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新聞] 中大莎劇工作坊 扮花激發創意 打倒標準答案 符OLE全人發展


中大莎劇工作坊 扮花激發創意 打倒標準答案 符OLE全人發展    

[ 星島日報(家長版) 2011-06-21 文/Elsie陳 ]

在新高中學制下,學生須完成約四百小時「其他學習經歷」(OLE),以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而戲劇亦成為熱門的學習課程,Elsie知道,香港中文大學為增進中學生對莎士比亞戲劇的認識,特意舉辦莎士比亞工作坊,並邀請三位講座嘉賓向全場二百位中學生,講解欣賞莎劇之道,並即場示範何謂創意,提升中學生的藝術層次。

戲劇界專家任嘉賓

相信不少讀者對莎士比亞的戲劇都有所認識,多年來,不少人都曾翻演過莎士比亞的劇作,如《馬克白》(Macbeth)、《哈姆雷特》(Hamlet)和《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andJuliet),劇中的角色和對白依然為人所稱頌。中大希望將莎劇文學推廣至中學,故今次舉辦莎士比亞工作坊,特意邀來香港演藝學院表演系主任莊培德(PeterJordan)、創驗劇場藝術總監鍾燕詩(Harriet)和TheatreNoir藝術總監葉遜謙(William)擔任講者嘉賓。

Elsie亦應邀參與工作坊,學習欣賞莎翁詩劇的方法,工作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Harriet講解莎翁擅長的音韻形式抑楊格五音部(IambicPentameter),並指出莎翁創作詩詞,絕非死板地按固有節奏而行,而是利用不同節奏反映劇中人物的心情。

工作坊的第二部分主題是創意,William向觀眾們提出一條簡單的問題,請大家扮「花」,Elsie立時將雙手變成托在下巴,場內有八成師生的動作跟Elsie一樣,William跟着反問觀眾「你們在甚麼地方學習扮花?為甚麼每位都一模一樣?」他表示,扮花也可千變萬化,只是一般人給傳統局限,就如傳統莎劇流傳數百年,創作人不受劇本拘束,發掘新視點演繹。

來到第三部分由PeterJordan傳授改編莎劇的秘訣,他指出古典戲劇有不少冗長的對白,現代人未必能接受,故可略為減省,但值得保留的是莎劇人物的性格精粹,他設計的角色直到現在仍有巨大的感染力,且莎劇給予創作人極大的想像空間,以不同的手法改編,可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工作坊結束後,Elsie同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學生傾過,中五級學生楊碧敏表示,在學校甚少有機會接觸莎士比亞的作品,但曾經借閱過《馬克白》,當時她只顧着查閱生字,因此覺得沉悶,現在才明白可從多角度賞析他的作品,包括音韻、角色性格和動作等,她打算重拾莎士比亞的名著。

幫助學生擴闊視野

另一位中五級生吳倩雯笑說,工作坊中「扮花」的活動最令她深刻,因為由幼稚園開始,扮花、扮魚都已有一套模式,從未想過運用其他動作演繹,表達的方法非常單一。「坦白說,傳統的學習模式重視學業成績,學生考試溫習都重視modelanswer,缺乏創意的表達,而新高中學制加入OLE,令我們有機會接觸更多事物,反而擴闊了我們的思維,學習變得趣味盎然。」

工作坊中,William曾以三種方式演繹莎劇《哈姆雷特》的著名對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並問師生哪一種方式屬正確,有些學生表示第三種,Elsie聽William講,根本沒有正確的表演方式,只是香港學生被「正確」二字薰陶太久,令他們遺忘了創意。「其實創意是與生俱來,懂得從生活的框架中,找出樂趣已發揮創造力。」

Harriet也稱,「在演藝讀書時,曾看過十多個不同版本的《哈姆雷特》,雖然故事內容大同小異,但導演的選擇取捨工夫,為整套劇帶來新感覺,這便是創意的魔法,而中學生更不應死氣沉沉地坐着,浪費無限的創意。」

劇戲教育優點多元

兩人都認為,劇戲是有效的活動教學,戲劇文本讓學生分析劇中人物性格,排練時則考驗學生的創意,如能否「活化」傳統編排,演出時則訓練學生的語言和表達技巧,完全符合新高中學制中注重的「全人發展」。

Elsie覺得,莎士比亞是一代文豪,他創作的「四大悲劇」享負盛名,值得中學生一看,文學作品令他們認識西方文化和宗教,提升其文學修養,符合「其他學習經歷」中「藝術發展」的要旨,即發展學生的創意、美感反應及對藝術的批判思考能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