,根據兒童發展,孩子到了三、四歲,特別愛玩「象徵遊戲」,透過角色扮演去模仿成年人的言語和行為。進而,更會和幾個同伴自發地玩起戲劇來。

在幼稚園的自由活動時間,課室的模擬區內,總會見到幾個孩子自發地做戲。他們會將不同的物品穿在身上,去扮演爸、媽、嬰孩和工人姐姐等。過程中,他們樂於自行分配角色,將角色定位,如媽媽要照顧子女,爸爸要上班,工人姐姐要打掃,更會作聲音及語氣的扮演,如高音的是媽媽、低音的是爸爸、只會哭不會說話的是嬰孩、說英文的就是工人姐姐等。有時,他們更會將生活的點滴,投射在遊戲中,甚至會將家中的秘密,也變成戲劇的內容呢﹗你說孩子有多愛「做戲」?

孩子演戲劇好處多

幼兒愛熱鬧,這階段所發展的戲劇,也特別着重團體性。這些團體的合作經驗,讓孩子學習包容不同的意見,變得更能與不同的人相處,這已是當今香港孩子最須要學習的事。再者,透過戲劇,更可以讓孩子有表達自己的機會,利用演繹不同角色所學到的技巧,套用到生活上,孩子便學會用豐富的表情、動作、語句去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孩子也會透過角色扮演,去填補現實生活中不能做到的事,從而滿足心靈上的需要。要記住,一個善於表達、心靈富足的孩子,自然也會有較平靜的情緒。

作為父母的你,從今天開始就不要再埋沒孩子與生俱來的演戲潛能了。在家中試試找個小角落,置一些角色扮演用品,如面具、手飾、假髮、公事包、鏡子等,讓孩子在家中也可以隨時隨地作扮演的活動。家長也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演戲的興趣小組,給予孩子更多演戲的經驗,讓孩子愉快地玩之餘,也從中吸收到不同的技能,用戲劇滋養孩子的身心靈。

文: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

幼聯兒童身心成長中心資深幼兒教育主任導師 許嘉薇

許嘉薇擁有多年幼兒教育經驗,曾於本地國際幼兒園及中英文幼兒園任教,現職幼聯資深幼兒教育主任導師,兼課程設計及導師培訓工作,並為多本兒童暢銷雜誌撰寫專欄。幼聯網頁:www.hkceces.org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