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日星期五

[轉貼] 瑪利曼重英語戲劇 建學生自信

[ 星島日報 2011-06-17 ]

瑪利曼重英語戲劇 建學生自信    

港島區名校林立,其中創校逾八十年的瑪利曼中學,更是知名的傳統英中女校。

瑪利曼的畢業生,一向予人大方自信的感覺,一切實歸功於中、小學貫徹的英語和表演培訓。瑪利曼中學馬潔貞校長笑言,學生的自信心來自她們的語言能力和表演經驗,「大部分中一生來自直屬小學,英語能力已經有保證;而校方將英國文學定為獨立科目,一周有五節,規定為中一至中三的必修科目及中四至中六的選修科,由此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同時學習更多英語詞彙。」

瑪利曼中學並非採用「死板式」的英語培訓,反而在課程中融入語言藝術(LanguageArts)的特質,校方安排全體中一生出外表演集誦,建立她們的信心,並鼓勵學生參加本港和海外的朗誦和辯論比賽。

鼓勵學生外出比賽

另外,校方每年為中二及中四級舉辦英語戲劇比賽,學生更在比賽中擔任主導角色,由故事策劃、劇本創作以至道具,均親力親為。比賽進行時,學生將分為四個參賽組別,校內老師會從四組中挑選一組,代表學校出戰校外的校際戲劇節比賽。

馬潔貞校長指,瑪利曼的英語課程多元化,希望從朗誦、戲劇和辯論中,激發學生的創意。學生慣於在台上表演,自然流露出一股自信;而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學生習慣使用英語討論,並會閱讀名著找尋靈感,「有學生把莎士比亞的長篇悲劇《王子復仇記》(Hamlet)濃縮成二十多分鐘的舞台劇,並把一些幽默的情節加進這齣悲劇當中,這份創意令我驚喜。」

瑪利曼中學雖為傳統英語中學,但課程卻能因時制宜,不會墨守成規。在新高中學制中,通識科被列為必修科,學校為加強學生的通識訓練,在課程安排上全力配合,「學校安排老師專科專教個別單元,例如公共衞生由生物科老師負責;今日香港交由歷史科老師指導,讓學生能深入認識議題的內容,並以多元角度深入思考題目。」

通識科的課堂編排,亦非一成不變。在開始新議題前,各班別的課堂會合併,老師為全體修讀通識科的學生講解議題的概要及答題要求等;有時更會合併兩個班別,由三位老師一同授課,既讓不同組別學生互相學習,而合作教授的老師仍可檢視教學進度,以便補充更多資訊。

另外,學校為讓高中學生選擇心儀科目,在課程策劃上亦為學生定下五組選擇,每個組別可選一個科目,而組合的可能性多達二百五十個。其中更提供法文課程,供非華語學生選讀,「自主學習是學校的宗旨,不只課程有彈性安排,學校更給予學生會很大自由度,由學生全權組織活動。學生的領導能力,就是從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裏培養出來的。」馬校長說。

文:本刊記者
圖:星島圖片庫

有關瑪利曼中學的詳細報道,請留意六月十六日出版的第六十五期《親子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